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眾樂眾開心
-
2 # 狀緣說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每一個做母親的女性心裡都有一杆秤!
首先,我想請問提問者,您貌似是在母親的打罵中長大的,那相信,其實您心裡已經有了一杆秤,只是稍微傾斜於哪一方,您還在猶豫。
第一、人是環境產物,事過境遷、物非人非,時代早已經變了!
現在,老師別說打學生了,嚴厲呵責,學生家長都不願意了,動輒學生以死明鑑。
以前家長打孩子,什麼皮鞭、棍棒、竹篾子等等五花八門的傢伙全上!但再打還是親生的,打完還得叫爹媽!
現在孩子,別說打了,說聲都甩臉色,如果打了動不動就離家出走、甚至鬧出人命,幼小生命剛剛萌芽就沒了!家長後半輩子我不知道要怎麼過了!
第二、所以,對於這個問題的提問者,我想對您說:不管您的孩子是不是能接受您這樣打罵的方式,從現在開始,試著去改變您自己、改變和孩子相處的方式、改變這種打罵式教育孩子的方式吧!
時代真的變了,試著開始把孩子當朋友去看,多去學習和孩子相處的方法去看一下書籍、講座等。換個角度看問題,其實孩子有時候所謂的“毛病”,其實真的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重,有時候是我們自己出了問題。
您要學會和孩子“共情”相處,習慣和孩子朋友式的相處關係,不光對於現在孩子和您有好處,等孩子長大了,成家了,您那時更能體會到。
-
3 # 福林媽咪
先來欣賞一下
媽媽對嬰兒時期的寶寶進行愛撫,能夠給寶寶提供可靠的安全感,這將是孩子以後勇敢探索世界的“本錢”。▼
對於子女,不可溺愛,也不可不愛。孩子的世界很單純,你對他好,就是愛他,就是他任性妄為的“資本”,你打他,他就覺得你不愛他,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愛,要把握好度。▼
有時候,孩子可能會把衣櫃、衣櫃翻得亂七八糟,玩具拆的七零八落,這其實是孩子的好奇心,責罵或是打,會讓孩子喪失好奇心,從而變得膽小甚微,也磨滅了求知慾。▼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打罵,永遠都是父母無能的表現,就像第二張圖一樣,“體罰責罵不是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知道錯哪兒了,而不是一頓打就能讓孩子明白道理。
孩子做事,不知道有什麼後果,所以才會總是犯錯,如果父母讓孩子體驗後果,那麼孩子以後就會減少犯錯。
有一次,我聽到一位媽媽說她讓兒子穿著睡衣去上學。很多寶媽表示不理解。
那位寶媽是這樣說的:
有一天上幼兒園起晚了,可兒子磨磨蹭蹭就是不換衣服,我就問他:“你是不是不想換衣服?”他回答:“是的。”我說:“好!那你今天就不要換衣服了,穿著睡衣去幼兒園,你不怕老師和小朋友笑話你?”他說:“我不換!”於是寶媽真的讓他穿著睡衣去學校了,寶媽說那時候春夏交界的時候,天氣不是很冷,所以就讓他穿睡衣上幼兒園。他穿著睡衣揹著書包的樣子,真的很奇怪,在去幼兒園的路上,孩子發現很多人都在看他,到了幼兒園門口,老師問他:“你怎麼穿這樣就來了?”孩子低頭不敢出聲,後來拽住寶媽,非要回去換衣服。
於是寶媽跟幼兒園老師解釋了一下,就領著兒子回去換衣服了,兒子從那以後,每天早上自己換衣服,完全不用操心。
我感嘆這位寶媽的教育方式,她說到做到的魄力,打破了我對中國母親的看法。因為如果是我,我可能會幫孩子穿,我想多數媽媽跟我一樣。這位媽媽讓孩子去承擔了後果,讓孩子明白了事情的因果關係,孩子由於任性不換衣服,出去後,這種行為為自己帶來了怎麼的弊端,他在那一次就學會了。
這種“後果教育”何嘗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呢?他遠比打罵更有效。
回覆列表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父母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孩子有不同承受能力。你所生活的年代跟現在的年代是有天壤之別的,那個時代的大環境使得父母絕對沒有很多的心思放在孩子的教育上,非打即罵也就成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從另一方面來說,那個時代的孩子承受能力也強,幾乎沒有哪個孩子因為父母的責罵而尋死鬧活的。現在的孩子差不多都是在蜜罐里長大的,承受能力相對要弱很多,孩子因為父母的一句責罵去尋短見的新聞也很多。如果孩子的性格開朗一點還好,要是比較內向的孩子,家長打罵一頓,後果真不樂觀。
另外也不說現在的孩子就不能打罵,重要的是父母打罵孩子的時候一定是孩子犯錯的時候,而不能說自己的心情不好去拿孩子出氣。老一輩人有老一輩人的教育方式,有的可以借鑑,具體也要看自己的孩子是適合哪種教育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