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彬仔談農
-
2 # 鄉知好貨
很幸運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萱萱,來自蜀南竹海,作為土生土長的竹林中人,我對這個話題非常敏感和感觸,至於竹筍的生長期,其實不用施肥,筍可以完全長得很棒。
一、竹筍的地理環境中國大片竹林主要分佈在南方,常年平均溫度在15-20℃的地區,如福建,江西,廣東一帶都是竹林大省,中西部四川重慶一帶竹林也較多。
我們這是蜀南竹海,地處四川宜賓長寧縣,方圓120平方公里,是中國十大竹林基地。我們這,土層深厚,肥沃,地層溼潤,竹林主要在斜坡,陡峭的山野,成片的竹林中一般不生長其他植物,除了竹筍和它的輔助竹山珍以外。
二、竹筍生長條件即便竹林中的土地肥沃,沒有人工的干預和處理,竹林很難標準的成片發展,反之,有了人工的適當管理和干預,不但給我帶來了經濟價值,同時促進了竹山大片發展。
竹筍的生長髮育,全靠母竹提供的營養支撐,所以一般土地不肥沃的不溼潤的土地,即便竹子每年冬春發育了竹筍,大都也是因為缺乏養分即使長出土的而後也將死去。
毛竹,我們這叫楠竹,這種成片的竹山比較多。我就以我們這的毛竹筍為例,每年的冬春是竹筍出土旺季,清明時節,是竹筍最繁華時機。為了提供更多優質竹筍成林,我們當地會組織百姓,按要求挖竹筍活動,也就是適當給竹筍退株,一邊提高了竹筍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透過人工干預管理,讓竹林長得更茂盛。
三、竹筍生長週期竹筍生長週期一般為三個階段:
早期:出土,露頭階段,這時一般除了立長外,大多橫長也比較明顯,簡單說就是除了長高外,還在不斷壯大身子。這時主要養分來自母竹的根,那母竹的根營養來自哪裡呢?也就是說母竹所生長的環境,為什麼不長其他植物的原因,因為大量竹葉每年更換,竹葉在地上腐爛,就是竹根最好的天然機肥。
另外順便多說一句,我們這很多竹特產,包括竹蓀,竹蓀蛋,竹燕窩等,都是我們本地有名的竹山珍,全是得福於這些竹葉和當地特殊沃土碰撞後的饋贈。
中期:一般我們定義竹筍從出土後基杆大幅度生長髮育期到枝葉初期。這段時生長為快速期,每天基本1米左右的速度,竹根在土裡大量抽發,慢慢形成自己的吸收養分的體系,不全靠母竹。隨著生長速度由快到慢,逐步長高到發展枝幹,自動消除筍包被,同時也在接受來自外面的光合作用,竹筍身子上下兩部分(土壤裡外)漸漸擺脫母竹的營養依賴。
後期:竹杆基本停止生長,枝條加速發育,一直到長成綠葉過程,筍外衣全脫落,竹葉綻放直到成新竹。
總結:竹筍在生長期,我們一般除了人工干預合理挖筍外,從來沒進行過施肥促長的措施,讓它自然生長為最綠色健康。
來自竹林姑娘-萱萱,對竹筍生長的所見所聞。感恩閱讀,有緣關注,萱萱持續貢獻竹林的三農點滴。
回覆列表
竹筍種植過程,可以參考下面種植過程,當然具體的要因地制宜
1 苗期管理
竹苗栽植後,視土壤情況和天氣情況及時排灌水,使周圍土壤適度保持在70%左右。若側芽已萌發,應每隔10~15 d薄施人糞1次,也可用1%尿素溶液澆灌,直至立秋後。而抽枝長葉後可進行葉面施肥,90 d後可以地面施肥,以氮肥為主。進入分櫱期後施肥以磷、鉀肥為
主,每667 m2可施20~40 kg。要保證竹苗正常生長,要及時除草、定期施肥、鬆土。
2 幼林撫育
栽植當年可種植豆類、花生作物,以耕代撫,增加收益。從第二年開始不得間作農作物,以免影響竹鞭生長。竹園的鬆土除草要近蔸淺、遠蔸深,每年至少3次,第一次是在4月淺鋤雜草,第二次在6月,深翻20 cm,第三次在9—10月,有鞭處鋤,無鞭處深挖。竹園的施肥,最好是以人畜糞、餅肥等有機肥為主。一年中必須達到4次:第一次在3月,結合挖筍每穴施餅肥或複合肥50 g,促進母竹恢復;第二次在6月,結合深翻施長鞭肥,每667 m2
施150 kg菜餅、50 kg複合肥撒施翻入土中;第三次在9月,結合淺鋤措施催芽肥,每株施尿素或複合肥50~100 kg;第四次在11月,重施保溫肥,每667 m2施餅肥200 kg或複合肥100 kg。
3 科學割筍與選留母竹
一般於每年8—9月留母竹,選擇生長健壯、位置合適的地方留一兩條作為母竹,每叢保留原竹苗和一兩根母竹(成品字形),作為下一代接替植株,其餘的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