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沒辦法對付活著
-
2 # 牛知曉
即使經濟發達,但他一個人掌握著經濟命脈,錢隨隨便便就到了他的手裡,這樣的社會不公平!即然不公平,趕他下臺很對!
-
3 # ruixuezhaofeng
所謂卡扎菲把利比亞帶入“經濟發達水平”,背景是石油帶來的財富,特別是在國際石油價格暴漲的背景下。2010年阿拉伯之春前夜,該國實現GDP747億美元,人口617萬。
油氣是利比亞經濟的命脈,佔GDP2/3,出口創匯的95%。手握大把石油美元,自然沒有心思發展其他產業,利比亞食品的70%和幾乎所有消費品依賴進口。
1969年9月1日,27歲的卡扎菲和他的革命指揮委員會廢黜國王,掀開利比亞波瀾壯闊的歷史新篇章。
年輕的卡扎菲迥異於老邁的國王,42年大權在握,他為世界增添異樣的色彩:威武豪邁的軍人、造型獨特的貝都因人、“綠皮書”下的革命領袖、“恐怖主義者”、泛阿拉伯和泛非主義者。他的個性又是那麼鮮明獨特,情緒不穩,神秘難測,自大自戀,行為乖張,時有驚人之舉。
“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的國名中透射出上校思維的混亂。“民眾國”的概念世界獨一無二,利比亞沒有政黨和各級權力架構。“社會主義”有嗎?卡扎菲的“世界第三理論”,其實是把伊斯蘭主義和社會主義雜融。至於“大阿拉伯”,作為阿拉伯文化傳統最薄弱的北非國家,“大”的實質是“泛”,這在卡扎菲支援巴勒斯坦事業,力主與埃及、摩洛哥統一,建立馬格里布聯盟的熱情中顯現。
卡扎菲是一位堅定的民族主義者,畢生與西方為敵。他將石油國有化並首倡大幅提價,在OPEC中一直是限產提價派。他訪問義大利時佩戴有穆赫塔爾影象的胸章羞辱前殖民者,反對法國“地中海聯盟”計劃。他在聯大以94分鐘的馬拉松演講抨擊以色列和西方,他劍走偏鋒,用洛克比空難、西柏林爆炸、核武化武對抗美英......
他與反殖先輩一脈相承,行為上過猶不及。他毅然收回資源命脈,帶來國民富裕、大人工河、遍地武器和貪腐;他走進中東、非洲,卻沒有走進國民的內心;他多重角色的轉換,脫不了貝都因部落的底胚。其內心恰似深埋地下澎湃的石油,熾烈濃郁,變幻莫測……
卡扎菲的倒臺,緣於他沒有朋友,只有敵人和旁觀者。
美國為首的西方是敵人,雙方仇恨敵對近40年;在阿拉伯世界,君主和總統們都希望他下臺;可悲的是他沒有贏得俄羅斯的信任,2011年卡扎菲政府軍平定班加西反叛武裝前夜,阿盟一致支援安理會設立禁飛區決議,俄中的棄權票放行西方武力干涉,戰局逆轉。國內起義者、保皇派、地方勢力、部族力量和伊斯蘭極端勢力在西方支援下聯手,卡扎菲的生命於當年10月20日畫上句號。
-
4 # 萬事皆空70
利比亞從來就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否則卡扎菲就不會死於非命了,
發達國家的標準是指人民富裕,工業發達,教育和科技水平發達,不管哪一個標準,利比亞都差得很遠,利比亞幾乎沒有什麼現代工業,教育水平不發達,科技水平也不發達,利比亞人民也算不上富裕,
利比亞因為盛產石油,國家經濟主要依靠石油出口,這其實是有利有弊,利的原因是利比亞好歹還能透過石油出口賺取外匯,弊的原因就是國家經濟會面臨資源詛咒,當今世界以石油出口為支柱的國家大多數科技和工業不發達,而且經濟受原油價格影響密切,國內局勢不穩定,現在是委內瑞拉,以前是中東產油國,都是整天鬧個沒完,
如果利比亞能像沙特那樣雖然工業和科技不發達,好歹人民生活富裕,倒也落個安穩,但是利比亞一方面資源條件沒有沙特好,另一方面國際關係也不像沙特那樣左右逢源,卡扎菲是在國際關係上不斷折騰,不斷有非常宏大的但是不切實際設想,一會要統一伊斯蘭世界,一會要統一非洲世界,卡扎菲把世界上的大國幾乎都得罪了,不過卡扎菲僅僅只是折騰不足以讓別人動殺心,
卡扎菲有兩大致命的錯誤,第一卡扎菲治國無方,重用親信,貪腐橫行,利比亞的石油財富大部分被卡扎菲本人和親信瓜分,大部分利比亞人民生活貧困,失業率驚人,這是利比亞內亂的根本原因,第二,製造洛克比空難,恐怖襲擊跟口頭和政策上的與歐美叫板有著根本的區別,比如菲律賓的杜特爾特整天罵美國啥事沒有,委內瑞拉馬杜羅美國也只是要求他去流亡,但是恐怖襲擊性質不同了,這國際和國內的兩大錯誤為卡扎菲判了死刑,所缺的只是時機和藉口,
回覆列表
可能是隻是卡扎菲自己達到富裕國家的成度了吧,而廣大人們都還在為卡扎菲打工買單吧,一天天生活並不富裕,在人權和自由民主等方面,沒有權利,說讓誰死,誰就活不了的獨裁專制下,人們有機會能不打死他就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