回覆列表
-
1 # z山海
-
2 # 懷疑探索者
高俅被大家尊稱為“太尉”,其實他不是太尉,那只是尊稱。很多影視劇裡面,高俅的府邸門口很氣派,門楣上還有一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牌匾——太尉府。這是胡說八道的。高俅不是太尉,他的住宅自然不可能掛什麼“太尉府”。高俅的官職,是殿前都指揮使,官居正二品。由於這是武將的高階職稱,所以尊稱他是“太尉”也沒有錯。像岳飛這樣武職階級很高的將領,也被尊稱為“太尉”,比如岳飛就是“嶽太尉”。
要注意,在宋朝,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都沒有設立“太尉”這個實際職務。按照慣例,可以把樞密院的文職長官,禁軍的高階將領尊稱為太尉。但他們的官職不是太尉。朱元璋廢除丞相一職之後,後世雖然也有設立內閣大學士,他們也被尊稱為“相爺”,但他們實際上不是丞相。這也是一個道理。
高俅的標準職務,就是殿前都指揮使。為什麼還要尊稱為“殿帥”呢?帥,就是大帥,可以統領將軍的高階武職。“殿帥”,意思就是“殿前司的大帥”。
北宋的最高軍事機構,就是三衙,即:殿前司,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司。它們的最高官員,分別被尊稱為“殿帥”、“馬帥”、“步帥”。高俅管轄最高三大軍事機構之中的最重要的一個,可謂是位高權重。
高俅的太尉是個多高的官職,為什麼升遷的那麼快?
一、太尉官職的創設。
(一)太尉官職的設定,始於秦朝時期。
秦王嬴政,既秦始皇,登基後,設三公九卿。三公即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別為輔政、監察及治軍領兵。
但秦朝並沒有人擔任太尉,也就是形同虛設。原因在於秦當時為中央集權制,軍事、行政、經濟為始皇帝一體掌握,所以若將兵權拱手送於他人之手,秦王贏政的統治會受到嚴重威脅。
(二)宋朝太尉官職的設定。
宋初,太尉、司徒、司空稱為三公,只是作為升遷資序所用,並無執掌。
太尉,在皇帝趙佶徽宗年間重定武官制度後,太尉成為武階官之首,高俅正是此時擔任太尉之職,掌管北宋政府的中央軍一一禁軍。
二、歷史上真實的高俅。
(一)高俅的出身。
高俅,原為中國文學史“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蘇東坡的“小史”,類似現今私人秘書的家童,聰明機警,略有文識,詩詞歌賦皆通。
高俅善蹴鞠,當時流行於王公貴族階層的娛樂健身運動,既今日風糜世界的足球運動的前身。
高俅,而且會使槍棒,是一個多才多藝,文武雙全,用今天的話說,槓槓的少年武術家兼“文藝青年”!
(二)高俅的發跡。
蘇東坡外放地方官時,將其推薦給皇親小王都太尉王詵,因而結識端王——後來的徽宗皇帝趙佶,深得趙佶賞識,成為高俅仕途生涯的伯樂皇帝。
徽宗趙佶即皇帝位後,有意提拔高俅,奈其無科舉正途,這是宋朝提拔任用幹部的首要條件,皇帝也奈若何,皇帝也不能破壞幹部管理制度!
不似民間所說“皇帝金口玉言,說啥是啥”,“皇帝一言九鼎,一錘定音”!
那可怎麼辦呀?
於是,徽宗趙佶發揮高俅善槍棒的特長,派其到北宋名將五元帥之一劉錡父親劉仲武西北邊防軍中,以期獲取軍功予以提攜,這是無科舉正途的旁門佐道,皇帝趙佶為提拔高俅使用的“曲線救國”之計。
高俅由此發跡,升遷上位至掌控北宋政府中央軍一一禁軍的太尉高官。
(三)高俅其人。
小說《水滸傳》中,作者將高俅列為大奸臣,極力黑之,大筆墨渲染,口誅筆伐,但也沒有什麼實質劣跡。
其實,高俅不在“北宋六賊”奸臣之列,只是其善於奉迎徽宗趙佶,取得徽宗趙佶的信任,非科舉正途而升遷,而且升遷的較快,大約這一點使人不悅。
估計,《水滸傳》作者施耐庵,作為屢試不弟的書生,仕途無望,因而憤憤不平,而將其描寫成奸臣,是不是也有點洩私憤之意吧!
據史載,高俅為官還是比較謹慎的,不似“北宋六賊”之首的權臣蔡京專橫跋扈,僅在任太尉時,軍事訓練搞些非實戰的花架子,取寵徽宗趙佶而已,所以說,高俅實際上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寵臣”而已!
而且,高俅為人,知恩圖報,位居高官,手握重權後,對老主人蘇東坡家多有關照,蘇家人進京,殷勤禮遇接待。
對另外一個老主人劉仲武,更是關愛有加,劉錡成為手握重兵的高階軍官,與高俅提拔不無關係!
(四)高俅結局。
高俅,在大金國強悍的“馬背民族”軍隊,大舉入侵南下中原時,隨徽宗趙佶南逃時,與“北宋六賊”奸臣之一、另外一個太尉童貫,因事發生矛盾,託病返回開封,真的因病而亡,也是善終的了!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