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秦檜和岳飛一文一武,於宋朝庭前稱臣。秦檜有能力幹掉手握重兵的元帥嗎?

回覆列表
  • 1 # 墨竹9035

    當然應該,要不然杭州嶽王廟裡面跪著的一對石像這麼些年不就白跪了!

    但是,應該就光秦儈跪著嗎?個人覺得不然!

    “靖康之變” 後,宋高宗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這位上臺後就沒做過啥能讓後人誇獎的事。

    咱們看看他都幹了些啥:1.即位後第一年帶著寵臣放棄中原,從南京應天府跑到揚州。

    2.即位3年,金人打到揚州,他又逃,這回還在海上漂了段期間,到了溫州。(中間還有點小插曲,被迫退位後又復辟了)

    3.第四年,可算能回家了,首要乾的事是鎮壓起義軍和盜匪,迫於壓力在防禦金國做了些部署,不過卻重任主和派。就在這個時候,秦檜上位了!

    要說岳飛,倒是有個缺點,太耿直。打了勝仗就請旨把困在金國的徽欽二帝接回來,個人覺得這時候趙構心裡就有殺人之心了,但他不敢,因為岳飛英勇抗敵,深得民心,他不敢,怕留下罵名(實際上已經留下了),這個時候秦檜這個奸臣看出來,奸臣能當奸臣,能爬到那個位置還是有一定過人之處的,他看穿了趙構的心思,既然上級想幹不敢幹的事那就我來幹,然後馬上製造證據,冤殺岳飛及其子。咱們說如果沒有秦檜岳飛會死嗎,我覺得還是會的,因為一個秦檜倒下了,可能還會有千萬個秦檜站起來,那時候跪著的石像也許是李儈,王儈,張儈。所以說秦儈該負責嗎,當然該,他是直接導火索啊,但是跪著的就應該只有他嗎?

  • 2 # 雪也是水

    秦檜是在替宋高宗趙構背鍋,但他直接害死岳飛自然要負責任!

    說秦檜僅是在服從命令不應該負責的,那是在為秦檜開脫!畢竟秦檜是人,有自己的判斷力,而不是隻會執行指令的機器!

    從狄青之死可以看得出來:宋朝的文官和武將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岳飛被害死也就必然了!

    秦檜作為文臣,註定跟武將岳飛敵對!只不過迫害岳飛的手段著實令人不齒!

    本想給岳飛安一個謀反的罪名,可惜連個牽強的證據都找不到!從岳家軍部下找了幾個所謂的證人來證明又全都沒證據……

    萬般無奈之下,就以“莫須有”之罪將人給殺了!

    他們這麼做不是忌憚岳飛武將的身份,對其防範!而是確確實實想讓岳飛死!因為只有岳飛死了,金國才會同意和談!

    對於主和派(投降派)來說,只要能和談,送錢殺人都可以!才不會管是不是自毀長城!

    岳飛的死是秦檜一手策劃的,背後必定有趙構的默許甚至肯定!所以他倆都有責任!

  • 3 # 王小平62

    現如今經常會看到有為秦檜鳴不平的文章,認為岳飛的死,主要責任在高宗皇帝,次要責任在岳飛不體聖意、甚至妄議立儲大事。其實在岳飛之死中秦檜的責任已有公論,否則不會有其後輩子孫那句“我到墳前愧姓秦,人從宋後羞名檜”了。

    從現在的價值觀和社會現實來看,岳飛之死,秦檜也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宋高宗一朝,文有秦檜、武有岳飛,只要文官不貪錢、武將不怕死,勵精圖治,定會收復失地,重振宋家雄風的。但事實是武將岳飛在前方拼命,收復失地。秦檜卻在後方一是嫉妒岳飛功高,處處掣肘。二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處處揣摩聖意,一味奉承,置復興大業於不顧。三是賣國求榮,不顧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勾結奸黨,殘害忠良。雖然岳飛有些缺點,但無傷大雅、不損大節,乃國之棟樑,岳飛死則南宋亡矣。就算岳飛與高宗有了嫌隙,作為文臣應該從國之大局出發,從中協調,確保將相和、國家興。

    秦檜在岳飛之死中,既沒有起到鈍化矛盾的作用,也未起到保護忠良、弘揚正能量之效,反而助紂為虐、殘害功臣。用現在的話說,在其位不謀其政,反而作為、亂作為、作禍國殃民之事。按現在的“一崗雙責”、問責倒查來看,秦檜亦是負有重責。

    現在許多公知配合西方敵對勢力,汙名中華民族的英雄和脊樑。他們汙名雷鋒、黃繼光、劉胡蘭………為秦檜、汪精衛等賣國賊翻案,目的是為了摧毀中華民族的根基,顛覆中中國人的正確三觀,從歷史、文化、價值觀上徹底擊敗中國。我們堅定“四個自信”正是看到了這些人的狼子野心,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患於未然。

  • 4 # 暮陽雨桐文

    無論秦檜如何的處心積慮的要置岳飛於死地,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無論秦檜如何的給岳飛定什麼罪名,他都不能將岳飛直接處死,能決定岳飛生死的人是趙構。秦檜在趙構面前扮演的是幫凶,他利用趙構害怕岳飛功高蓋主的心理,對趙構進行蠱惑,直接推動了趙構必須殺掉岳飛的最後決心。

    趙構其實對秦檜的別有用意是心知肚明的,他們君臣之間是相互利用,相互借刀殺人罷了,趙構殺岳飛的主要目的就是岳飛一直主張北伐,收回故土,迎回二帝,這對於只想偏安一偶,保住自己的權利寶座的趙構來說是一種威脅。

    秦檜對於岳飛的文治武功那是看在眼裡,恨在心裡,加上岳飛與秦檜政見不一,一山不容二虎,排除異己,實現自己的利益,其實秦檜已經是金朝的傀儡,已被金國重金收買,在岳家軍給與金軍重創的關鍵時刻,金軍已奔潰之時,岳家軍正要不給金軍喘息之機,一舉殲滅之際。金軍謀臣就是通過秦檜給趙構的讒言。趙構命令岳飛班師回朝,金軍才得以昇天,逃過一劫。

    最後趙構為了保住自己的半壁江山,決定接受金朝的議和條件,殺掉岳飛,南宋向金朝稱臣。這就是後來趙構在岳飛廟堂前說到:卿的公道在這裡,朕的天下在這裡。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所以趙構與秦檜就是共同為了各自的利益,分擔殺害岳飛所帶來的壓力。趙構作為皇帝,不管怎樣岳飛的死,趙構要負主要責任,秦檜次之。

  • 5 # 十分之七君

    毫無疑問秦檜對岳飛的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肯定應該負責,而且是主責。

    原因如下:

    秦檜可能是金國臥底

    從眾多歷史材料和後人分析看,秦檜在“靖康之變”前後反差巨大。

    在前期,進士出生的秦檜還是頗有點氣節的宋臣,金兵包圍汴京,要求北宋割讓三鎮,秦檜等三十六人上書反對。後來宋欽宗把秦檜調到張邦昌治下,秦檜覺得這是處理割地求和之事,與自己政見不符,又多次辭官。就這些看來並不似一個賣國賊。

    但是宋高宗趙構時期的秦檜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奸臣,賣國賊。他提出“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的南北分治方略,一生向金求和,毫不利宋專門利金。

    他性格有如此重大轉變的過渡期就是其在金人那裡當俘虜的那段時間。這種變化以及之後所作所為,不得不讓人懷疑,他是被大金國策反,派回來當臥底的。

    而且他回來的方式也很令人生疑,說是趁金人不備,殺了守衛,攜家眷逃回來的。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一個身陷敵營的俘虜,能夠逃回故國,還帶著家小,毫髮無損。這事概率太低,難以令人信服。

    若為金國臥底,殘害忠良,陷殺岳飛,那就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了。

    利用宋高宗趙構的心思

    岳飛雖然精忠報國,但是皇帝依然對他有所顧慮,不能完全信任:

  • 6 # 愛兒狂怒

    1.時人對岳飛之死的評價

    【鍛鍊雖極,而不得實情;的見誣罔,孰所為據?而遽皆處極典,覽之拂膺!】~《揮塵錄餘話》王明清

    王明清曾看過岳飛案全部卷宗,王明清說:秦檜、万俟卨一夥用盡各種手段、施加了各種酷刑[鍛鍊雖極],但是仍然沒有獲得岳飛有罪的真憑實據[而不得實情],由此看來,岳飛的確是被陷害[的見誣罔],憑什麼定他有罪呢[孰所為據]?然而岳飛三人被匆匆忙忙地處以死刑[而遽皆處極典],看完卷宗不禁讓人氣憤填膺[覽之拂膺]。

    【“莫須有”三字強以附會,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千載而下,每念嶽武穆之冤,直欲籲天而無從也!】~《龜鑑錄》何俌

    何俌親歷過高宗朝,在孝宗朝做過試工部尚書。何俌說:秦檜說出“莫須有”三個字擺明就是要強行栽贓陷害岳飛,惡意要給一個人定罪又豈能找不到藉口?從今往後,每當人們想起岳飛所受的冤屈,只能仰天長嘆而一腔忿恨無從渲洩。

    【自烏珠有“必殺飛,始可和”之言,檜之心與敵合,而張俊之心又與檜合,媒孽橫生,不置之死地不止。】~《中興大事記》呂中

    呂中是南宋史家,呂中說:因為岳飛屢立戰功,使金軍都元帥烏珠(兀朮:完顏宗弼)心生忌憚,烏珠私下對秦檜說,兩國要想真正講和就必須殺掉岳飛。烏珠的意見與秦檜的想法一拍即合(據李心傳記載,早在兩個月半前張憲遭受誣告時,秦檜就已經對岳飛起了殺心【左僕射秦檜乘此欲誅飛。~《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2.紹興十一年十月戊寅條】),樞密使張俊的想法又與秦檜不謀而合,於是兩夥人勾結起來,對岳飛極盡誣衊之事,不置岳飛於死地不罷休。

    烏珠遺秦檜書“必殺飛,始可和”,在岳珂的《金佗粹編》中也有記載,岳珂的記載來自他父親嶽霖的蒐集整理,這件事是查籥向嶽霖捅出來的。查籥曾任高宗朝祕書正字,他有機會接觸機密文書,瞭解隱密事件。查籥本人也是一位史家,《杜莘老行狀》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飛知書,善待士,且濟人之貧,用兵秋毫無犯,民皆安堵,不知有軍,至今號為賢將。】~《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3.李心傳

    寫完岳飛之死,李心傳按例對岳飛的一生作出如此總結。

    在文人當道的宋代,行伍出身的人得到“知書”這個評價的唯岳飛一人。

    【飛知書而待士,且濟人之貧,用兵秋毫無犯,民皆安堵,不知有軍。先計後戰,屢勝強敵,號為良將。其死也,天下冤之!】~《中興小紀》卷29.熊克

    熊克與岳家有矛盾,他曾因備戰徵糧不力被岳飛的大孫子嶽甫彈劾而丟了官,《中興小紀》也因不加考辨收錄秦檜死黨王次翁誣陷岳飛的言論而遭到岳珂的血淚控訴。然而本著史家良心,寫完岳飛遭受“莫須有”後,熊克依然對岳飛的一生作出了公正的評價。

    【飛作副樞,便直是要去做。張韓知其謀,便只依違。然便不做亦不免,其用心如此,直是忠勇也!】~《朱子語類》本朝六.朱熹

    朱熹是南宋理學宗師,理學對個人品德有近乎潔癖的要求。從北宋太祖朝至南宋寧宗朝,得到朱熹盛讚忠勇的,唯岳飛一人。

    在被弟子問及諸將才幹“嶽侯以上者,當時有誰?”朱熹斬金截鐵地答道【次第無人!】~《朱子語類》本朝一

    朱熹認為,也正是忠勇二字使岳飛受“人”忌恨,不免遭到殺身之禍

    【飛之威名戰功暴於南北,一旦見忌,遂被叄夷之誅,可不畏哉?】~《金史》卷98.完顏綱傳:金章宗招降吳曦詔

    金泰和六年(宋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章宗完顏璟在招降南宋成都、潼川府、夔、利等州路宣撫副使吳曦的詔書中說:“現在南宋皇帝趙擴(寧宗)昏庸孱弱,受制於強臣(韓侂冑)。你覺得你的戰功、貢獻與岳飛相比如何?當年岳飛的威名戰功天下人人皆知,可是一旦被人忌恨,便遭到無情殺戮,你不覺得這種情況十分可怕嗎?”

    吳曦是南宋名將吳璘的孫子,他應該聽說過岳飛被害的故事。金章宗的話打動了吳曦【曦得詔意動】,歸降於金國,受封為蜀國王。

    時人關於岳飛的好評一大堆,詳細寫來到明天晚上也寫不完,就此打住,我們現在來分鍋

    2.誰是殺害岳飛的直接責任人?

    這個問題下扯幾把蛋的答主很多,還有“人”把秦檜、万俟卨一夥對岳飛的誣陷當作證明岳飛有罪的證據。它也不想想,這種見於諸多史書、在南宋時期就已經被證明是誣辭的玩意又不是什麼祕密,如果屬實,它祖宗秦檜又怎麼會被賜諡【繆狠】?岳飛又怎麼能從民國至今被推崇為民族英雄?

    南宋人關於秦檜一夥矯詔誣殺岳飛的記載多不勝數,在以前的答案中已經寫過,不贅述。其實金章宗招降吳曦詔中【今趙擴昏孱,受制強臣】、【卿以英偉之姿,處危疑之地】等話語也在暗示,殺害岳飛的禍首是當時的強臣秦檜

    趙構苟且偷安,但他在殺害岳飛這件事上並不負主要責任,相反,趙構還有心保全岳飛等原荊襄駐屯軍將領

    紹興十一年十月十三日,秦檜面奏張憲謀反,請求趙構下詔,令岳飛等人到大理寺配合調查此案,趙構拒絕了

    【(紹興十一年十月)戊子,宰執奏,制勘院乞追人證張憲公事。上曰:“刑所以止亂,若妄有追證,動搖人心,非用刑之本意”。】

    ~《中興小紀》卷29

    ~《金佗稡編》張憲辨

    ~《宋史》張憲傳

    第二天,趙構再次當面告誡秦檜,不要把張憲案擴大化,不要採用極端手段,只需逐步調離長期駐守荊襄的將領,達到由朝廷直接派人接管荊襄各路駐屯軍的目的

    【(紹興十一年十月)己卯,上曰:“凡事必謹於微,若事已成,則難改。故書稱[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荊襄守臣闢差者,勿令久任,以漸易之。非特謹微,亦所以保全也。”】

    ~《中興小紀》卷29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2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條歷史記載說明趙構要對岳飛被害負直接責任,也沒有找到下令殺害岳飛時,秦檜聲稱“有詔”的賜死詔的隻言片語。相反,我們通過【《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嶽少保誣證斷案】可以清楚地看到,岳飛被害當天制勘院還在按例向尚書省申報案件進展情況,這個現象說明岳飛案離(定案→上奏→複核→取旨→施行)最後結果還早得很,這就是王明清所說“遽皆處極典”的由來。

    是不是趙構把自己的責任全部推到秦檜頭上了呢?不是。

    紹興十二年正月十四日趙構聽取万俟卨、週三畏彙報岳飛案情,得知自己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賜死了岳飛,下詔市斬了張憲、岳雲後,趙構應秦檜的要求【令刑部鏤板遍牒諸路】,把岳飛案以詔令的形式告知各級官民,替秦檜背書。

    之後趙構還配合秦檜進一步追究李若虛、朱芾等岳飛案牽連人員,追貶企圖上書替岳飛辯冤的皇叔齊安郡王趙士(亻褭),罷黜主張岳飛無罪的御史中丞何鑄,以及主張“徒二年,可以削官贖罪”的大理寺丞何彥猷、李若樸等人。

    從而我們看到,趙構該承擔的責任都有明確記載,那就是事發半個月後,他積極配合秦檜把岳飛案做成了“鐵案”

    不要低估史家修史的態度,畢竟沒有人願意自己辛辛苦苦寫出來的史書會被認為毫無價值

  • 7 # 1陰陽魚1

    首先大家都知道岳飛的死是秦檜一手操辦的,自然就會認真他是最主要的凶手。當然他只是個臣子,沒有皇帝點頭想殺岳飛也是絕對不現實的。趙構才是最大的主謀。

    岳飛和秦檜都是皇帝非常倚重的文臣武將,趙構並非昏庸無能之輩,能把宋朝局面穩定住,並且都控制在皇權之下沒有成為傀儡皇帝,駕馭能力絕對非一般人能比的。秦檜只會溜鬚拍馬屁沒有能力也爬不到這麼高的位置。岳飛方面起初也不是啥高官,是趙構一點點親手提拔的,可以說是皇帝的嫡系部隊,相當受到重視。

    南宋那會已經是一堆爛攤子,無論是地方官員還是武將大部分也都搖擺不定,讓金打怕了。財政收入能支撐國家運作就是不錯了,財政也是對國家政策產生很大影響的。北宋開始衰敗的起點就是方面幾路大軍進攻西夏失敗完成財政虧空,超發貨幣引起財富分配完成農民等破產起義此起彼伏,方臘就是領導的破產桑農起義。後來的明朝滅亡也是因為朝廷沒錢派兵鎮壓起義,防禦北邊少數民族堡壘也是沒錢養而撤銷,造成屢屢被打倒山海關。

    皇帝和岳飛的互信程度是相當高的,略有越權也不會處罰岳飛,岳飛的軍事才能更是大家都知道,可以說是君臣一心。從出發點來說自己當上皇帝肯定不想讓出去,就算宋很能打金也不一定送還二帝,窩在手機始終還是好用的。攻金之前分幾路人馬一起行動的,除了岳飛其他都被阻擋打敗,已經無法取得預定成果。都進展順利還行,失敗財政無法支撐。岳飛可以說已成孤軍,開封城也近在咫尺。開封城相當堅固,金軍死守恐怕強攻很難奏效,除非害怕撤退。一旦失敗,金的反擊當時南宋情況承受不起。宋朝除了開國皇帝,其他都不咋樣,還有一個是太短命。有機會會選擇攻一攻,大部分情況還是會選擇穩守十二道金牌招岳飛才回師。對於一個武將來說,能收復故都那是莫大的榮譽,機會就在眼前誰不想博一把,畢竟也是皇帝的嫡系,起初不在意,後來看招的多了不敢不回。皇帝歷來都是最猜忌武將的,發出去這麼多你才回來,那就是蔑視皇權,恐怕只能殺你給其他人看了。

  • 8 # 夏日在古城聽雨聲

    岳飛就是被宋高宗和秦檜害死的,這是不容質疑的。如果再過一千年,這也是事實。秦檜也是要負責任的。

    即使歷史學界已經考證出秦檜是受宋高宗指使才對岳飛下的毒手。但主謀是宋高宗趙構,實施者是奸相秦檜,這樣的理由是絕對不足以為秦檜洗白的。

    岳飛是南宋民族英雄,金兵南下時,岳飛意氣風發,主張收復失地,恢復中原,而且在抗金中建樹不凡,因此成為一代名將。

    那麼,宋高宗和秦檜為什麼一心要殺害岳飛呢?

    原來,宋高宗其實並不願真正的同金人作戰。道理很簡單,萬一打敗金國,徽、欽二帝還朝,他的皇帝就做不成了。

    因此,他一邊假裝積極抗金,另一邊又祕派人與金人和議。而岳家軍的節節勝利嚇壞了高宗和秦檜。高宗和秦檜即然決心與金人議和,就必須滿足金人的條件殺掉岳飛。

    這既除掉了妨礙自己的絆腳石,又殺雞給猴看,警告擁有軍權的武將們必須服眾。使自己的統治基礎得到鞏固和加強,又何樂而不為呢!

    岳飛的冤案,留給後人的感慨和思考,是深刻的,沒有窮盡的。元朝詩人趙孟頰在拜謁《嶽王墓》中說:“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十分沉痛!

  • 9 # 一朵跳躍的浪花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

    岳飛的死,秦檜絕對應該負責任。儘管近一段時間有為秦檜洗白的嫌疑,很多事情往趙構身上推,但黑的就是黑的,怎麼洗也白不了,只能徒增嫌惡。我認為秦檜要全責的理由有三個:

    第一,秦檜歸宋成疑,是否為金國的間諜?

    我們知道,趙構上位後,重用秦檜。其實趙構剛開始還是挺發奮圖強的,也有很大的決心北伐。秦檜當時是金國的俘虜,已經投降了金國。當他返回了宋朝後,這段歷史較為模糊,總有人含糊其辭,語焉不詳,不知為什麼?史稱秦檜“曾向被圍的楚州(今江蘇淮安)寫過勸降書”,楚州之戰是宋朝抗金很慘烈的一場戰爭,既然秦檜已經寫過勸降書,說明他在金國已經有一定地位了。而秦檜如何回到宋朝,他的說辭也是值得懷疑的。我個人認為,秦檜應該與金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第二,岳飛之死,難道真的是趙構的主意?

    值得懷疑!岳飛應該是宋朝不世出的名將,金國對其非常懼怕。可趙構怎麼能夠殺他呢?我沒看一下秦檜回來以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的南北分治方略,他的動機非常值得懷疑。當時金國節節敗退,宋朝的軍隊節節勝利,在這個關鍵的環節提出這個方略?應該是得到了某種授意,暫停戰爭,給金國喘息的機會。而作為主戰派的岳飛提出的乘勝進軍的方略確實是秦檜不願意看到的。怎麼辦?只有想辦法除之而後快。但他又不能直接出手,只能夠不斷的影響趙構,我們知道眾口鑠金的厲害,趙構也漸漸的對岳飛產生了懷疑,如果此時秦檜沒有目的的話,應該為岳飛辯解的,可是他沒有,這就是歷史上值得懷疑的地方了?而反觀趙構,也曾經是保護過岳飛的。所以岳飛之死,可能名義上是趙構下的旨,但背後指使的可能是秦檜?

    第三,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宋孝宗即位後下詔追復岳飛官爵,以禮改葬杭州西子湖畔的棲霞嶺,岳飛一案完全平反昭雪。其後,秦檜的跪像在全國各地不斷湧現出來,這就是說明問題了,人民群眾是欺騙不了的。誰是誰非根本就不需要論述了。

    總之,岳飛之死秦檜應該負全責,當然還要歷史考證,一家之言,多多包涵!

  • 10 # 回憶裡中人

    當然需要負責,雖不是主要責任!但是縱容君上殘害忠良、屈膝請降,絕非傳統文人士大夫所秉持的正確價值觀。

    對於岳飛這位為南宋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以秦檜當時不過重回中樞三年的狀況來看,很難直接就靠誣陷就把嶽少保給判死刑了,至少當時的秦檜絕對沒有這個權勢和威信。紹興八年(1138年),二度宣麻的秦檜利用政敵張浚的弱點,一舉將對方搞倒,但是此時的秦相國還不是十多年後權傾朝野的秦檜,只是在高宗面前積極工作的普通宰相罷了。

    為了坐穩自己的位置,明知道前線的大好形勢、明知道宋金兩國的戰略態勢發生了轉變、明知道大宋江山有了恢復的可能;可是為了討好軟弱無能又防武將如防賊一樣的趙構,諂媚官家,絲毫沒有一個大宋宰相該有的氣魄和價值觀。幫助官家殘害朝廷的重臣,出賣國家利益換來和平。這種人,怎麼可能從岳飛案中抽身出來,全身而退呢?

    韓世忠問他:“莫須有何以服天下”,他默然不做回答!

    儘管後來秦丞相沒有對岳家一門趕盡殺絕,還是對岳飛的後人網開一面。也曾派人接濟一二,使得岳家後人得以倖存。這或許是他秦檜做的唯一的讓自己心安的事情吧!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他秦檜是怎麼理的陰陽?怎麼遂的萬物?怎麼輔佐的天子?怎麼對待的百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豬肉價格下降的原因是什麼?下半年會反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