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檢氏文化

    您這題目問的太簡單,沒有限制條件不好回答。古人對妻子有很多種稱呼的,具體要看是什麼朝代、什麼身份、什麼場合的稱呼。比如帝王對妻子,秦朝以前自己稱王的,稱妻子王后、王妃、愛妃,以後朝代自稱皇帝,稱呼妻子皇后、皇妃、貴妃(以及各等級妻子專門稱呼)等等。再比如當官的、文人和老百姓也都稱呼不同,夫人、內人、賤內、內子、娘子等等,這些稱呼都有的。

  • 2 # 凌雲流水

    現在男子對自己妻子的叫法,除了名字、膩稱以外,一般都是稱呼“老婆”,“媳婦”。

    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中,一種身份往往會有多個稱呼,像令尊、家父,像令郎、犬子等。這種由漢字語言所形成的美妙常常讓人感到回味無窮。

    關於妻子的稱呼,古代比較常用的有“夫人”、“太太”,“娘子”、“內人”等,這些我們看古裝劇的時候也都能有所瞭解。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稱呼方式,現在也很少為人所知了:

    梓潼。這個稱呼聽起來像是一個女子的閨名。但在古代,“梓潼”確實是男子對其妻子的稱呼,不過並不是一般夫妻之間的稱呼,而且皇帝對皇后的稱呼。“梓”這種樹木是十分珍貴的,同時諧音“子”,既體現了皇后獨有的身份,也寓意了開枝散葉。

    細君。個人覺得是非常好聽的一個詞,現在和“細菌”諧音了,搞得意境全變了。但是在古代,“細君”這個稱呼一開始只有藩王諸侯的妻子才可以用,而且是前秦時期就有的稱呼?後來隨著時間推移,“細君”也被叫成了“小君”,也可以被用來稱呼普通老百姓的妻子了。

    拙荊。這個是古代男子對自己妻子的一種謙稱。“拙”字不用多說,常用於各種謙虛的表達場合,例如拙見、拙作等。“荊”是指古代婦女頭上所戴髮釵的材料,後來慢慢用來稱呼自己妻子。

    糟糠。這個詞的最早出現,是在東漢光武年間,名臣宋弘與劉秀的一次對話中提到的,劉秀問宋弘對“貴易交,富易妻”的看法,宋弘回答“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因此後來“糟糠”用來表示男子同甘苦共患難的妻子。

  • 3 # 春秋風雲

    嚴格地說,不能稱自已的配偶為媳婦,因為有的朝代,有的地方稱媳婦是指兒子的配偶,輩份隔了一代,容易鬧笑話。關於古代如何稱呼自已的配偶問題,不同朝代對自已的配偶稱呼不同,不同身份對自已的配偶稱呼也不同。

    皇帝稱皇后為梓童。梓,是樹木中最貴的樹種。原來寫作“子”,後來改為“梓”。子,多子的意思,皇后要為皇帝多生子女,以繼承大統,傳之千秋萬代。劉邦就曾稱呂雉為子童,囑咐她“將韓信賺入宮中”。有時侯也稱皇后,皇后則自稱哀家。皇帝呼妃嬪則叫封號,如秦朝時,皇后以下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唐朝時,皇后以下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昭儀、昭容、昭媛、修儀等等。王公大臣、士大夫、將軍、諸侯稱自已的配偶為夫人;夫人們則謙稱妾,或妾身。唐宋明清為籠絡人心,往往對高官的母親和配偶加封為浩命夫人。文人稱自已的配偶為拙荊(比喻為憨拙、樸素的荊草);雅士稱自已的配偶為執帚(帶有調侃的味道,意即一個只會掃地、做粗活的人);酸秀才稱自已的配偶為娘子(有抬高身份,向皇上的娘娘看齊的意向);莊稼漢稱自已的配偶為婆姨(陝西一帶)、婆娘(南方)、堂客(江南及四川一帶)、老伴、孩他娘(北方)、伢他媽(南方)、家裡頭(河北)、屋裡頭(河南)、我屋的(湖北)、婆婆(湖北)、捂窩的(偏遠地區)等等。做生意的稱自已的配偶為內掌櫃;稱自已的原配為結髮妻子;稱自己窮困時的妻子或者風華不再的妻子為槽糠之妻。

    對於配偶的稱呼,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稱呼。夏商周朝男人稱自已的配偶為夫人、妻,女人稱配偶為良人、夫;秦朝男人稱自已的配偶為郎君、細君,女人稱配偶為夫婿、夫君;三國時男人稱配偶為卿卿,女人稱配偶為夫主、卿卿;唐朝時男人稱配偶為山妻、賤內、老婆,女人稱配偶為郎婿、夫君、郎、老公;宋元兩朝男人稱配偶為內子、老婆、娘子、渾家,女人稱配偶為外子、相公、老公、官人;明朝嚴格區分等級,一二品官員的正妻稱夫人;嫡母稱太夫人;三官官員的正妻稱淑人;四品官員的正妻稱恭人;五品官員的正妻稱宜人;六品官員的正妻稱安人;七品官員以下的正妻稱孺人;五品以上官員正妻稱誥命夫人;六品以下官員正妻稱敕命夫人;普通百姓稱配偶為賤內、賤婢;清朝、民國男人稱配偶為夫人、太太、內人、娘子、賤內。不過,不管是哪個朝代,男人對配偶的稱呼,會隨著心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心情好時,普通老百姓也會私底下稱配偶為皇后、夫人、太太;心情不好時,上至皇上,下至百官,可能會稱配偶為賤內、賤婢、荊婦、山荊;想配偶時會稱心肝、寶貝、親親;罵人或嫌棄時會稱老婆子、渾家(不知進退、不明道理)、臭婆娘、潑婦、母夜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飯應該多吃還是少吃更有助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