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59057308082

    十五從軍徵

    ①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十五歲就應徵去參軍,八十歲才退伍回到故鄉家中

    ②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路上碰到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裡還有什麼人?”(主人公的思想脈絡由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進入邈邈曠野、漫漫古道,對親人家園的現狀由茫然無際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詢問,讀者由開頭兩句詩展開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頭問話聲中收束。)

    “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④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裡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⑤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院子裡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臺。(④⑤兩句中,作者沒說室空無人,而是抓住野兔見人鑽進家畜窩中自以為得所,野雞驚飛落到屋內樑上自以為安的情景;作者沒有直書庭園荒蕪雜亂,只攝取了井邊、中庭隨意生長的葵菜和穀物兩個“鏡頭”,人去屋空,人亡園荒,更其形象,倍傷人心神。)

    ⑥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煮湯算是菜。

    ⑦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贈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這一細節,將舉目無親、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將其悲痛欲絕的茫然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抒發了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十五從軍徵》,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

    重點詞語釋義:

    註釋

      始:才。

      歸: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

      阿(a):在文章中是一個語音詞

      君:你,表示尊敬的稱呼。

      遙看:遠遠的看

      柏(bǎi):松樹。 冢(zhǒng):墳墓。

      累累:與“壘壘”通,形容丘墳一個連一個的樣子。

      狗竇(gǒu dòu):給狗出入的牆洞,竇,洞穴。

      雉(zhì):野雞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長

      旅:野的

      旅谷:植物未經播種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 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裡搗掉皮殼或搗碎。

      持:用。

      作:當作

      羹(gēng):糊狀的菜。

      一時:一會兒就

      貽(yí):送,贈送

      沾:滲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門突然被推開了開頭門輕輕關上了結尾作文400-500字題目自擬求大神速度解決啊啊!急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