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爾伯特看世界
-
2 # 陳霖orDistance
推卸責任;
其實工作中我們不免遇到團隊合作的事情,每個人都想做到完美做到極致,但當出現錯誤時卻又總害怕被領導批;
-
3 # 川上漂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也是人的本性,出現問題就得有人承擔責任,就得有人要挨批鬥,誰都不願意承擔責任,誰也不願意挨批鬥,這關係到自身的切身利益,這也是人之常情,這種心理具有普遍性。
如果是自己的問題的話,可能自己就會挨領導批鬥,自己在領導面前就抬不起頭來,說不定自己的利益還會受損,什麼升職加薪等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大部分的人遇見問題都極力與自己撇清關係,所發生的問題好像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一樣。
但是,公道自在人心,你有沒有問題,旁觀者都看得很清楚。我們為什麼不主動承擔起責任來呢?我們首先要從自身找問題,再從其它方面找問題,從各方面進行分析,積極解決問題,這才是做事情的基本態度。領導又不是傻子,我相信領導會給一個公正的評判,說不定因為你主動承擔責任,積極解決問題,領導會更加賞識你,然後再提拔於你。領導喜歡責任心強、能扛事的員工,不喜歡推卸責任、偷奸耍滑的員工,如果遇到問題了,員工都推卸責任,導致問題得不到解決,對領導來說一點好處也沒有。
-
4 # 鵜鶘心理陳小康
卡耐基《人性的弱點》中認為做錯事後一味的怨天尤人、推脫責任,絕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人類的天性。人類本能的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而對於別人的指責,則會本能的為自己辯解、推脫,甚至會反過來責備對方。
這是因為個體的心理保護機制。我們對於一件事情的發生,會進行心理歸因,或歸因於我們的性格、品質等內部原因,或歸因於背景、工作難度等外部原因。我們在歸因的過程中,對有自我捲入的事情會有明顯的自我價值保護傾向,會不自主的向有利於自我價值確立的反向傾斜。
比如,在別人成功的時候,個體會把他人的成功歸因於外部因素,從而減少他人成功帶給自己的心理壓力。而當自己成功的時候,個體更傾向於內歸因,從而有利於自我價值的確立。犯錯誤怪別人,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可以是自己心理上處於明顯的有力位置,保護自我價值。
-
5 # 向日葵145806173
一個是自己能力不足,本能推脫責任,不想承受後果,批評,指責,二是社會輿論態度不對,承認了表面說原諒,實質上嫌棄,不信任,踩踩踩。所以抵死不能認錯。
連個孩子都會。我三四歲在姑姑家吃年飯,手一滑打翻了碗,大人沒罵我先哭了,知道逃不脫一頓罵甚至打,反而父母,大家笑笑就逃過一劫。
-
6 # 心夥伴
首先在這個問題上,不敢承擔錯誤不管怎樣說都是一個錯誤的行為。人生而在世,做事先做人,一個人在社會上討生活,可以不偉大,但不能沒有責任心,而有時候就是因為你比其他人更願意承擔責任,出了問題,敢承擔過去,反而會因禍得福。
深入的剖析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知道,任何一個人總有趨利避害的趨勢。在責任最早形成的時候個個都希望有人承擔群體的各項職能,可他們從來沒想過負責任,他們只是單純認為有人負責任對自己有好處,這樣就導致了整個群體都這樣想。然而這樣就與最初的道德評判背道而馳。
當我們遇到這樣的人時,一定不能默默的替對方擔責任,因為沒有那個義務。但也別輕易的和別人撕破臉,應該要直接用看起來非常大方爽朗的語氣告訴對方,不能這麼厚臉皮的,如果一來,別人也能知道是什麼情況,也算是給對方一個臺階,彼此一笑就過去了。
說到底,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所付出的代價,而這些東西,無論是機會、品質、人格、習慣都是你無法用金錢去衡量的。成功者一定都是懂得放棄的人,他一定知道承擔更多責任意味著會放棄或失去更多眼前的利益,可是承擔更多的責任卻不斷的為你增值。因為責任使人強大,價值讓人富有。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回覆列表
記得心理學書上有一句話 別人的過錯在我們眼前,我們的過錯在自己背後。用幾個心理學名詞解釋一下
這是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的心理情況,只是高情商的人會更好的自我控制。我們觀察別人時,對方是中心 ,而環境是不可見的,而觀察自己時卻相反,各種外部因素成為了失敗的主要原因。
而當兩人在爭論責任歸誰時,會產生映象知覺 衝突中雙方對對方的誤解常常具有一致性,美化自己 ,醜化對方。誇大雙方分歧,不自覺的將對方觀點極端化,雙方都是不負責任的主觀臆想。
往往人對評價其他人的行為並會產生利己效果時,往往會基本歸因錯誤,我們會把他人行為更多歸結為內在的特質和態度, 而很少考慮環境的影響限制。對自己則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