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溯路之行2

    謝題主邀。語出淮南子、主術訓:國無義,雖大必亡;人無善志,雖勇必傷。

    一個國家,無論大小,均應和平共處,平等對待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絕不可恃強凌弱、不顧道義。一味信奉叢林法則、施虐於弱小,長此以往,必然成為眾矢之的、大而不德必然滅亡。

    與國同理、一個人為人行事,宜將正氣放在首位、平等待人。不會無故欺辱別人、以不善的手段去算計別人。儘管,會得勢於一時、卻不可能稱雄順利一世。最後的結果,自然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反誤了卿卿性命。這也怨不得別人,既無善志、即為噁心、雖有籌謀、天理公道、卻已在人心。如此來說,傷,是遲早的事兒,這是由人的本質所預伏、最終的必然結果而已。

    如此推理,引申了國不可多行不義,人需要善念待人、誠摯正派。

  • 2 # 無卒小輩

    回答古人的問題,你就的學會對字一個一個死磕,首先什麼是善?什麼是志?而後關於勇氣蠻幹所遇到的傷害就彰顯出來了,這就是毛澤東提出來的辯證法

  • 3 # 小光138230619

    人無善志,雖勇必傷!

    人無善志之"善",可解為"正確的","合理的","可行的","不違法",……等等,所謂"人無善志,雖勇必傷"就容易解了,同南轅北轍有類似的意思。人若開始就沒有一個好的初衷,蠻幹下去是沒有好結果的!

  • 4 # 林紫樺

    人無善志,雖勇必傷,出自出自《淮南子·主術訓》。意思是:一個人一旦沒有了善心,就算勇武有力也會受到傷害的。

    一個人賴以生存的是善心,要積德行善,在家孝敬父母,關心子女,出門和朋友和諧相處,以後你不管去到那裡,都有人幫助你,你幫助別人,同樣也會收到回報。

    魚兒離開水不能活,如果池塘決堤了,魚兒也會很快地死去,人就有必要修復池塘,池塘修復好了,魚兒才能自由自在活下去。人有好生之德,你幫助魚兒修復池塘,你的善心也會積累下來,你的運氣也會好轉,當你遇到困難時,別人也會幫你一把。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善心,整天作惡多端,你覺得你很厲害,很風光,可你一旦倒黴了,你去找別人幫忙,別人也會離你而去,當你想找份工作時,公司會考察你的人品,你的名聲不好,公司也不會錄取你,當你想找親戚朋友借錢乾點事業時,親戚朋友也會遠離你,就算你空有一身本領也沒用,你沒有善心,在傷害別人的同時也會傷害自己。

    講到這裡,不免讓我想起西晉時期周處的故事。

    周處小時候,由於失去父親,沒有人管教,他力大無窮,性格非常暴躁,蠻不講理,常與人爭鬥,整天在村裡為非作歹,魚肉鄉里,村裡人非常討厭他,把周處和和山上的猛虎、河裡的蛟龍並稱為“三害”。

    有一天,周處路過村中央,看見幾個老人在唉聲嘆氣,周處很是不解,就上前詢問:“現在五穀豐登,人們安居樂業,你們怎麼都不高興呢?”

    一個老大爺對周處說:“村裡有三害沒有除掉,我們怎麼能夠高興呢?”

    周處說道:“村裡的三害都是什麼?”

    老人告訴他:“南山的白虎常來村裡禍害人畜,這是一害;長橋下的蛟龍呼風喚雨,經常鬧水災,莊稼都收不上來,這是第二害。”

    周處繼續問道:“那第三害是什麼?”

    老人支支吾吾說道:“村裡有個惡人,經常為非作歹禍害鄉鄰,人們都在背後罵他,這裡第三害。”

    老人說完,周圍的人都看著周處,周處以為是別人想看自己的勇敢,希望讓自己除掉三害,他拍著胸脯向大家保證:“這三害不算什麼,待我去除掉他們。”

    周處回到家,準備好鋼刀和弓箭,就向南山走去,他在樹林裡轉悠半天,也沒遇到。正當他休息時,一聲虎嘯聲傳來,周處回頭一看,一隻斑斕猛虎向他撲來,周處手舉鋼刀向它打鬥起來,經過幾個回合後,周處一箭把老虎殺死了。

    他又來到長橋下,看見蛟龍上來,周處就撲上去,和蛟龍打鬥起來,蛟龍一會升上來,一會沉下水裡,周處緊抓不放,和蛟龍打鬥三天三夜後,周處用智慧和勇敢把蛟龍殺死了。

    村裡的人見周處好幾天沒有回來,以為被蛟龍吃了,都互相慶賀。等周處回來後,迎接他的不是慶賀,而是冷眼旁觀,周處這才明白,村裡人所說的三害正是自己,他的內心痛苦極了,心想自己被當做三害之一,人人痛恨,還不如死去算了?他決定痛改前非,改過自新。

    從周處的故事裡,我們看到,一個人失去善心,整天為非作歹,就算你勇武有力,到頭來害的還是你自己。

    而周處也下定決心,離開家鄉向當時的文人陸雲學習,透過虛心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周處也把自己的環習慣改變了。等他回到家鄉,他盡力幫助別人,深受鄉親們喜愛,大家一致認為周處和以前不一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快2歲的大寶寶,怎麼斷奶比較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