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光邦
-
2 # 軒轅十四Rex
影視劇和文學作品,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文藝形式。
文學作品的載體,是文字,讀者是透過閱讀文字,在頭腦中還原出一個作品中的世界。但是,每一個作者的閱歷不同,對文字的理解不同,那麼頭腦中形成的這個世界,對作品中主人公的看法,都各不相同。但是魅力也正在於此,因為人的想象力是不受約束的,可以天馬行空,任意所之。所以才會有“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的說法。
而影視劇運用鏡頭語言,把故事的講述直接用真人演繹,經過拍攝、剪輯,直接放到銀屏上,供人觀看。這很直觀,但是成也直觀,敗也直觀。影視劇把讀者頭腦中想象的世界變成看得見的實體,一旦落入直觀的世界,就像“薛定諤的貓”一樣,一下子定了生死,魅力不再了。
何況有些東西是改編不出來的。閱讀金庸小說時的一大樂趣,就是看他對那些武功招式的描寫。那些在打鬥中電光火石的一瞬間,在武功的內功、外功上不知道走了多少個彎彎繞,其中不知道有多少講究。但是所有這些打鬥,在拍成影視劇的時候,也只是幾個武功招式罷了,觀眾並看不出其中的門道,靠解說又太笨拙,也只能在“觀賞性”上做做文章。可這肯定不是閱讀原著時的樂趣了。
當然這裡說的是各大IP,原始的IP可能並不是文學作品,還可能是漫畫、遊戲、周邊玩具,等等等等。如今是大IP的時代,一部成功的作品,最早以什麼形式出現都有可能。不過所有這些IP的呈現形式之間,都有它們獨有的特點,最開始吸引人的表現手法,未必就能轉化成影視劇中真正可以吸引人的同樣的東西。而根據影視劇的規律做改變呢?即使改變得再成功,也是成功的再創作,談不上“還原”了。
更何況,有些影視劇改編急功近利,看中所謂“成功”IP的不過是粉絲經濟,想要利用既有IP的龐大粉絲群快速撈錢而已。在他們眼裡,原始的IP作品,不見得適合直接改編成影視劇,需要做大量的修改和補充。其實很多作品的確有這個問題,受制於原作者的功力,有先天的不足。本來補足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實際中,所謂的修改,往往就改得面目全非。
如果只是觸動了原始粉的玻璃心,但是對於沒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說,可以讓改編作品更加友好,那還算是成功的改編。但是,經常能看到的,往往是胡編亂造,劇情潦草。這不僅改毀了原著,而且也製造了垃圾。但是對製片方來說,卻未必是壞事——節約了成本,反正也買了出去,這個做壞了,不過是再去做下一個罷了。這就造成了惡性迴圈。
所以,一方面是誇文藝形式的改編本身就並不容易,尋求原作品中的感覺並不一定靠譜。另一方面,不負責任的改編也屢屢出現,甚至形成了風氣。這就是整個大環境的問題了。
-
3 # Predestnied
大多數原著篇幅較長,很難完全還原,再加上電視劇沒事就打個廣告什麼的,怎麼能完全還原這點可以參照一下《擇天記》。你再對比一下篇幅較短的《微微一笑很傾城》,還原度就比較高了吧,而且廣告植入什麼的也比較自然。
還有一些原著可能涉及到一些不方便拍的東西,比如說最近拍的《陳情令》,原著一個耽美文,怎麼拍?那就只能改兄弟情了(其實這點我是很不滿的),還有穿越小說,貌似穿越這個梗不能拍了,所以像《楚喬傳》、《鳳囚凰》啊,這些書在拍成電視劇的時候都把穿越給弄掉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也是我想不通的地方。我們先細數一下,這些年改編後把作品還原的很好,還原度最高的幾部電視劇,《琅琊榜》《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微微一笑很傾城》《杉杉來吃》《何以笙簫默》等,都是基本按照原著還原的,更改的只是一些和時代背景相關的元素,這幾部電視劇的收視率都相當不錯,都是當時最熱或者很熱的劇。所以事實證明,完完全全的還原小說這條路是可行的。
但是很多時候,我懷疑是製片方對於小說劇情的不自信,導致後來的編劇要將劇情調整成為符合流行趨勢的劇情。比如,《烈火如歌》這部劇也是明曉溪當時的代表作之一,但是現在改編中,編劇就削弱了男二的戲份,讓男一成為絕對男一,因為在小說中,男一男二的重要程度並不好區分。但是調整後,確實小說迷就會挑出很多問題來質問電視劇的團隊。
其實我舉得可以不用不自信,小說本身能夠吸引那麼多粉絲,就說明劇情是沒有問題的,按照真實還原是可以的,並且穩妥的。除非有十足的把握來改編,要不然就最好不好去更改劇情。
當然,但是有的時候也會出現反例,很多人在罵《歡樂頌》第二部為什麼很狗血,我真的想要為正午Sunny正名,因為小說就是這麼寫的,《歡樂頌》的作者是沿用了一種美劇的處理辦法,人物關係的變化,往往讓人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