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墨之客江南煙雲1
-
2 # 雲淡風清29
這裡首先要弄清楚一個概念。國畫是中國繪畫的總稱。它包括寫意,工筆兩個畫種。其中又分幾個科。因此工筆畫也是國畫。
但是在怎麼區分工筆與寫意?什麼樣的畫稱得上工筆畫,什麼樣的畫稱得上寫意畫?在這個問題上,有不同的意見。比如陳子莊先生就說。工筆畫與寫意畫,應該叫細筆畫與粗筆畫。他們在精神表現與內容方面沒有區別。有的只是用細筆或粗筆的分別。但是為了稱謂的方便和統一。人們還是沿用了工筆與寫意的叫法。
所謂寫意畫指用筆粗大,落墨豪放,不太注重細節,在材料上用墨,色較重,紙多用有浸潤效果的生宣為主。
而工筆畫由於用筆較細,更善於表現細節。因此畫面效果細膩。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在材料方面,用墨與用色與寫意畫沒有多大區別,用紙多用不浸潤的熟宣,或者是熟絹。
但是現在,由於國畫技法的日漸豐富,許多畫家已不再受傳統工筆或者寫意畫的用紙用色的侷限。只是初學者一定要分清。
-
3 # 石千石519
畫工筆畫用什麼宣紙?回答:工筆畫用熟宣紙。以安徽涇縣小嶺宣紙為最好繪畫用紙。生宣紙也是該地區生產宣紙為最好用紙。
-
4 # 書法內參
中國畫為中國本土幾千年傳統繪畫,簡稱國畫。題材包括山水、花鳥、人物等幾種。工筆畫是國畫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相對於寫意畫而言,所以與國畫不存在區別之說。 所謂工筆,顧名思義重在“工”,以線條造型,刻畫物象的具體形體,重寫實象形,要求線質綿密細緻,準確不苟。不敷色的叫白描;敷色渲染的叫工筆敷彩。其畫風嚴謹,精細緻微,達到細膩逼真的藝術效果。工筆畫以“肖似”為旨歸,在沒有攝影技術的古代,早期以此技還原物象的形貌,如為帝王將相畫像,為記錄某些大的事件等,如唐代著名的《步輦圖》,《韓熙載夜宴圖》以及宗教題材的故事等均以工筆技法繪之。至宋代宮庭畫院,以趙佶為首的藝術家們所繪的《百禽圖》《花卉圖》等,使工筆畫達到了新的高度,體現了嚴謹的繪畫態度和高超的繪畫技法。因工筆畫多以實用為基本功能,故偏於“工”,畫家發揮的空間不大,情緒的表達受限,很容易畫得刻板生硬,缺乏生機;或敷色過多氣質豔俗,限制了其藝術性。所以早在唐代就出現了以王維為代表的設色寫意山水畫,不重形似,而重內心情感的表達,為後代潑墨寫意畫奠定了基礎。但工筆畫嚴謹的寫實造型,是學習繪畫的基礎和根本,也是中國畫裡不可或缺的藝術樣式。在用紙上,因工筆畫以線造型,要求寫實細膩,宜選用熟宣或偏熟的宣紙為主,紙性穩定,下筆乾淨利落,不滲墨不洇墨,利於細節刻畫,保證畫面清爽精雅,細節分明的藝術效果。
-
5 # 紫園仙子
過去工筆畫屬宮庭畫,主要繪製帝王將相的形象和他們的事蹟,作祭祀和記錄重大事項之用,當然也有繪製花鳥蟲魚等物,作為裝飾畫的,繪製工筆畫一般用稍熟一點的宣紙為好。
過去水墨畫則為文人畫,多為古代文人為舒情達意而創作的作品,以寫意為主,表達作者的喜怒哀樂,屬寫意畫,繪製水墨畫最好用稍生一點的宣紙為好。
工筆畫和水墨畫各有千秋,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我們作為炎黃子孫有責任把祖師爺留給我們的這些寶貴文化遺產繼承好,發揚好。
-
6 # 清幽竹林聽雨
國畫是統稱,有分大寫意,小寫意,工筆畫,沒骨法,兼工帶寫,界畫等等。再往下細分還有山水,人物,花鳥等。
寫意類的畫多以墨多色彩少,以神、形入畫,抒發情感。而工筆類的國畫也叫細筆畫,多要求所畫的物像型準,以精謹的筆法勾勒線條,再經過三礬九染賦色而成。
工筆畫古人多用絹,現代人多用熟宣,有云母紙,蟬翼,清水熟宣等,用熟紙更利於勾線,和分染。
雲母紙厚薄中等,紙面上有閃閃發光的雲母片,過稿透視程度一般,分染手感還行,畫面效果會光滑,圓潤。大面積染色或者打底色也能畫得很均勻。
而蟬翼是非常薄的,紙面上也有少許雲母片片,過稿透視程度很好,初學者可以不用複製臺就能輕鬆過稿,分染也是不起毛,可以染得很勻淨,用起來很順暢,唯一不好就是太薄,大面積著色或打底色時會感覺到處起皺。不過用熨斗隔著乾淨的紙熨一遍就平整了。
清水紙比較厚點硬朗一點,紙面相對粗糙,過稿透視感覺困難,初學者可能要藉助複製臺。勾出來的線條會比較澀,也就是會有飛白,染色也會出現少許飛白,不光滑,喜歡兼工帶寫的畫家會感覺非常好用。
最後就是熟絹,初學者用絹比較難勾出好的線條,多次分染也難達到理想效果。當然功力深厚的畫家用起來就不能相提並論了。
回覆列表
從這個問題的啟問來看就知道問者連中國畫的概念也不通!工筆畫就是中國畫(簡稱:國畫)的一個畫種!起源於五代,興於宋。中國畫分:工筆、兼工代寫、小寫意、大寫意(包括:水墨畫)。工筆畫使用礬紙(古時多用絹),既所謂:熟宣,也叫熟紙。(小寫意還有一種畫法叫沒骨畫法。也需用熟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