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好像不是孔子提出來的。
2
回覆列表
  • 1 # 雨絲文化空間

    “因材施教”這個教育理念是後人對孔子教育方式的概括總結,《論語》一書中經常可以體會到這一點,但最明顯的是《先進》一章。

    該章第21條中,子路問孔子:“知道了一個道理就要去實行嗎?”孔子說:“上有父兄,總得問問他們吧!”過了一會兒,冉有也來問這個問題,孔子卻說:“知道了就去做吧!”旁邊的公西華目睹這一切,大惑不解,就問道:“剛才子路問,您說要問問父親和兄長才能決定要不要去做;現在冉求問,您叫他就去做好了。問什麼同一個問題,答案不一樣呢?”

    孔子說:“冉求(冉有之名)性格猶豫不決,所以要鼓勵他;仲由(子路之名)行為莽撞,必須抑制他才行。”

    根據學生的性格與材質採取相應的引導方式,使他們都能有更好的長進,這就是孔子的教育思想。這種思想貫穿在孔子一生的教育實踐中。他既看到學生的優長,也能看到學生天然材質的不利方面,從而利用循循善誘、不露痕跡的話語引導,使學生慢慢發生改變。

    這一章第20條同樣如此。子張問如何成為一個“善人”,孔子針對他愛抓人小辮子、探人隱私的毛病,說:“不要跟在別人後面,進入人家的內室。”我們知道,不受邀請,是不能隨便進入別人家中的內室的,因為內室意味著隱私。隨便入人內室,是十分不禮貌的行為。孔子就很含蓄地利用這一非常容易理解的道理,規勸了子張(即顓孫師)。

    做教育是非常難的一件事,難就難在它絕不僅僅意味著知識的傳遞,甚至也不難在能力的培養,它主要是難在性情的梳理和人格的培育。真正的教育,其意義主要是後者。一個人格不健全的人,知識再豐富,技能再高超,如果人格扭曲陰暗,也不算人才, 甚至是家庭與社會的禍害。

    所以,教育事大,它首先要從家庭抓,父母是第一任老師,這一任最初的奠基性的老師,如果不負責任,或者說負不起、沒能力負那個責任,後面的學校教育,也很難實施。因為今天的學校教育,一個班級裡面學生實在太多,老師們即使願意因材施教,只怕也力不從心。更何況,雜事太多,干擾太多。但不可否認,從教者心裡,每個人都應該給“因材施教”保留一個醒目的位子,盡心盡力也就可以了。

    作為父母,更應該明白自己孩子的個性, 明白其長處與對以後發展的不利方面,時時注意引導改變。我們可以從孔子那裡學習的是,即使明知這是不足,也不能用強力硬去扳轉,而是注意照顧其自尊,用誘導促使其慢慢轉化,合理發展。

    不知道這個回答,能使您滿意嗎?

  • 2 # 吃素的穿山甲

    孔子的教育理念最著名的有兩條:一條是“有教無類”,另一條是“因材施教”。

    “有教無類”是針對教育物件來說的,語見《論語·衛靈公》:

    子曰:“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是針對教育方法來說的,這個詞確實不是孔子提出的,而是後人總結孔子教育理念而提出的。 從《論語》一書論及相關人和事時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思想火花,同樣問題在孔子那裡針對不同的教育物件給出的答案有時看起來自相矛盾讓人費解,最明顯的就是《論語·先進》一章中子路和冉求問同一個問題,而孔子給出的答案正好相反,故許多人就想當然認為“因材施教”這個詞出自這章,但其實不然。

    追溯這個詞的來龍去脈,其實最初的雛形出自朱熹的《論語集註》。在《論語·為政》中孔子在回答孟懿子、孟武伯、子由、子夏等人問孝時,孔子分別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朱熹在《論語集註》中引用程頤的話,如下:

    程子曰:“告懿子,告眾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憂之事。子游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而這個詞基本定型於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中對孟子的教育思想的評註。《孟子·盡心章句上》: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朱熹在對這段註釋中寫道:

    聖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無棄人也。

    這個詞最終固定成型見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女教》。

    別類分門,因材施教。

    應該來說,這個詞基本演變過程源頭來自於孔子,最初對此予以概括的是朱熹,是他在總結孔子孟子相關的教育思想而提出並不斷完善的,最終成型於清代鄭觀應。但這個詞確實是對孔子教育思想最恰當的總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淡泊眼前利贏得身後名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