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萬氏制筆
-
2 # 中州耕牛堂主
我的觀點是,寫書法,並不一定要以寫館閣體為榮。但是,如果能把館閣體寫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書分五體,即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館閣體只是楷書的一種風格,而不是一種書體。
館閣體,明朝稱之為臺閣體,清朝稱之為館閣體。
我認為,學習書法,喜歡寫哪種書體就學寫哪種書體,不一定非要寫館閣體。與其寫館閣體,還不如寫王羲之的楷書呢。還有就是學寫唐代歐陽詢、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楷書也是很好的選擇啊!
有人認為館閣體不可學,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道理的。如果題主想寫館閣體,那就拿起毛筆寫吧!下決心把館閣體寫好寫出名堂,那你成“書法家”啦!
寫館閣體,先選擇一個字帖,認真堅持臨摹,當把字臨到七分像時,再加上自己的個性,那就成為自己的書法風格而不是真正的館閣體了。
關於以上說的臨帖“七分像”理論,是啟功先生提出來的,我一直把啟功的“七分像”牢記在心。建議題主和各位書友也要記住啟功先生的臨帖“七分像”理論。喜歡寫館閣體的書友,亦可把啟功先生的臨帖“七分像”理論用於習館閣體之中。
-
3 # 存希齋書法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當今書界,總有人批評館閣體,認為寫館閣體就是死板,沒有新意的,甚至認為啟功的書法也是館閣體,那麼,寫書法,是否應該以書寫館閣體為榮呢?我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搞清楚什麼是館閣體。館閣體,是因為科舉考試而形成的一種通用字型,它的最大特點除了烏,方,光之外,還有一個就是使用非常廣泛,在明朝時,館閣體被稱為“臺閣體”,是因為明代學士沈度的字挺秀雙融,穩重大方,深受明成祖朱棣的喜愛,也因為時人爭相模仿,遂成為了一種通用的字型。也成為了一種標準的字型,在清朝時,叫做館閣體!
之所以被稱為館閣體是因為這種字型大小齊平,四平八穩,沒有今天的一些書法的所謂個性,由於當時科舉考試是讀書人的唯一出路,所以,練習書法是必須的了,又因為館閣體是當時考場通用的文字,所以,館閣體在明清兩代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書體,館閣體這種書體,其實是融合了歷史上很多書家的特點,例如館閣體裡有歐陽詢書法的影子,還是董其昌和趙孟頫的筆跡,因為董其昌,趙孟頫的書法都是偏於圓潤,華貴的書風。當今書界很多人對於館閣體的認識很侷限,甚至認為只要是規規矩矩的楷書就是館閣體,有人認為啟功的書法是館閣體,認為二田書法是館閣體。對此,啟功先生的說法是:我要是寫得有館閣體那樣好的話,那就好了!由此可以看出,啟功先生是十分贊成館閣體的。我不知道一些人是怎樣把啟功先生的書法和館閣體聯絡在一起的,可能因為書法在當代的沒落,很多人不承認楷書的書法地位,便認為規矩寫字的都是館閣體,其實是別有用心的,是在為創新找藉口!對於館閣體這個問題,田蘊章也曾在書法講座裡提到過,他的態度是應該以寫好館閣體為榮,因為館閣體是很吃功夫的,寫好了館閣體就代表了楷書功底的紮實。當代一些人抵制館閣體,是因為寫不好楷書而找的藉口!我們現在看明清時期的館閣體,只覺得自愧不如,學習都還來不及,怎麼會說館閣體不敢呢?如果寫得和館閣體一樣,在書法上無疑是成功的!
-
4 # 臨池管窺
自“館閣體”的前身“臺閣體”於明永樂年間出現後,便成朝廷金版玉冊、重要制誥及科舉制文等正式書寫檔案的範例。
此後至清朝中晚期400餘年間,“館閣體”一直是官方規範的書寫文制,不想學也要學;不想寫也得寫,當時的人們對書寫“館閣體”,大慨是十分“無奈”的。
晚清到民國,科舉制廢除、印刷技術的進步普及,使“館閣體”淪落於“帳房先生”似的“俗書”、“匠書”之流,或偶爾參雜印刷體出現在“任命書”、“嘉獎令”等字裡行間。加之當時凡識文斷字者,必有堅實的“館閣體”功底,既習以為常又好“革命”!於是便以寫“館閣體”為恥了。
前期“臺閣體”融智永、虞世南,風格婉麗端秀,圓潤平正;後期“館閣體”又參入趙、董,追求“烏、方、光”,分行布白,縱橫合乎阡陌之經;引筆著墨,濃淡燦乎珠玉之彩。這些都是從傳統中提煉得來,今人缺乏傳統沉澱,所謂“創新”自然是扯大旗當虎皮。品評“館閣體”沒有底氣;學習“館閣體”沒有功力……又何來“榮恥”一說?
回覆列表
記得日本書法展在上海舉行時,當時上海書畫院的名士,感慨地說:再不努力,日本要超越我們。
在這裡作為一個喜歡而又是門外漢的人,我想問一下當下那些瘋瘋傻傻,自詡大師的醜書倡導者們,你們對得起祖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