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駿景農業

    咱們在農村生活,總是習慣於在茶餘飯後聚在一起嘮嘮嗑,而每到這段時間,總有一些小孩子圍著一些大人讓他們講一些歷史故事。而這些大人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對於很多歷史故事卻是十分熟悉,講起來也是一套一套的。他們的歷史知識是從何而來的呢?

    關於他們的知識來源,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代代人口口相傳:就如現在的孩子纏著大人讓他們講述歷史故事一般,這些大人曾經也會纏著上一代的大人讓他們講述歷史故事。而這種口口相傳的方式,也是文化最基礎的傳承方法。

    2、從戲曲上面得知:和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聽歌一樣,以前人們以聽戲為主。但是戲曲和歌曲不同的是,不少戲曲是改編自歷史,所以人們在聽戲的時候,也會從中瞭解到一定的歷史文化。

    3、從電視節目上得知:農村的娛樂方式比較少,看電視算是打發空閒時間最好的一種方法了。有很多電視節目、紀錄片都會講述一些歷史故事,所以看電視自然也能從中得知不少的歷史故事。

    4、從書本上得知:農村不少人雖然上學時間不長,文化水平不高,對於現在的物理化不怎麼感興趣,但是卻喜歡研讀歷史,所以也會在有空的時候看一些歷史方面的書籍,從而掌握歷史知識。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為什麼農村有些人講歷史故事一套一套的幾點原因!

    駿景——殷

  • 2 # 行唐魂

    老百姓所講的歷史故事大都是改編相傳的,與歷史是由出入的,故事佔得比重較大,早些年由於農民文化不高,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聽故事是人們尤其是孩子們最喜愛的節目之一了,絕大部分都是世代相傳,傳播途徑有評書播講、戲曲、電視電影等,還有就是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親近的人。

    我的小時候就是喜歡自己父母講故事,尤其是姥爺家姨姨們,那更是記憶猶新,並且現在我都講給了我自己的孩子。故事都是純樸的、機智的、詼諧幽默的總令人回味無窮,甚至為某個人物氣憤同情和引人發笑落淚。

    農民雖然沒有文化,但是思想感情單一,只要是下定決心的事,一般都是相對從始而終,所以農村生活比較穩定,家庭比較和睦,這與歷史故事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也是分不開的,這也就促進了農民講歷史故事的一脈相傳。

  • 3 # 笠翁話農村

    為什麼有些農民讀書並不多,但講起歷史故事來總是一套一套的?

    說起農村的故事,那是特別的豐富多彩。在舊時,一個村有幾個讀書識字的人,那可是農村的大能人。誰家有書信來往,就要請先生了,識字的人不但要讀,而且還要解釋一些不懂得的詞語。順便再講點有關的故事,以充實書信的寓意。

    我父親只讀了二年書,但他老人家識字特別多,對四大名著也有研究。在我讀小學四年級的一個晚上,生產隊的果園,來了二個父親的摯友,那時我父在看護果園。父親拿出“水滸傳”,一字一句讀了起來,當時讀的是野豬林那一段故事,有時停下來還解釋其中的意思。這樣讀了二個晚上,就沒見我父的摯友了。我問父親為什麼不來了?父親笑著說:“過一段時間你叔肯定要來”。為什麼我要問呢?因為第一次聽到水滸傳故事,我感覺特別迷人。父親給我講了其中的奧秘,這二位是一字不識的農民,對於水滸傳故事,都是聽老一輩人所傳,有些故事情節掌握不好,來求書本上的知識。主要原因是有一位在銅川做生意,晚上在車馬店說書,已講的山窮水盡,理屈詞窮了,所以才回家求父親口口相傳。聽父親說在銅川車馬店,晚上聽書人有一百多個人,每天晚上是必來聽書。那時識字人很少,沒有電視、手機等傳媒。

    二、戲曲是農村文化和故事的傳播者。

    各地方都有自己的戲曲,並且經過幾輩文人墨客的錘鍊,達到很高的藝術境界。戲曲不光是讓你觀賞,而是讓你懂得仁、義、禮、智、信,大到奸臣害忠良,小到相公招姑娘。農民把一場戲,可以看到十遍二十遍。因為他們沒有文化不識字,靠的是多觀賞和記憶。在農閒時或者在田間地頭休息時,或者晚上為兒女們說一說那些故事。甚至有些故事已人人皆知,但也有人聽。講故事的人只要講的生動點、形象點,就達到目的了。

  • 4 # 冰彈子1

    我在這裡想說點俗氣一點的,在三十年前的中國,新聞媒體還沒有普及,大多數人讀書也不多,但是,在農村沒有什麼娛樂專案的情況下,大家每天晚上吃過飯了,就喜歡聚在一起聊聊天!幾乎的人到了夏天都會在一起乘涼,就聽老一輩人說故事!什麼都說,久而久之大家也都記住啦!不管是歷史故事還是鬼神故事,基本都是口口相傳的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機械鍵盤的青軸黑軸茶軸是什麼意思?順便求推薦一款比較好用的機械鍵盤,200以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