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說漫談

    兩次世界大戰,主戰場都在歐洲。戰爭導致歐洲各國損失數千萬人口,直接經濟損失更是不計其數。雖然美國兩次世界大戰都有參與,但是幾乎沒有被波及本土核心地帶。相比歐洲受到的重創反而因戰爭得到了發展。這個發展不僅是經濟上,在國際地位、政治以軍事上都有飛躍式發展。更為重要的是二戰期間法西斯納粹迫害猶太人,大量猶太裔的科學家逃亡美國,同時還有猶太裔大資本家也去了大洋彼岸。再加上戰爭期間盟軍技術共享,英國先進的電子技術流入美國。同樣為美國發展提供了巨大幫助。

    當然只靠外部流入的也是不能撐起整個霸權主義,打鐵還需自身硬。美國的地理位置十分優異。西鄰太平洋,東邊是大西洋。西邊的落基山脈能將大部分留下,東邊大西洋過來的暖溼氣流吹入整個美洲。中部的平原能夠生產大量的糧食作物。而洛基山脈附近又有充足的礦物資源,從墨西哥強多過來的德克薩斯州又含有大量的石油,保障美國陸軍、海軍、空軍在戰時有充足的燃料。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也保障了美國戰爭潛力。

    回到政治舞臺上,美國位於美洲大陸南北無強國,雖然歐洲列強有殖民地在美洲,但是與本土向隔大西洋。一旦爆發戰爭遠比就再家門口的美國吃虧。

  • 2 # 胡一刀觀點

    美國僅有200多年的歷史,卻成長為世界霸主,靠的就是四個字:資源掠奪。用武力搶佔資源,然後用武力維護地位,這就是美中國人的核心玩法。

    野蠻生長期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其早期的國民均為英國、荷蘭、法國、西班牙等國家的殖民者。在一開始,殖民者在美洲大陸搞種植園,開發礦產,發展經濟,第一批Explorer都暴富了,但他們還不滿足,因為這些殖民者頭上還有殖民政府,他們還要把一部分利益讓給各自的政府。

    後來隨著美洲殖民者的增加,已經城邦建設初具規模後,生活在美洲大陸的殖民者們一合計,乾脆自己成立一個國家,自己管自己,這樣才能利益最大化,說幹就幹。在華盛頓的領導下,美洲大陸的幾個城邦聯合在一起,一共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最後打贏了戰爭。

    美國站穩腳跟後,開始肆無忌憚的在美洲開發資源、搶佔資源,美中國人的擴張行動,自然而然就和印第安土著居民們發生了衝突,最後宣稱自由民主的美中國人,拿起槍炮開始屠殺印第安人。美中國人崛起的第一步就是搶佔印第安人的生存空間。

    美中國人建立美國的目的就是為了獨享更多的資源,所以在美中國人的眼力,把更多的土地圈進自己的手中,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仁義道德、兩國邦交全都是鬼扯。印第安人被屠殺的差不多後,美中國人又開始搶佔墨西哥人的土地,搶完墨西哥,又跟法國交換條件,拿到法國的殖民地,荷蘭的殖民地也通過交易,被美中國人收入囊中。

    資源整合期

    美國從原本幾個州的領土,一下擴張成國土面積全世界排名第四的國家,靠的就是不講理的掠奪和屠殺。

    美中國人通過武力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後,開始轉型產業鏈,埋頭髮展經濟,在歐洲內亂的時候,許多迷茫的西方人都意識到了,美國才是最好的去處,美國才是最有潛力的國家,美國國土面積雖大,卻缺人,美國就出臺了不少優惠措施,吸引移民。這個時期的美國,就如同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遍地都是機遇,幹什麼都能賺到錢,對人才的吸引力很大。

    整個十九世紀,美國都在積累資源,到了二十世紀,美國開始發力,開始跟英國搶位置。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的軍工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美中國人擠掉了英中國人的位置,並且在戰爭中,美中國人掠奪了很多資源,包括德國的許多科研人員和科學家大部分都被美中國人搶走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中國人手裡已經有了很多籌碼,不管是人才儲備還是軍事力量,已經勢力分佈,都遠勝其他國家。在這個時間段裡,美中國人搞人才競爭,科技優先的政策,大力促進科技的發展,並健全了科研體系的良性運轉,美國的大學就像一個公司,從科研到生產都有一整套的配套設施。在其他國家恢復經濟的時候,美中國人就已經在積累科技優勢了。

    霸權支配

    後來美中國人發現,法國、日本、德國這些國家,人才還真不少,在美國佔據如此大優勢的情況下,這些國家的經濟還能崛起,最要命的是日本的半導體產業竟然比美國的還要優秀,科技更加領先,美中國人的做法簡單粗暴,強行用武力干涉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看到出頭的企業就打壓。日本的東芝、日立等企業,都是這樣被幹趴下的,還有法國的阿爾斯通也是如此。如今,又輪到中國的中興和華為了。

    美國僅用了200多年的時間,就成為了霸主,因為美中國人足夠霸道,他們先用武力從其他人手裡搶資源,不管是國土資源、礦產資源還是人才資源,全都要搶。搶到手後,一邊發展經濟,將觸手伸到全球,一邊靠航母戰鬥群等軍事力量,威懾四方,一旦發現跟美中國人搶利益的國家,就一棒子砸過去。

    總結

    美中國人之所以能發展起來,也有一點幸運因素。美國野蠻生長的時期,全世界都是差不多的光景,誰手裡有槍誰就能搶到更多資源,大家不靠談判,只靠手裡的槍說話。大航海時代開始後,一些落後的地方,面對先一步富起來的西方人,只能乾瞪眼,毫無還手之力。印第安人如此,黑人如此,清朝也是如此。

    美國的地理位置很特殊,當西方各帝國開始大戰的時候,美國能獨善其身,穩妥發展,避免了資源大量消耗,還進一步積累了資源,當其他老牌強國內鬥的差不多的時候,美國自然而然就有了優勢。

    美國的崛起之路,不可複製,因為這是時代大勢的產物。

  • 3 # 易木優

    美國200年的歷史,要說成就霸權靠什麼?

    應該說靠以下四樣東西,一是美元,二是石油,三是高科技,四是美軍。

    從本次抗擊新冠疫情的表現來看,美國的衰落已經提前有所表現,它實際上是一個散裝的國家,社會沒有凝聚力、更沒有共識,一個撕裂的美國呈現在了世人面前。從綜合國力來看,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依然保持著全球霸權,依然扮演著世界警察的角色,美中國人依然站在全球食物鏈的頂端,依然享受著全球霸權的紅利。

    美中國人要繼續享受美好生活,就必須要繼續維持全球霸權。支撐美國全球霸權的四個重要因素,分別是美元、石油,高科技和美軍。相當於美國霸權老爺車的四個輪子,四個輪子是互相依存的,前三個輪子是最後一個輪子的經濟來源,最後一輪子美軍又是保證前三個輪子的必需條件。

    美元作為世界儲備性貨幣,全球流通且在國際貿易結算中佔據主導地位。作為美國中央銀行的美聯儲卻是一傢俬人銀行,背後完全是資本家金主在操縱,所以說美國是資本操弄的國家。每當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美聯儲就開動機器大量印鈔,這次新冠疫情導致經濟衰退,美聯儲又玩起了同樣的招牌動作,美國藉此向全世界人民收稅,這個“稅”在經濟學上被稱之為“鑄幣稅”。美國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通過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霸權。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黃金和美元掛鉤,一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同時美元和世界其他國家貨幣掛鉤,美國就這樣慢慢主導了世界貨幣體系,建立了美元霸權。上世紀70年代初,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元和黃金脫鉤。美國政府及資本家又精心謀劃構建了“石油美元”體系,繼續維持著美元霸權的神話。

    美國霸權老爺車之二:石油

    二戰結束後,許多國家經濟進入戰後恢復期,上世紀60年代,西德和日本更是迎來了戰後快速發展期。這一經濟發展階段,實際上就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對於第三次工業革命來講,最重要的能源就是石油,因此石油被稱為“工業血液”。當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展開軍備競賽的同時,也在比拼掌控石油的能力,最終還是資本家技高一籌,美中國人掌控了石油的定價權,成就了“石油美元”。中東地區這些年來戰亂不斷,就是為了爭奪那裡的石油。今年2月底3月初那一段時間,沙特、俄羅斯和美國展開了石油價格大戰,同樣是為了在新時期爭奪石油市場的主導權,可見石油的重要性。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過“控制石油就控制整個世界”。

    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的產業空心化表現得越來越明顯,比如說現在美國都沒有生產電視機的企業了。很多日用輕工產品,美國都不怎麼生產,美中國人的日常需求很多都是中國製造,在這次疫情當中也同樣表現的非常明顯,一個小小的口罩,美中國人居然在長時間內無法自給自足,截止目前依然還是從中國進口。美國為了保持國際競爭力,對高科技企業並沒有放手,而是始終牢牢的攥在自己手裡,高科技產品是禁止出口到中國的。從2018年3月份開始,美國利用貿易戰,持續打壓中國,雖然中國經濟受到一些影響,但中國經濟體量巨大,自身有充足的迴旋餘地和韌性,貿易戰對中國來講,基本上沒有太大作用。美國對華的貿易戰中,典型代表就是打壓華為。美國打壓華為就是利用了他手中掌握的晶片,這是高科技企業當中的關鍵零部件,5nm的晶片目前華為還不能自給,只能依賴進口。這是目前美國能夠遏制中國科技發展和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幾個主要產品,這就是美國的高科技霸權。這種高科技訛詐類似於上世紀60年代的核訛詐,當時中國在美蘇兩國嚴密封鎖的情況下,依然在短時間內搞出了核武器,有了“兩彈一星”,確保了國家幾十年的和平與發展。直至今日,中國依然享受著先輩們的佑護。

    從16世紀到20世紀的這5個世紀,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美國先後成為了世界霸主。所有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他們獨霸一方的時代,都是通過武力強權獲得的,所以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深黯武力強權的作用,他們知道欲取欲奪,必須有強大的武力、強大的軍隊做後盾才可以實現,這就是他們維持和保有大量軍隊的原因。美中國人在二戰後填補了英中國人留下的空缺,逐步建立了全球性的軍事基地,這些軍事基地就是美國掌控世界局勢的武力基礎,確保了美國具有全球打擊能力,這就是美國的軍事霸權。

    綜上所述,美國霸權四個輪子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個輪子,美國霸權這臺老爺車就跑不起來。美中國人就不能繼續享受美好生活,美國資本家就不能繼續壓榨世界各國和人民。現在這臺老爺車,已經顯得不太中用了,未來10年甚至20年,這臺老爺車就該走進歷史博物館了。屆時,世界人民將有可能享受和平的世界,美好的世界,平等的世界。

  • 4 # 大黃扯點歷史

    大國崛起,一靠實力,二需戰略。從歷史上看,大多數大國的崛起都是靠打出來的,即強者必爭,相爭必戰。但美國的崛起卻相對平穩,它摧毀了影響地球上40%面積的歐洲帝國,卻未引發全面戰爭,這和其崛起戰略有著很大的關係。

    美國從1776年建國到19世紀後半期開始崛起,進而在二戰後成為國際體系的主導者,大約經歷了150多年時間,歸納起來講,美國的崛起有三大因素:自身發展、他者的衰退和美國崛起戰略的準確性。

    自身發展

    首先從工業革命開始說起,美國沒有趕上第一次工業革命(19世紀40年代開始在歐洲進行),卻搭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末班車(19世紀60年代開始),到了19世界末20世紀初,美國的工業產值已經居世界首位了。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40年代開始)爆發於美國,從此,美國一直處於科技的前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絕對真理!兩次世界大戰以及隨後爆發的冷戰,為美國製造的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全球市場,財富源源不斷從歐洲流入美國,使其成為全球新的財富和權力中心。二戰結束時,美國的GDP已是英國的10倍,其黃金儲備為200億美元,幾乎佔世界總量(約330億美元)的三分之二。所以1945年美國實力之強,只能用“非同一般”來形容,堪稱史無前例。

    政治方面,美國沒有經歷過封建社會,建國開始就是三權分立,是最完全,最徹底的資本主義政體。林肯總統在位時,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20世紀60年代),代表北方的工業資本主義打敗了南方的農奴莊園制,全國真正實現了政治統一,市場統一,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障礙。

    經濟體制方面,美國早期完全奉行自由資本主主義,資源全部是市場調控,經濟發展較快,直到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崩潰,大蕭條,美國吸取教訓,加強了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健全了經濟體制(羅斯福新政)。

    此外,美國崛起之所以能相對平穩,部分原因就取決於美國實力的超強性和其競爭對手實力的衰竭。和平崛起和權力和平過渡絕不是一種意願,而是實力較量的結果。美國崛起的國際環境是以大英帝國為中心的歐洲殖民主義國際體系,國際體系的主導者是歐洲列強,美國只處於這個體系的邊緣,沒有多少話語權。

    英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但到19世紀後半期就被抓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的美國和德國趕超。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通過修改“中立政策”,變“不干預”為“參戰”,倡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參與並主導了二戰後期的四次重要國際會議。在雅爾塔會議上,明確提出了戰後要建立國際安全機構——聯合國,並通過了“五大國一致”原則及由此形成的“大國否決權”,確保了美國在聯合國中的主導地位。總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各國的力量大大消弱了,讓英法無力承擔自己建立起來的國際體系,更無力遏制美國的崛起。在冷戰爆發後,他們只能邀請美國幫助維持國際體系,以英國為主導的歐洲殖民主義體系,就這樣和平過渡到以美國為首的國際體系。

    崛起戰略

    一國崛起,實力為根本,但除此之外,其外交戰略也非常重要,否則崛起會被遏制而夭折,或為之付出巨大代價。美國崛起戰略表現為極大的準確性和藝術性,在大國心態上表現為極大的忍耐力和剋制力,美國不僅抽到了幸運牌,而且玩的也不錯。美國崛起戰略實際上是一部交響樂,影響最為深遠的則為孤立主義政策和國際主義政策。

    。在崛起歷史過程中,美國長期處於其經濟實力與國際政治地位不匹配的地位。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已經成為大國,但它並非大國體系的成員。一戰後威爾遜總統提出“十四點原則”,試圖走向國際政治舞臺中心,但很快又退回到孤立主義政策;二戰後美國已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但還是大規模地削減軍事力量,僅留一部分佔領軍維持德國治安。只是在冷戰爆發後,它才義無反顧地出頭,接受全權霸主地位。

    之所以產生此現象,一方面自然是歐洲列強的遏制,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國刻意堅持孤立主義政策的結果。美中國人好像生活在一個“善意孤立”的神話,恪守它,美國就會繁榮昌盛;違背它,美國就會遭災蒙難。

    現實中,孤立主義政策確實使美國得到了許多實惠。它首先使美國避開了歐洲列強的關注,為崛起創造了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能夠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實力;其次,它讓美國避開了戰爭和消耗。兩次世界大戰反而使美國成為了歐洲的兵工廠和生產基地;其三,它使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取得了離岸平衡手的角色,退可守,進可攻,以最小代價獲得最大回報。這一切固然與美國處於兩大洋間的優越地理位置有關,但沒有恪守孤立主義政策,不能排除會有其他國際主義政策最初體現在一戰後威爾遜提出的“十四點原則”和國際聯盟的構想;二戰後期羅斯福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並建立了以聯合國憲章、聯合國組織為中心的全球體系。如果孤立主義政策確保了美國崛起的外部和平環境,那國際主義政策為美國立足國際舞臺,提供了一個不同於歐洲殖民主義國際體系的理論基礎和框架,在道義上獲得了廣泛的支援和共識,為美國國際體系代替英國國際體系鋪平了道路。

    歐洲殖民主義體系顯然已過時、陳舊,變得狹隘和具有排他性;美國的國際主義政策所包含的和平民主、相互尊重、反對殖民主義、消弭戰爭以及宣揚種族平等內容,則是一個更加普世的理想,任何一個種族、個人、國家或文化,原則上都無法排斥它,儘管在此理論上建立的全球體系,實質為美國霸權,但它披上了理想主義的外衣,與歐洲殖民主義體系相比,更具進步性、民主性和寬容性。

    借鑑作用

    美國崛起中的種種因素對中國現代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借鑑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們要以史為鑑、洋為中用。第一,關於外來移民和國內居民分佈的借鑑作用:作為一個外來移民的國家,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本身已經人滿為患,不可能借鑑美國自由移民的經驗,但是美國重視吸納世界各國的人材精英政策、重視人口素質的提高方面的政策,是很值得我們借鑑的。美國也是一個人口有序流動的王國,這種橫向和縱向的水平和上下流動有利於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活力的增強。我們注意到美國的人口流動有一個發展過程,並不是在短期內立竿見影的。人口分佈從美東向美西擴散,而南北分佈也更趨均勻,在人口流動時重視縮小城鄉差別、交通運輸先行、經濟區域科學分佈和保障基本人權,這些對於中國人口的流動同樣有著借鑑作用。

    鄧小平告誡我們韜光養晦迄今仍需牢記。我們不要不應不能也無立當頭,我們需要埋頭苦幹做好我們自己的事。1812-1824年戰爭的結果,美國排除了發展的最大障礙,這一點對美國崛起極為重要。但是我們也要看到19世紀美國崛起的和平環境是和當時美國東有大西洋,西有太平洋,南有被美國大膽削弱的弱國墨西哥,北是19世紀後期才獨立的人口稀少的加拿大,這樣的周邊自然和國際環境對美國的發展十分有利。而在21世紀的今天中國的周邊國家環境對中國的發展並非都是有利因素,至於兩大洋的有利自然環境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全球現代化發展使海洋的安全保障受到新的挑戰,以為兩大洋可以確保國土安全也成了一廂情願的事了。

    第五,關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調整經濟政策的借鑑作用:美國是一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不斷調整經濟政策的國家。這是我們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中國要把堅持改革開放同完善改革開放結合起來,是有利於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有助於齊心協力完成改革攻堅的。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偉大成就及寶貴經驗說明:要在新的實踐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要全面、系統的進行制度建設和能力建設,借鑑他國制度的先進性,根據中國國情和社會經濟結構水平,推進經濟的市場制度建設和政治的民主制度建設。

    結論

    根據上述情況,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在一般情況下,中國崛起比美國的難度要大得多,在速度上恐怕也不會美國那麼快。我們需要立足於中國的實情,穩步前進,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和經濟總量的增長,造成質量大滑坡和影響可持續發展及崛起後快速發展。

    第二,要以經濟政策為中心重視政治、經濟、社會、思想文化的協調發展。第三,不能照搬美國崛起的經驗,不能離開歷史條件和時代特點來泛泛而談借鑑。

  • 5 # 文人詩雨

    美國霸權的獲得是一個歷史演進過程,它既根源於美國超強的國家實力和持續的創新能力,也離不開在國際戰略方面對世界霸權的追求和謀劃,這其中包括對實力的崇尚、對世界大戰的利用、倡導“國際規範”等。

    一、經濟實力是美國霸權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20 世紀 20 年代,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現代化國家、第一個全方位的消費型社會以及全球資本主義的中心。到 20 世紀中期,由於美國擁有了超出同時代其他國家的、佔絕對優勢的國家實力,獲得首要的國際實力地位,這才拉開“美國世紀”的帷幕。一個世紀以來,美國的經濟總產出雖有起伏漲落,但始終保持在佔世界 1/4 的水平上,美元體系基本穩固,美國發展模式和美式生活方式廣為傳播。受益於人才吸納、科研投入和鼓勵創新的環境,美國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創新基地,不斷獲得外來移民所提供的智力資源,實際上摘取了其他國家培養這部分人力資源的果實。

    二、軍事實力是美國霸權最根本的保障。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在“海權論”的帶動下,美國海軍的大規模擴張與其海外野心的膨脹同步展開,“一戰”後取得與英國海軍平起平坐的地位,“二戰”後海軍實力躍居世界首位。冷戰以來,美國的軍事優勢進一步凸顯,擁有最大的核武庫、戰略轟炸能力以及最先進的作戰理論、技術和裝備。為了維持業已取得的優勢,美國長期保持世界第一的軍費開支,鞏固自身的第一海洋強國地位,掌控全球制海權。在做好“本土防禦、應急反應”的同時,美國還是唯一在全球進行戰略部署的國家,建有覆蓋全球的駐防和作戰體系,下設 6 個戰區司令部及相應的 5 支艦隊,海外軍事基地和設施總數達 770 處,扼守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等 16 個海上“咽喉”航道。戰區司令部和軍事基地兩者結合,控制海陸空戰略通道,共同達成“前沿部署、靈活反應”的戰略目標。此外,美國的軍力觸角還不斷向太空、網路、極地等新公域延伸,企圖佔領每一個軍事制高點。

    三、以個人自由權利為核心的意識形態是美國霸權的主要思想基礎。

    在北美殖民地時期,美中國人篤信“天定命運”,要成為其他民族仿效的民主生活方式的燈塔,以及在國際道德上優於他人的楷模。這種“例外主義”思想和“美國夢”理想成為美國向世界輸出其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精神紐帶。美國在短短兩百年的時間裡,迅速發展成世界超級大國,這使得美中國人總把自己視為世界上最優秀、最具實力的民族。這份驕傲使得他們形成了一種唯吾獨尊的霸權意識。

    久而久之,導致美國稱雄世界慾望的膨脹,促使美國政府對外實施強權政治和文化霸權,希望全世界的民族都尊崇美國文化和民族意識,都在其操縱之下。資產階級民主、自由、開放的美國價值觀、道德準則、國家使命感,在美國代代相傳。美中國人堅信,他們被賦予了優越的智慧和力量,上帝選擇了美利堅,他們將按照上帝的“旨意”改造落後的民族與消滅落後的制度。

    四、利用世界大戰契機獲取不義之財

    美國通過參與兩次世界大戰及戰後安排而實現自身國際地位的質變,戰爭又反過來刺激美國的大規模經濟繁榮和政治擴張。例如,美國在一戰打響 32 個月之後才正式宣戰,在戰爭結束前 2 個月才投入大規模作戰。大部分時間裡,它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戰雙方做買賣,從歐洲的債務國一躍成為債權國,海外市場迅速擴大,經濟實力脫穎而出。

    “二戰”中,美國出臺《租借法案》,全面開動工業機器,向同盟國提供物資援助。相對於其他捲入戰爭的國家遭到嚴重破壞而言,同時期的美國卻建成了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工業基地。最終,“二戰”的勝利把美國經濟託舉到資本主義世界榜首,使它獲得了按照自己利益和價值觀塑造國際秩序的機遇。正是與戰爭之間的特殊淵源,使美國在世界總體形勢趨向緩和的後冷戰時代裡,依舊尋求從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等數場地區戰爭中獲利,併成為當今世界對外發動戰爭最頻繁的國家,因而被冠以“戰爭機器”的名聲。

    五、倡導有利於自己的“國際規範”

    倡導國際機制和規則是美國霸權的國際保障,美國由此成為世界的“系統操控者”。“二戰”後,它首先不遺餘力地投入到設計和維護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制度秩序中,通過建立聯合國、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七國集團等,實現對己有利的政治、安全、貿易和經濟安排,維繫和擴張其制度霸權。

    另一方面,當制度或規則成為美國的戰略掣肘時,美國便會棄之不用,轉向單邊主義。 例如,退出應對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反對常設國際刑事法院、拒絕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不參加《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體現出美國從正反兩個方面塑造國際制度和體制的實用主義用心,也成為它在國際關係中踐行“雙重標準”的突出表現。

    六、美國霸權的現實基礎

    冷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給國際環境帶來了重大的變化。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這一切都為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提供了現實基礎。冷戰的勝利,讓美中國人很自豪地把勝利歸結為美國價值觀的優越性,也加速了美國稱霸全球慾望的膨脹。冷戰結束後,美國曾試圖通過自己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來操控其他國家,但是都遭受到了不小的挑戰。再加之在各國的綜合國力競爭中,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新時代中,文化碰撞更加激烈和頻繁,文化入侵對他國的影響在日益增加。美國看到了文化在這場競爭中的重要地位,於是轉變了戰略。美國想通過實施文化霸權,來實現對他國價值觀和民族意識的改變,甚至將其他國家的傳統意識顛覆,用美國文化和觀念取而代之,爭取親美集團,以此達到美國稱霸全球的目的。

    美國霸權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有其相應的歷史淵源和現實基礎的。美國雄厚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以及發達的科學技術是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現實基礎。顯然美國的霸權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不利的,中國也不例外。我們只有強大起來,才能抵抗這種霸權主義。

  • 6 # 三維地理漫遊

    美國雖然只有200年的歷史,但是美國如今如此強大,有以下幾點。早期有以下原因

    第一美國曆史雖然短暫,但是它繼承了歐洲的資產階級思想核心,併成功運用建立國家,又建立了世界最先進的三權分立民主制度。

    第二美國是先有的社會後有的國家,可以保證整個民主。

    第三美國在建國之初就保證了政治民主化和軍隊國家化的前提,從而使國家民族發揚光大。

    第四美國的歷屆領導人對於美國在世界上的定位都採取了正確的看法並付諸實施。

    第五美國在國際紛爭當中,一直採取務實的態度處理與各國關係。

    第六美國的地理位置俱佳,在國際紛爭當中進退可依。

    近代美國強大的原因另有祕密

    這個祕密就是--美元

    利用美元的國際結算貨幣,每筆國際交易,美國都要抽頭,華兒街的金融商們賺得盆滿缽滿,這些金融從業者的月底薪四萬美元,年薪金四十八萬美元。美國撈取了鉅額好處。

      美元又是各國的外匯儲備貨幣,是國際硬通貨。為此美國不怕大舉借債,一八年底美國的國債可達二十二萬億美元。但是美國心不慌、氣不喘,怡然自樂,根本不擔心天文數的國債。因為美國控制著美元的發行權,通過大量印製美元,注入市場,稀釋了國債。全世界只有美國有這個超級大法寶,薅全世界的羊毛,佔全世界的便宜,取全世界的利益。

      這就解釋了美國債務龐大,依然化得起鉅額軍費,維持世界上最強大軍力所需金錢的奧密。故,美元的霸主地位,是美國最珍貴的財富。美國利用美元在世界上逞強。所以,美聯儲經常是加息和減息,利用多種方式操作美元的匯率,以此來剝奪世界許多國家的鉅額的資源和財富,這些才是支撐美國經濟的主要力量。

      可以這樣說,美國的經濟的基石是美元,如果沒有美元,美國不可能有如此強大美國的政治,科技,經濟,文化以及軍事等,各個上面都需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做支撐。如果說沒有美元世界和美元石油,美國就不可能有如此雄厚的經濟財富,就不可能支撐起現在美國的政治,科技與文化和軍事等等,那麼,美國就什麼都不是了。

  • 7 # 遨遊歷史一蚍蜉

    美國能成就霸權首先是人,美國的人是多名族融合的結果,亞非拉美各洲人民在美國未建國之前都參與開發美國大陸,由於人來自世界各地,於是各種文化、技術相互交融,形成了美國早期特有的政治經濟文化,這種形式下的美國及美中國人民能接受各種新興事物,這就為美國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奠定了群眾基礎,有了成就美國霸權的土壤;其次就是美國地大物博,土地資源豐富,國國土總面積為96291萬公頃,其中耕地達19745萬公頃,佔世界耕地總面積(150151萬公頃)的13.15%,是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除去土地資源,美國其他經濟發展所需的各種資源也相當豐富,如鐵、石油、煤、天然氣等儲量都在世界前列,這就為美國經濟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再次,美國能成就世界霸權,兩次世界大戰功不可沒,兩次大戰戰火都未波及美國本土(珍珠港只是美國一個軍事基地),但確是兩次大戰最大的獲利者,兩次大戰為美國稱霸世界創造了時代機遇。

  • 8 # 早安資訊

    說到美國之所以能成就霸權,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戰爭”成就了美國。

    戰爭,不僅是美國對外政策的攻擊,也是美國對外政策的目的。任何國家都想相當於一個複雜的大家庭,而這個家庭又是處在整個家庭中,彼此之間存在一種博弈關係,這就更加的複雜。任何國家的崛起都不是偶然的,一定是因為具備了良好的條件。

    因此在建國之前就擁有一大批來自歐洲的優秀的資本主義殖民者。尤其是科學家跟工程技術人員的的大量移民,帶來了歐洲的現代技術、現代制度、跟現代思想,為美國建立起強大的開拓者。優越的地理條件。

    這種地理優勢非常的重要,也是許多大國夢寐以求卻又始終難以得到的。美國位於北美大陸,兩邊是廣闊的海洋,南北就是弱小的群體,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沒有天敵的環境,在崛起的過程中沒有收到兩個弱勢群體的威脅。

    此外,北美的地勢十分的寬闊各種資源豐富,應有盡有,當地的居民還處在原始社會的階層,這等於是上帝賜給美中國人的土地。再有就是這種遠離歐洲的位置,不但使美國避免捲入歐洲永無休止的戰爭,收漁翁之利。

    二戰的範圍之廣是至今為止最大的,共有六十餘個國家參加,可想而知,如此規模的戰爭並不是一兩個國家就能夠改變戰局的,因此二戰的時間線被拖得非常久。

    真正能夠改變的國家,不是德國也不是蘇聯,而是後期才加入的美國,而其加入的時間也非常巧妙,當時各國都已打的精疲力盡,而美國初入戰爭,除了經驗缺失,其他方面都十分佔優勢,而經驗問題也在經歷幾場戰役後迎刃而解。

    事實證明,美國參戰十分正確,單看其如今的發展就知道了,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當時強國之一的蘇聯,甚至戰力比美國還強一點,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美國又是靠什麼崛起的?

    仔細看美國在戰時與戰後的繳獲物資以及索賠條件就知道了,有這麼多好東西,想不崛起都難。

    這對於美國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要知道當時美軍的陸地力量並不強,其主要依仗是空海力量。因此在得到這些裝備後,美軍迅速將其通過海運方式運至國內進行研究。

    這已經是美國的老套路了,而這樣的研究也為美軍日後坦克研製做出了貢獻。除了陸軍裝備,美國還繳獲了GO229轟炸機,這款戰機的效能即便是擁有當時強大空軍力量的美國,也是十分嚮往的,即便放到現在也十分先進,這也證實了當時德國的軍工水平之強。最終美國靠著這款戰機研發出了B-2轟炸機。

    這些科學家一個國家有幾個都已經非常厲害了,何況美國還直接索要了七十餘位,要知道這些科學家可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相當於劉備有一個諸葛亮已經這麼厲害了,直接把三國所有的謀士、軍師都給你,那無異於如虎添翼,崛起是遲早的事。

    其中就包括有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正是如此之多的科學家,美國才能在短短數年內,在經濟、科技、軍事領域都有了巨大進步,併成功在爭霸時期“幹掉”蘇聯。

    並得以研製出洲際導彈等殺器,但是這些資料與技術並未得到有效儲存,反而在後續發展中不斷丟失、損毀。最終手握眾多技術,卻進步甚微,如此看來,美國的目光之長遠,絕不是蘇聯能相比的。

  • 9 # 歷史渣渣Genswell

    美國的建國曆史雖然短,但是其發展卻是火箭式上升,如今穩居世界第一的大國地位,稱霸天下,其所依靠的東西,值得我們深思。

    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人才

    當年,美洲大陸實際上是被英國的一些智慧勇敢的先行者佔領了。

    這些人,是一批十分具有冒險精神,勇於探索,不甘心於現狀的人,他們之所以離開故土,來到遙遠陌生的美洲,就是他們這種探索者無畏無懼精神的體現。

    一輩子守在故土的人,是不會有太大的出息的。

    二、搶奪

    要從美洲原著民手中搶奪美洲大陸控制權,不可能存在什麼和平方式,要搶佔人家的地盤,只能是利用暴力。

    來自文明社會的紳士,拿著現代化武器,強行搶奪原著民野蠻的生活地。有很多電影側面反映過這一時期的野蠻戰爭。

    至於到底什麼是野蠻,什麼是文明,我們經常感到十分模糊。

    三、大發戰爭財美國真正的崛起,應該說是經過一戰二戰,大發戰爭財,積累了鉅額財產,大大發展了本國經濟。

    戰爭期間的美國,通過居間倒賣武器,獲利無數,戰後的美國,又往往以戰勝國的身份,分享勝利果實。

    尤其是戰爭年代,美國能提供十分難得的和平的社會環境。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誰不羨慕?

    於是世界各地的人才,大量移民,為美國發展儲備了極大的持久的能量。

    四、購買國土

    購買國土的事情,古代發生過,近現代很少見了,但是美國購買國土,可以說非常典型又非常成功,當然其購買國土的方式,大部分是強行購買。

    五、宣傳

    美國確實實力強大,也確實是世界第一的強國,初步估計,中國目前跟美國的差距是在15年左右。

    但是美國的真實實力以及其國內人民的幸福感,跟他所宣傳的,實際上是有差距的。

    尤其是美國如今已開始走夕陽西下的道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如今的美國,雖然仍然非常強大,但是還是依靠的以前的積累,其沒落的症狀,之所以目前還看不出來,是因為前期的巨大積累,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不過,美國的宣傳手段,確實非常厲害,也正是因為這種宣傳,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使得全世界優秀的人才大量移民。

    六、自身家底豐盈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

    美國的發展,離不開其自身所擁有的硬實力,比如美國的自然資源是十分豐富的,美國的土地也十分肥沃,從很多方面來看,其自身家底還是非常硬氣。

    後記:中國正在迎頭趕上

    根據各方面的資料比對,中國目前跟美國的發展差距,大概在15年以內,比如人民的生活水平,車、房等財產的擁有情況。總體來說,中國正在迎頭趕上。

  • 10 # 綱手大人的迷妹呀

    當今世界是一個一超多強的格局,美國作為世界霸主,無論是從經濟、科技、軍事、外交等各方面都是無可比擬的第一。雖然被他國唱衰了幾十年,但美國的世界霸權始終堅挺,好像在對世界上所有的不爽美國的國家叫囂:有本事來打我呀!那麼支撐美國稱霸全球的因素都有哪些?

    與歷史上的其他超級大國相比,美國的稱霸之路顯得與眾不同。美國的稱霸直接就是刻在基因裡的,出身好,根骨好,風水好。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當年的歐洲移民在19世紀完成了最後的血親融合,特別是當年很多歐洲的社會精英紛紛逃亡美國,民族性質單一,保證了美國的基本盤。後來的南北戰爭也不是因為民族,這就是出身好。

    美國“南北無敵,東西無憂”的特殊地緣位置,這一絕佳的地理位置保證了美國在世界範圍的戰爭爆發之時都能做到獨善其身。規避了大量風險。美國國土可以說囊括了整個北美平原,一方面使美國擁有了海量的資源,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空前龐大的國內市場,生產力水平也迅速發展,這是美國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源地的重要因素。這就是風水好,地理位置可以說是美國稱霸的最重要條件。

    兩次大戰把全世界都打爛了,而美國本土卻都不曾波及,這使得美國成為了資本主義世界真正的天堂,為美國美元霸權和科技霸權等的確立打下堅實基礎。

    在美國立國200多年來,對國家體制不斷的進行修補和完善,不斷激發資產階級的活力,體現了其制度的優越性,吸引了全世界的精英。這就是根骨好,懂得利用一切優勢為自己成功鋪路。

    二戰後美國建立起了黃金與美元掛鉤的經濟霸權,後來又以石油與美元掛鉤,使美國可以用美元收割世界各國的財富。依靠美元霸權保持著全球科技優勢和軍事優勢,理論上只要世界上使用美元結算的國家沒有大規模衰退,美國就不可能出現經濟倒退。

    而且除了美元霸權,美國還以北約等形式將自己與各盟國牢牢捆綁,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遙控指揮他們為自己在亞歐大陸世界島上做事。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的霸權衰落幾乎等同於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衰落,所以它的衰落週期變得幾乎無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孟晚舟事件如果真的被引渡得到美國,我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