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果山下者行孫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區域與兩國不同的經濟政策與結構導致了這一差異。

    戰爭區域

    如圖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前期的戰場主要集中於歐洲、東亞及北非地區。而美國因為其自身處於北美洲,與三大戰區之間分別隔有大西洋和太平洋。

    同時美國盛行自建國以來便開展的孤立主義,做一個像其前殖民國英國一樣的大陸攪屎棍,不去深度摻和其他大陸的是非。如若不是日本在戰爭後期突襲珍珠港,那美華人的身影對於二戰依舊還是遙遙無期。

    而蘇聯的斯大林在和納粹德國秘密結盟後卻被倒打一耙,德國鋼鐵洪流以閃電戰突襲蘇聯,蘇聯的糧倉與工業重地烏克蘭首當其衝,這就相當於中國改革開放前的重工業基地東北被打得滿目蒼夷一樣,那經濟實力自然大大受損。

    同時德國戰車在蘇聯大地上橫行霸道,甚至連首都莫斯科都兵臨城下,隨之爆發的莫斯科保衛戰更是讓蘇聯上層元氣大傷。

    經濟政策與結構

    在利益面前,沒有所謂的正義與對錯。

    自戰爭開始前美國資本便早早進入德國資助希特勒,並對其發放貸款以幫助德國迅速建立完善其工業體系,在美國參戰前德國依舊按時連本帶息地償還貸款。

    而二戰中盟軍與法西斯的陣營雖然理念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但是唯有一個相同——那就是美國的軍火物資。

    參戰各國的工業早已在戰火中元氣大傷,而為了贏得戰爭,現代化的軍事武器又必不可少,所以大洋彼岸工業完善的美國自然是各國軍火首選。

    就連襲擊珍珠港的日軍,也是在美國潮水般的工業商品中才得以攜前世之餘烈,橫掃整個遠東及東亞戰區。

    而後期美國的參戰更是為其在戰後的雅爾塔會議上重塑國際政治、經濟體系撈足了政治資本。

    所以蘇聯是在戰爭中不斷被削弱,美國則是在戰爭中如魚得水,大發橫財。

  • 2 # 剛正人生

    蘇聯是被德國直接殺入腹地,土地被佔領,生產資科要麼被搶走,要麼被摧毀。而美國是本土無糕,坐山觀虎鬥,直到珍珠港被襲才參戰,所以,戰損不一樣。

  • 3 # 六菠蘿說經緯

    1 地緣環境不一樣。蘇聯經濟中心在東歐,包括莫斯科、聖彼得堡、斯大林格勒,這些地區都靠近東歐。德國在解決完法國和除英國外大部分地區後,就調轉槍口攻打蘇聯。整個二戰中期,都是德軍主力與蘇軍主力在交戰,所以蘇聯經歷是不能正常發展的。

    2 蘇聯雖然武器建造驚人,但是都是為了戰爭服務,不是為了外貿,說到底是為了生存,而美國在二戰中販賣軍火是一種買賣,國內經濟因為軍火交易得到更好發展。

    所以,美國可以越賣越賺錢,蘇聯是造的越多,對德作戰勝利的機會就越大。

  • 4 # 非州鳥

    主編講錯了!日本才越打窮,因為資源枯謁!世界上絕對沒有那個國家能打趴蘇聯,拖拉機廠眨眼就推出大量的坦克直接上戰場!飛機也越打越多,德日打光是必敗的!

  • 5 # 古德里浪

    如果說二戰哪個戰場最慘烈,那麼歐洲東線的蘇德戰場絕對可以說是當仁不讓。

    二戰前期,東線戰場的戰鬥主要都是發生蘇聯境內,尤其是蘇聯最為富饒和發達的西部土地,其對蘇聯的工業和經濟都產生了嚴重破壞,其歐洲部分的領土大部分都化為焦土。雖然國內工業收到了嚴重打擊,但戰爭還要繼續,要想彌補戰場的驚人消耗,就必須集中所有力量修復重工業,恢復武器供應,然而蘇聯在失去富饒的西部領土之後,難以彌補戰場的虧損,必須大量接受外援和貸款,戰爭就越打越窮。

    而美國不一樣,美國在二戰中的損失和蘇聯比起來簡直就是鳳毛麟角,而且戰爭遠離美國本土,美國的工業和金融體系都完好無損,這也為美國成為同盟國軍工廠打下了良好基礎,既然是“兵工廠”,那麼在二戰這種損耗極高的戰爭中,不發戰爭財是很難的。

  • 6 # 宇宙邊緣121

    美國是二戰的總導演,自然獲利最多,在二戰之後成為超級大國。蘇聯被美國安排的角色害苦了,斯大林說要單方面跟德國和談,美國後來才參戰。

    德意日為軸心國的二戰,是一場爭奪殖民地的戰爭。美國就是借這次戰爭,打破舊的殖民主義秩序,塑造美國的新殖民主義。德國打到蘇聯、非洲,日本打到緬甸、越南爭奪英法殖民地。

    美國是反殖民主義立國,在殖民主義時代沒有自己的利益。二戰之後殖民地紛紛獨立,英法等國都放棄自己的殖民政策,但是有一個國家沒有,那就是蘇聯。蘇聯在二戰之後的領土擴張,造成了美蘇對壘。美國向全世界輸出美元,蘇聯這個殖民主義國家不接受。二戰之後,大英帝國回到英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帝國成為俄羅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獨孤求敗打東方不敗會不會核聚變,毀滅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