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芒流

    當時春秋“五霸”,前後有十來個諸侯國,他們都想要擴張,當老大。就要有人才,要繁榮文化。要讓別人看到你有能力,看好你,才會投奔你。包括一般民眾,人口多啦,人多力量大。那你要證明你有才能,就要有歌賦詩詞等作品。當時也以文比高低,名望,定官大小,供養待遇...所以文人就罄盡胸中才學,寫出名篇。

  • 2 # 老張談天說地
    政治方面

    周王朝已經控制不了當時局勢,天下是名義上的共尊周王室,分封的諸侯們暗地裡互相鬥爭,社會動盪,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國君們為了奪得霸主地位,競相吸引人才,招賢納士,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國家強大,各種學說便應運而生。

    技術方面

    春秋戰國開始使用鐵器,這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人們可以有較多的時間發展科技,也有較多的時間觀察世界,思考世界,進而知識水平提高,為各種學說傳播提供適宜的土壤。

    地理方面

    各個諸侯國的對峙,形成了空間的割據,再加上當時交通不便,讓各種文化可以在獨立的環境上成長,可以由萌芽發展成系統,不至於有學說之間的物理性消滅,都可以自成體系,在成熟後才有各種比較對抗。

    學術方面

    各個學說團體對於各個諸侯國是相對於獨立。雖然各自代表不同的團體,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們不依附於諸侯,不是屬於某個政治集團,大概是“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像孟子,孔子都周遊列國。蘇秦張儀也都去過各個國家,楚國的伍子胥更是滅了楚國。

  • 3 # 河東來

    其實中國儒教的“百家爭鳴”,與西方天主教的“啟蒙運動”存在共通之處。

    所謂的“百家”,就是儒教領導下的“百家”,是儒教在各個方面,各個層級,各個領域的探討原始教義的努力。

    儒教就是以“學習”為宗教,以“學習”為信仰,這是一種無神論者創造的特殊宗教,今天我們崇尚優秀的“名師”,也崇尚優秀的“高徒”,每個省仍然津津樂道於文科狀元,理科狀元,連受教育的場所也稱之為“教室”,都與西方的“教堂⛪️”有類似的功能和作用,學生在其中,“學習”的信仰是從小就深入骨髓的。

    儒教是周公“制禮造樂”所創造,其理論依據是其父親周文王精通的《易經》,就是關於“變化”的學問,講究“陽極不生陽而生陰,陰極不生陰而生陽”,他們信奉懷疑主義,認為無神論的極點就應該產生宗教才是正道,反過來,宗教的極點就自然會產生無神論,迴圈往復,變化無窮,這就是信仰上的陰陽轉換。

    所以,儒教的宗教事務應該由宗教貴族,也就是道家人物來掌管,道家人物,其實就是宗族統治階層的代表,屬於信仰“陰”的族群,但具體做事,卻離不開走“陽”道,也就是走“正道”的世俗平民儒家,普通走“正道”的平民是不信鬼神的,但平民的儒家領袖反而要信鬼神,道家作為宗教的祭司階層是充分重視鬼神的,但祭司當中的“大祭司”,也就是“帝王”作為道家的領袖,宗教的信仰核心反而是無神論者信仰。

    再看一下“儒”的理念,左人右需,古代的“人”,指的是華人,如果按奴隸社會的觀念劃分,他們屬於奴隸主階層,但屬於基層奴隸主,而當時的“民”則指的是奴隸,屬於被統治者,但隨著社會分化的進一步加劇,大量華人身份與民眾發生混同,就形成了平民,所以“儒”這種人本質上還是平民,只不過是國家宗族統治階層,也就是道家選中的利益代言人而已。

    所以儒教的宗教啟蒙是由道家完成的,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至聖先師,後來漢武帝時期儒家的孔子被封為至聖先師,只不過是重複這個稱呼而已,道家早就是事實上的至聖先師了。

    “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師”供奉的,實際上應該是道家人物,所以儒家在宣揚自己思想時,仍然不忘記謙虛一把,指出“三人行,必有我(儒家尊重的道家之)師焉”,他們學習的目標,就是儒教思想啟蒙者道家。

    正因為儒教是無神論者創造的形式上的宗教,或者說為了讓有神論者心裡好受一些的託詞,所以信儒教,歸根結底還是信平民,因為平民的數量最大,信仰最單純,代表人類族群的利益也最廣泛,無神論者的特性也最集中,所以儒教對建立的儒教各方面的教義進行“大討論”、“大辨論”,最後由秦始皇信奉的道家分支法家暴力取得了信仰的勝利,結束了近八百年的思想大爆發,暴力抑制了思想的發展,焚燬了儒教類似於西方《聖經》性質的,據傳出自於黃帝的《道經》,選擇保留了據傳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作為治國方略,這場“大辨論”才得以終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冠心病,晚上能泡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