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海的魚兒
-
2 # 詩夢文心
問題中提到的兩種情況並不罕見。出現這兩種現象是有原因的。術業有專攻,做人有短長,沒什麼可奇怪的。
專注寫作的人,功夫都下在了筆頭。越寫越熟練,越寫越成功。循序漸進,自然下筆千言,妙筆生花。相反,他其它方面的能力,包括說話能力,相應就不一定那麼強了。說起話來結結巴巴也就難免了。
而有的人因工作關係,經常需要開口講話。面對各種人,各種場合,講起話來滔滔不絕。時間長了,口才自然很好。可讓他寫個材料,卻並非其所長。
我們常說“曲不離口,拳不離手”
,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專長專長,專了就會長。這都得力於後天的鍛鍊,熟能生巧嘛。
另外,人的性格各有不同,有人內向,有人外向。內向的人,內心世界不見得不豐富;外向的人,表達能力明顯地較為強大。這種長短優劣往往是先天的。一個人就是生來就具有某種天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我們常常遇到這種情況,一個農村文盲老頭,講古論今,一套一套的,語言風趣幽默,引人入勝。寫文章嘛,斗大字不識一個。而一個小夥是個“悶葫蘆”,卻見郵局常常給他送稿費,原來他的文章時時見著報刊。但見人木訥,不愛講話。這一點也不奇怪。
再說,人所處的環境也可影響到人的專長髮展。我們強調優良家風的傳承,強調家長,老師的以身作則,都是用外因影響內因,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有力措施,專長的形成與此則大有關係。
人無全人,有一個專長也不錯,原也不用羨慕別人。但能一專多能,當然更好。若能取長補短,既可寫文章下筆千言,又可說起話來口若懸河,豈不更好。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不應自卑。提筆錦繡文章,說話口若懸河。我們定當努力。
-
3 # 南詔易
講話和寫文章是不同的表寫作之難,在於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結構,體現線上性展開的語句裡。達方式,記得在最近在書上看到:寫作之難,在於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結構,體現線上性展開的語句裡。
在與人講話交流的時候,是處於互動狀態,可以隨心所欲的表達,只要不要過於隱晦,對方都能明白你的意思,而轉換到寫文章上來,並不是將口語內容寫成文字就可以了,這個就涉及詞彙量、寫作技巧等多個因素,因此會說不代表會寫。
相反會寫的人,習慣於用書面表達的方式進行表達,而在交流聊天中讓他使用口語表達,那麼就會交流的物件有很大關係,交流對物件的文化程度不匹配就很難交流,這個本身就會造成表達者的心理障礙。
這個也就是為什麼要有簡體中文(白話文),在於理解容易,但本身傳達的內容有限,就像現在大家不學繁體了,古文學的少了,在看古文經典的時候就很難理解書面表達的意思。
如果繁體字的基礎的話,對很多字看形體就明白描述的意思,中文中有很多是象形文字的演化。繁體字比較容易連結古文,有這個基礎就很容易去讀傳統的經典著作。講話、寫文章都是對概念或情感的表達,這個往深了說,還涉及人的人生閱歷,簡單說你讓00後去理解糧票概念,估計你需要闡述很長時間,包括背景、原因、使用方式等等,而你和60後的人去交流,只需要糧票一個詞就夠了,因為他們曾經經歷過,你無需多說。
-
4 # 彩筆新題斷腸人
這說的是兩種能力,口才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
就拿我來說吧,我有時候還是會寫一些較好的文章,但是我這個人卻比較沉默寡言,不善口才交際,我是一個愛思考卻很孤獨的人,討厭過於熱鬧的應酬,也討厭虛於客套的噓寒問暖,往往在需要表現的場合而名不見經傳,是朋友們口中盛傳的怪人,我喜歡安靜,我的嘴也很安靜,誇誇其談這個詞和我完全不符,靜靜地獨守自己內心的喜怒哀樂,在筆尖輕輕劃刻,傾訴,深思,任感情在筆尖流淌,卻說不出半個字,可能是性格吧,但是我認為最真誠美麗的文字往往都無法宣之於口,而是靜謐環境下深入思考的產物,用筆一個一個字寫下來的。
當然,我很欣賞有口才的人,天南地北的落落大方的談吐,怎能不讓人傾倒?這種人在哪裡都是發光體,引人注目且讓人敬佩。他們的學識經歷必然也是最豐富深厚的,他們的感情必然也是最熾熱的,所以我欣賞甚至希望也成為那樣縱橫捭闔,侃侃而談的人,但我卻做了孤獨的文人,這種孤獨像堅冰一樣,實在是憾事啊!
無論如何成為一個有深刻內涵的人吧!不論是善於口才交際,還是善於寫作,都是一種充實的人生。
回覆列表
這叫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我就是不怎麼會說話的一個人,不想說,也不喜歡多說,。
但是我喜歡寫文,抒情的話用於文字上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