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漠陽吹水

    不是項伯放的,這是大局所須,因為:1,項羽找不到藉口殺劉邦,不想被罵小人,這是項羽的性格,2,當時都是各路諸候共同討伐大奏,如果殺了劉邦,就會讓各方面軍及部下不理解,3,當時項羽並沒有實行真正的統一全國

  • 2 # 不妨就叫它使用者名稱

    嚴格來說不是項羽放了劉邦,是鴻門宴進行到一半,劉邦看出形勢不對,藉口要上廁所然後半道跑了,只留下張良向項羽告別,項羽知道劉邦跑了以後還問了一句沛公到哪兒了(很有截殺的意思)?由此可見項羽不一定真的想放過劉邦,他只是在猶豫所以遲遲沒動手,而後看到劉邦跑的太遠己追不上也就不再追究。劉邦之所以能安然熬過鴻門宴,主要還是自己會看形勢跑得快,真要傻傻的呆下去等項羽大發慈悲,那既不是劉邦的風格,也死活難說。

  • 3 # 劉寧亞

    是項伯救了劉邦才形成大漢民族

    沒有項伯,就沒有劉邦之後,更沒有大漢民族、漢文化、漢語言、漢字......這是一個充滿激情和活力的美麗的話題,一定要聽聽當地人的如是說。

    在陝西、在西安、在寶雞、在漢中,無論哪個地方對於劉邦、項羽的故事比比皆是,位於楚河和漢界的、明修棧道和暗度陳倉(現為寶雞)的、鴻門宴臨潼的、以及月夜蕭何追韓信的韓溪旁的廣大人們都能講的頭頭是道,故事楚楚動人。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特別喜歡聽劉項之間的故事,當然對於鴻門宴之後項羽不殺項伯的故事也深入當地老百姓文化生活之中,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就是:項伯一夜成六事、鴻門宴上救劉邦。

    一說項伯不能定為叛徒。項伯不僅僅是項羽的叔伯,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職位是比項羽高的楚國的伊伊。

    二說項伯為滅秦立下汗馬功勞。

    三說項伯是楚國元老,為了抑制項羽的權利,項伯必須為自己找一個盟友,他找到了劉邦。

    所以項伯夜見劉邦、結為親家、鴻門宴力保劉邦。

    四說也是最主要的一條,項羽為了團結和穩定,暫時不殺劉邦,又讓劉邦安全離開,對項伯的所作所為持默許態度。

    不殺項伯的“故事”從這裡開始。

    第一個故事。在鴻門宴前夕,項伯對張良進行了私人訪問,披露了在當時認為是重大軍事秘密,但項羽沒有追究。

    第二個故事。在鴻門宴上,項伯用劍為劉邦辯護,使得范增和項莊刺殺劉邦的計劃未能實現。

    這兩件事是相互關聯的,包括項羽的政治天真,並且有很重的成份。然而,顧念項伯是他的叔叔也是沒有殺他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是其他人,誰敢在戰爭前夕私下會見敵人?誰能保證他自己不會受到項羽的嚴厲懲罰?

    項伯也是經過慎密思考,前後掂量,千思萬想之後才痛下決心的,絕對不是一時之快的、盲目的舉動。

    他之所以敢於在戰爭前夕私下會見張良,他心中有數,沒有十分的把握他是不敢冒這個殺頭之險的。也說明項伯對項羽的瞭解入木三分。

    在此可以把項伯和范增作一個比較。范增是項羽唯一的謀士,項羽視他為“父親”。項羽在鴻門宴上已經二十七歲了,而范增已經七十多歲了。然而,在滎陽戰役中,項羽疏遠了范增,並逐漸奪取了他的權力,實際與敵人合作是項伯而不是范增。然而,與敵人勾結的項伯沒有因為私下見張良而受到任何懲罰。而范增沒有與敵人合作,反而被項羽懷疑,憤怒地出走了。可見項羽對項伯是如此的器重和如此的關照。這一點,項伯心的心裡是清楚的。

    第三個故事。項伯代表劉邦請求封漢中,在性質上更為嚴重。劉邦首先被項羽封到巴蜀,然後劉邦和張良賄賂了項伯,項伯替劉邦求情,並封劉邦漢中的地方。

    在整個楚漢戰爭中,劉邦得封漢中的優勢是:

    一是領土擴張。領土的擴大意味著人員和資源的增加。

    二是向關中派兵很方便。

    三是漢中似江南富庶之地,盛產大米,糧草充足。

    四是依山傍水,是養兵屯兵之理想之地。

    五是劉邦用人之道。劉邦和項羽在滎陽交戰。項羽計劃殺死劉邦的父親太公和妻子呂后。項伯勸項羽不要這樣做。項伯說過一段經典的話,大意為: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是未知的,這裡最值得思考的是世界上不可知的事情,世界上所謂的事件是劉邦,所謂不可知的是,還很難說鹿死誰手。

    想想項伯做過的那麼多事情,再想想這句話,你就會知道這句話有著深刻的含義。

    事實上是項羽聽了項伯的話後,竟然釋放了太公和呂后。是項伯幫助劉邦挽救了他父親和妻子的生命......

    話說到此再回到本文的開頭。正因為項伯救了劉邦之命,形成了後來全國各地大小不一的小塊地歸屬漢劉邦,成為漢劉邦的子民,繼而形成了後來的大漢民族,再形成延續至今的漢語、漢文化、漢字型糸,更重要的是華夏兒女從此走向偉大的中華民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叫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