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書解密菌默曾
-
2 # 創業終結者
建議你現在下載一個天天基金APP,註冊一個賬號,把這一萬塊錢分成3份,分三次買入消費或者醫藥方面的指數基金。因為目前指數處在較低位置,現在買入將會取得比較好的回報率
-
3 # 錢小枕
對於沒有多少投資經驗,且手中錢不太多,又想做點投資的人,我的建議是:基金定投,而且是跟蹤指數基金!
哪些靠譜的指數基金呢?
中國的股市我是不建議的,水太深了,讓人看不懂,我們都太嫩了,很多資深的炒股專家也不一定經常賺錢,更別說我們普通人了。
所以我給出的建議是,跟蹤美國的納斯達克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等。
我們來看看三個指數的近10年的漲跌情況。
文末的圖!
可以看到:2009年你投資一塊錢,2019年,投資納斯達克指數可以獲得5.13元,投資標準普爾500指數可以獲得3.29,投資上證指數可以得到只能得到0.5,縮水一半。如果銀行存款呢?呵呵,每年5%的收益率?所以我一直不建議資金不多的,財經知識缺乏的人,慎重進入中國股市。中國股市現在問題很大,國家也在加大力度改革,我們太年輕了,或許不久後我們的股市也會良性發展。
為什麼要定投?
現在假設你每月投資100元到一個基金中:
文末的表格二
可以看到,當第二個月基金下跌的時候,確實是跌了,有的人可能心裡難受,看著自己的錢縮水了,是不是退出來?我的回答是:不能退!而且你還可以適當的加倉,也就是多買一點,因為此時基金每份價格降價了,你可以用相同的錢買到更多的份額,待日後漲起來時,你賺的會多得多。比如第三個月,基金份額漲到了4元,你雖然此次只能買到25份基金了,但是卻賺了400,因為你上個月的基金減值,變相的讓你的基金多了起來。即使第四個月價格回到原位置,你還是賺的。
而我要跟你說的,那些指數基金,尤其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的股市,長期都是漲的,即便是經濟危機,你的資產嚴重縮水,但是不需要一兩年,又漲回來了,你在危機中購買的廉價基金份額,這個時候的收益會爆炸增長!
所以,在這裡介紹給缺乏財經知識、不想冒太大風險的人,入市須謹慎,尤其是中國的股市,更要小心。
回覆列表
【當你還在“成本線”下掙扎時,建議你先投資自己】
先說結論:建議60%投資自己,40%基金定投。
為什麼要先投資自己?這裡首先涉及一個概念:“成本線”。這個概念源自李笑來老師的“未來曲線”(見下圖)。笑來老師認為,每個人都有機會,至少有一次機會可以活成那樣一條曲線。財富也好,個人成長也罷,只有突破了成本線才開始真正有意義,在那之前都是掙扎。
你說你手裡有1萬塊錢,而不是更多,那我猜你應該還沒有實現財務自由,應該還在“成本線”下掙扎,所以,我建議你更多投資自己,這個比例可以是60%,甚至還可以是80%。因為在你成本線被突破之前那段長長的時間裡,你能賺到的錢,實際上全都是“小錢”,小到“不值得節省”。
而要花掉這筆錢,最值得做的事,就是投資自己,讓自己更加值錢。最簡單也是最好的辦法,就是付費向已經做出結果的牛人學習。你可以參加他們的高階社群、貼身向他們學習,也可以在在行上約見他們、面對面向他們討教,還可以參加一些高質量的課程,比如混沌、得到上一些老師的非常好的專欄。
這些都是讓你值錢的辦法,而這些在時間的複利效應下,也都是一本萬利的投資。
剩下的錢,我建議你定投指數基金。
為什麼要定投,因為這是普通人擺脫階層固化的最好路徑,也是普通人投資的唯一正確方式。這句話不是我講的,同樣出自李笑來老師。
那為什麼要選擇指數基金定投呢?因為實踐已經證明:透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竟然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這句話也不是我講的,是股神巴菲特講的。
我自己的實踐也可以作為一點點佐證:從6月份開始定投指數基金,目前收益率約10%。而我的操作非常簡單,選擇優質的指數基金,然後每個月在它下跌時買入,僅此而已。
所以,如果你想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保障,想心裡能夠“有錢不慌”,那你可以拿出投資自己之後剩下的20%—40%定投指數基金。注意:這裡說的是定投,所以一定不是一次性操作,你必須定期買、長期買。
如果你能做到這兩點:投資自己、讓自己更值錢,定投指數基金、讓資產不斷增值,相信我,你早晚會暴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