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琅琅學觀
-
2 # 半看
老子的核心方法論,無為、不爭。
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恰恰相反,是什麼都做。
無為完整說法是:無為而無所不為,前面的無為是不要重點干預,不要有高低貴賤之分,要一視同仁,後面的無所不為,才是重點,指對於任何一個事物都要公平對待,都要給與幫助,給與扶持,是“為而不恃”、“為而不爭”的為。
大道並非因一事一物與眾不同而特殊照顧,如風雷雨電,來臨之時不考慮任何物件,花草樹木乃至萬物都一視同仁,或同得甘霖,或同得摧毀。
而不爭,也不是退縮,不是退讓,而是避開鋒芒,不直接硬碰,迂迴前進。
原文: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後面還有句: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不爭,是處世之道,是韜光養晦,人立世間,如泉出深山,雖有重重阻礙,隨不于山爭,不於地爭,卻能一路奔流入海,依靠的就是這種曲則全的不爭
如果不一以追名逐利為目標,而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公平對待每人每事,給予公平的幫助,並且曲則全的不爭而爭,才能莫能與之爭,最後反到能獲得名和利。
-
3 # 大道無痕唯本心
我沒有完整地看完道德經,也沒有看懂道德經。老子寫道德經,應該是給後學者留下自己對這個世界認知和人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前一個就叫道,後一個就叫德,寫出來就是經驗之談,名為道德經。
人在世,豈能不追求名利,不然老子就不會寫書。聖人教化萬民。老子之前,聖人有名,萬民景仰,聖人有利,萬民擁護。老子不求利,求名總是有的。老子學了前人的思想,建立了自己的思想,碰到來學習的後學者,總要灌輸一下自己的觀點。零零散散說不定就忘了,歸納總結豈不美哉。
人的動力?人生來這個世上,就要活下去。求生的慾望就是最原始的動力。等你活下來了,就想吃好點,穿漂亮點,住舒服點。不管你用什麼方式,對金錢的追求就是更高階的動力。等你願望都實現了,你眼裡就沒有錢了。這時人的動力在哪裡?教化萬民啊,辦大學,拍電影,讀道德經,會見政要名流,發表名人名言,捐口罩試劑盒。世界和平就靠你了,忙都忙不過來,哪還想什麼動力,先喝口茶休息一下。
-
4 # 笑帥讀書
這句話應該是題主自己讀《道德經》悟出來的吧,但太過偏頗,關於《道德經》的各種解析有很多,題主可自行查閱。
但無論歷史上是否有這一著作,人類從來沒有停止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我們來看看現代的人們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他的觀點是人是為了追求快樂而活的。他認為人的意識是由三部分構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就是指我們自己的生物本能,比如說餓了就要吃東西,困了就要睡覺,憑藉本能行事;
超我則是聖人的品格,能想象到的所有美好都在這部分,比如說善良,同情心等等;
而自我則介於上面兩者之間,用來監督自己,按照規則辦事,比如我們喜歡某樣東西,從本我的角度最快的就是搶劫,但超我則是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最後自我控制我們通過掙錢——花錢購買——獲得商品的這樣流程滿足自己的慾望,獲得快樂。
簡單來說,弗洛伊德認為人是由生物學本能驅動的,這種本能又是先天的,總結下來就是人是天生註定的。
他的觀點是人是通過追求優越感而活的。他認為我們是生而自卑的,我曾經很喜歡一句話,叫做“誰又不是靠著這點兒自卑感活著呢!”,但自卑的同時,人類還有一種向上的內驅力,即人都想過上體面的生活,都想高人一等。比如說中中國人都想“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就反映了大家追求功名利祿,但本質還是為了那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總的來說,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最大的不同是認為人是社會的產物,更加註重社會對人的塑造,把追求權力、地位作為人生活的第一驅動力。
他的觀點是人的一生最大的目標是追求意義。我必須要從他的經歷介紹一下他,他曾經在集中營中度過了漫長的三年,在此期間,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部被殺害,而他由於醫生的身份得以存活下來,關於集中營中的各種苦難可以從他的那本書中瞭解下。最重要的是他在這三年裡通過思考人生,創立了意義療法,可以說他既是這個理論的建立者,更是這個理論的受益者。
他認為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便是面對苦難的反應,苦難本身毫無意義,有意義的是我們如何面對苦難。別人的話可能我不會去相信,畢竟有很多人只是在說一些好聽的、向上的話,但是這位是在經歷慘無人道的集中營生活後還能樂觀生活,即使到了67歲,他還去考取飛行員駕照,到了80歲,還能攀登阿爾卑斯山,這簡直就是生命的奇蹟。
總結下他的觀點,他認為人活下去最重要的便是找到意義,比如很多父母覺得如果沒有給自己孩子娶個老婆,組成家庭就是不合格的,這就是他們自己給自己找到的意義。
結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也有自己的選擇,生活的好與壞與他人無關,最重要的是做到無愧於心。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了一個簡單的道理,相信你相信的東西,然後踐行,最後你能收穫自己想要的。
-
5 # 能和你談心得是件幸事
《道德經》說人不能追逐名利,並不是說不能正當獲取名利。過而不及,不能一味追名逐利,忘本,那就太危險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這利益雄心的年代,如果不把控制好度,很可能會走向犯罪的道路。
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不要太過於追求,做好本我。孔聖人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所以如果是通過正當途徑獲得的名和利,那完全是可以受用的!
人生的意思在於活的有意義,隨遇而安,不要過於強求,不要隨風逐流。要有自己的人生規劃,人生目標。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目光放長遠點,就沒有眼前的疑慮了!
-
6 # 使用者9179626378738愛
名利是表象,是虛無。人們往往被事物表象所浮獲。這樣的人,往往因貪婪,追逐名利而如捕風!形成惡性迴圈,一旦上心都出不來,斷不了這生死路。這類人表面上榮華富貴,門庭顯耀,家財萬貫,酒肉筵席,燈紅酒綠,歡喜快樂,蠅蠅苟苟…腦肥腸滿…實則是行屍走肉,內心空虛;其實他們的靈魂早已飢渴難耐了!遊移不定,寢食難安!他們甚至為了名利,往往顛倒黑白,歪曲真理和事實!有的指鹿為馬,誣陷好人,製造謊謠,欺騙世人,忘宗忘祖,傷天害理……不一而足,一言難盡,舉不勝舉!然則道德經示人不為追名逐利,那人的動力是什麼?從根本上說,是為尋找世上萬物本原真相,是為反映客觀事物,認識和把握客觀事物本質規律,為人類本身服務!是為探求真理,堅持真理,捍衛真理正義之舉!是為達己達人,是為修行,正己正人,達觀天下,天下為公,天人合一!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是為敬天愛人,珍視生命!是以本身道德經深刻闡釋和作答世人了,人人本是滄海一粟罷了,宇宙一分子一塵埃不足道也罷了!微乎其微,微妙至極!探幽問鼎,非常人不可及也!啟迪之門,妙不可言!眾妙之道,樂此不疲。……是故,自古屈賈有道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百年來,人類探求自然與人自身不止,科學發展不停,道路艱險曲折,信仰不斷,智慧丶勇氣與知識長年累積增加,探索無知和未來不減反增,儘管黑暗與邪惡仍在世上瘋狂與漫延,但是相信真理和未來的人們永遠知道: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光明正大驅散烏雲與黑暗!即使人類不在,地球永在;即使地球毀滅,太陽永在!探求真理,認識和掌握真理,捍衛真理,追本溯源,循天法理,尊重自然,愛人如己,…這世上一切的一切默示於人而不宣洩的大自然啟示與無窮奧祕不僅是過去,也是現在和將來全人類的理所擔當和義不容辭職的責任!大家要一致堅持堅決摒棄我們人類自身的一切雜念,隔陔與世俗偏見,陳見和一切貪慾與歧視,生死與共,同舟共濟,共同追求高度美好的光明,正義,友好,真理丶和平與未來!真理至樂,靈魂棲處,樂在其中,樂此不疲,樂見願成!
-
7 # 空箜123
道可道,非常道。不認為道德經,讓人不追求名利,用另外一個角度分析,其實,它反而是讓人追求名利的。
書裡有這樣的話,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人類社會的遊戲規則,就是有錢的人會更有錢,沒錢的人會更沒錢,也是西方說的馬太效應,有錢人掌握更多的資訊和資源,肯定更容易賺錢,窮人出賣自己的勞力,每天辛苦工作,只能維持溫飽。天道或者說自然之道是講就平衡的,就像自然界中狼和羊的問題,羊數量多了,會破壞草原,狼吃羊,數量也會增加,消滅多餘的羊,反過來,狼數量增加,吃了太多的羊,食物不夠了,數量又會下降。那對人類社會來說,有錢人也會做慈善,幫助窮人生活過得更好,否則,統治者佔據大量資源,窮人不能生存,歷朝歷代,就會爆發農民起義。
所以,道德經給人的啟示是這樣,對於個人來說,一定要追名逐利,不追就會被壓迫,每天辛苦工作,大部分利益歸於老闆了。當自己掌握大量資源以後,不能只圖享受,還應該捐出一部分錢,維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發展。
-
8 # 水靈173515282
《道德經》雲: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託於天下。
此章節此言名利之大害,教人重道忘身以袪累也。寵辱若驚者,望外之榮曰寵。謂世人皆以寵為榮,卻不知寵乃是辱。以其若驚。驚,心不安貌。貴大患若身者,崇高之位曰貴,即君相之位。謂世人皆以貴為樂,卻不知貴乃大患之若身。以身喻貴,謂身為苦本,貴為禍根,言必不可免也。此二句立定,向下徵而釋之曰,何謂寵是辱之若驚耶。寵為下,謂寵乃下賤之事耳。譬如僻幸之人,君愛之以為寵也。雖卮酒臠肉必賜之。非此,不見其為寵。及其賜也,必叩頭而啖之。將以為寵。彼無寵者,則傲然而立。以此較之,雖寵實乃辱之甚也。豈非下耶。故曰寵為下。且而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也,患失之。是則競競得失於眉睫之間,其心未嘗暫自安。由此觀之,何榮之有。故曰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此其所以寵是辱也。貴大患若身者,是以身之患,喻貴之患也。然身,乃眾患之本。既有此身,則飢寒病苦,死生大患,眾苦皆歸,必不可免。故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無身,則無患矣。故曰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然位,乃禍之基也。既有此位,則是非交謫,冰炭攻心,眾毀齊至,內則殘生傷性以滅身,外則致寇招尤以取禍,必不可逃。故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貴。無貴,則無患矣。故曰貴大患若身。筆乘引王子搜,非惡為君也,惡為君之患也。蓋言貴為君人之患。
莊子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祀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太廟。當是之時,雖欲為狐豚,豈可得乎。斯言貴為卿相者之患。老子言苟知身為大患不可免。則知貴為大患,亦不可免也。
然且世人不知貴為大患,返以為榮。愛身取貴,以致終身之累。皆非有道之所為也。
唯有道者,不得已而臨蒞天下,不以為己顯。雖處其位,但思道濟蒼生,不以為己榮。
此則貴為天下貴,非一己之貴。如此之人,乃可寄之以天下之任。然有道者,處崇高之位,雖愛其身,不是貪位慕祿以自保。實所謂衛生存身以行道。是則愛身,乃為天下愛其身,非私愛一己之身。如此之人,乃可託以天下之權。若以此為君,則無為而治。以此為臣,則功大名顯。故道為天下貴也。故日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託於天下。
“道德經說人不能追名逐利,那人的動力是什麼?”答案請在上面這章節中領悟。
-
9 # 豐城遊子shaoxing
《道德經》也好,《論語》也罷,都說人不能追名逐利。那人為了什麼的問題一直是各方爭論的焦點。
道家說得“道”,儒家說的“仁”,應該就是人追求的動力,也是目標。“道”和“仁”其實都是人作為萬物不可分離的一部分,而應該具有的愛、善、責任和擔當。“天人合一”也是儒道共同的宇宙觀和世界觀。人不可能孤立與萬物獨自生存,所以該有人的“仁”和“道”。
人的思想如果被名利這樣的私慾控制,就會失去自律,善念就會被私慾吞噬。就會天人失去和諧,破壞自然法則,必然會自取滅亡。
那麼為了這個“道”和“仁”,人就必須要不斷修心修身,在良知上下功夫,知行合一,使的自己止於至善。《大學》中也提到“要明明德,要新民,要止於至善”。王陽明心學上的“良知”就是最終的目標,一切思想和行為都是修行而已。如果人人修身,家庭才會和睦,社會才會安定,世界就會和平。
其實不管是道教,還是儒教,哪怕是佛教,最終的出發的和目的都是需要人能夠修身修心,來達到萬物和諧,世界和平。
-
10 # 胖說歷史
人活著的本質就是為了利益,利益分精神和物質。精神分感情,物質分金錢。流芳百世和遺臭萬年都是追逐,只是追逐的方式不同而已。
至於對錯,這個世界沒有對錯。只有對誰有利對誰無利,有利的說正確無利的說錯誤。
而有利和無利只是一時的結果,隨著環境的變化秦始皇從過去的暴君成為了今天的千古一帝。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其實說的是自然規律,而不是偶然發生的。
人的發展過程是幼年~少年為道德期,沒有能力抵抗家長和老師,只能認同人不能追名逐利。青年後身體強壯了,有能力反抗權威了,開始獨立闖蕩江湖。青年~中年為思想逐步成熟和複雜期,一個成熟理性的人沒有了天真,沒有了幼稚。當她有有了更多的選擇可以離開男人獨立生存的時候,道德就成了雞肋,剩下的就是法律的事情。中年開始後道德逐步被法制取代,中年以前是道德以後是法制。兩者發展到頂端的時候,前者偽君子成堆,後者一群機器人。
我把古代和遠古比喻成人的幼年和少年,現代為青年。青年最顯著的標誌就是區域性走向整體,有能力闖蕩江湖了,西方的大機器,大殖民地,大航海出現了。大機器的出現讓女性有了獨立生存的選擇權,這標誌著道德的約束力將一去不復返。
道德必須在狹小的環境裡才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法制必須在寬鬆的環境裡,前者一刀切紅刀子進白刀子出,後者小刀子割肉片片剮。
幼年~少年為狹小的環境,學校和家庭。
青年以後為寬鬆的環境,社會。
-
11 # 四九城愚人
隨著社會發展,風氣和理念都在轉變。
這裡有老一輩思想的變化,也有新生力量的延續。
無論出生在哪一個年代,無論社會如何演變,
有一點是我們應該要堅持的,那就是“道德”。
這也是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
無論你是什麼行業,無論你身處社會哪個層面。
道德,是人們共有的特性。
可是我們現在卻有一部分人,認為道德無用,
認為掙錢了就行,有無底線,有無道德,甚至有無人性都無關緊要。
這是十分愚蠢和可悲的思想。
“道德 ”,看似無形,卻時刻連結著你的整體人生同景。
我們都希望與有德之人相處,安全,踏實,欣慰。
但如果我們不是這類人,是無法與之相處的,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不是一類人,容不到一起。
掙錢與道德本不相違背,這一點應該記住。
越是不擇手段掙錢的人,最後的下場卻是越不堪。
可以看看貪官的下場,可以看看無良商人的下場,比比皆是。
掙錢到手沒有福氣用,圖什麼?
古人流傳下來的老話:厚德載物。
沒有那個德行,承載不了福報。
即便得到,很快就會消散。
不擇手段損人利己得到的錢財稱為凶財,
是凶財,都會凶入凶出,
比如:官司,病苦,不肖子孫,意外,災禍,下場非常慘痛。
這就是德行不夠,承載不了福報。
一切的源頭就是做人。
人做好了,做任何事都會有個底線,
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瞭然於胸。
這就是基本線,也是一種保險紅線
有了這個底線,這個警惕線
即便有人想拉你入坑,你的思想是不會動搖而跟隨的。
只要你去做了不該做的,那就不要去怨誰拉你下水,
因為這是你思想接受並認可的結果。
人都有虛榮心,人都有要證明自己的想法
但是這些都要有個“度”,超出範圍就會出事
虛榮和慾望本就是無底洞,一時的滿足,不會長久
過不了多久,慾望會重新點燃,去索要更多
我們不要被這些牽著鼻子走
要選擇做自己,去把這些控制在合理範圍,變成我們動力的工具
而不是去做工具人。
其實,很多方面對於我們來說都可以控制
舉個例子:戒酒
如果你是一個喝了酒容易撒酒瘋的人
那麼你就要時常想想自己酒後失德的醜態,
是不是很丟人,很沒面子
總是這樣折騰,別人怎麼看你,家人怎麼看你,同事領導怎麼看你
誰又敢重用你,信任你?
多想想這些,對於戒酒是很有幫助的,
至少我戒酒就是這樣,仔細想過之後就再也沒碰過酒。已經很多年了。
我們要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我們要問問自己這幾十年所作所為有多少是對社會有意義的
有多少是對別人有幫助的
有多少是值得我們自豪和驕傲的
其實,人的價值,就是這些
本分做人,踏實做事,這不是一句空話。
這是為你未來的收穫可以長久使用,
不會有太多的意外災禍找到你,因為你起初就沒有種下惡因,
沒有做不該做的事,這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的道理。
善因善果,惡因惡果,很是簡單。
人生飛逝,理應珍惜。
-
12 # 黑色老馬
道德經關於名利的原話是: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這裡面三個字說的是名,分別是聖、仁、義。
道德經還有一句話:
大道廢,有仁義。
大道被廢棄,人們就會追求仁義這種名譽。
莊子中有這麼一則小故事:有一個盜竊團伙頭目叫盜跖。他的小弟問他:“老大,我們當賊的有道義嗎?盜亦有道乎?”盜跖說:“當然有了。選好作案地點後先衝進去的,叫做勇敢;給大家斷後的叫做義氣;財物到手後能公平分配叫做仁德。”
所以黑社會都把關二爺的神像供起來,真是仁義的典範呀。
這裡的利不能理解為一般的利益,而是超出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的利益。
對利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
石崇炫富石崇是西晉時期的文學家,同時也是和嚴嵩、和珅齊名的鉅貪。由於他家的廁所過於豪華,還有婢女站隊伺候,很多客人到他家上廁所都很不適應,造成排便困難。
可以說以石崇的財力,在利的境界上已經達到了巔峰。可是他不滿足,還要追求名,與晉武帝的舅父王愷鬥富。
王愷用糖水洗鍋,石崇就用蠟燭當柴燒;王凱做了40裡的紫絲布步障,石崇就做50裡的。晉武帝想暗中幫自己的舅舅一把,悄悄送了他一棵二尺來高的珊瑚樹,非常罕見。王愷得意洋洋的把這棵珊瑚樹拿給石崇看,沒想到他看了之後立馬用鐵如意把珊瑚樹打碎了。王愷又氣又急,石崇說:“沒什麼好可惜的,我賠給你就是了!”於是讓下人把家裡的珊瑚樹都拿出來,裡面還有高三四尺的,王愷看了徹底服了。
後來由於石崇的靠山被誅,他自己也被罷官,最終被殺於鬧市。臨死前他才醒悟:“他們是貪戀我的財富啊。”
石崇自從當上鉅富之後心裡開始扭曲,竟然與皇親國戚鬥富。稍微有點政治頭腦的人都知道,這麼高調、這麼囂張地與皇族對抗最終肯定沒有好下場。
人應該追求什麼?可見人擁有了足夠多的利益並不會停止貪婪,還會追求虛無的名,最終把自己引到死路上。
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振華可以說是既有名又有利,但2019年因為猥褻性侵女童被逮捕。後續的大量資料發現,很多所謂社會上的成功人士都有這種變態的愛好。這些人可以說都是聰明人,但是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心理越來越扭曲。
那我們應該追求什麼呢?
我認為人應該追求智慧。
聰明和智慧有什麼區別?
聰明是知道幹什麼能夠獲得短期的利益,智慧是知道不應該幹什麼。
只有聰明的人追求名利可能是好手,但是一般沒什麼好下場;有智慧的人不一定大富大貴,但一定過得很安定。
-
13 # 太史公有話說
名和利只是表象,既不能直接吃也不能直接穿。
說到人的動力,那麼它首先應當是衣食住行的充足供應,也就是物質需求的滿足;接下是被接納、被尊重、被需要的滿足,也就是精神需求的滿足;再接下來就是自我實現,也就是按照自己的玩法去改造世界的需求的滿足。
在這些追求裡面,通常所說的名和利最多隻是實現人的各個層次需求的手段和途徑,但因為它們是如此的重要,很多人便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追求和動力本身。
忘掉了初心就容易迷失自我,迷失了自我則容易南轅北轍,愈發難以得到名和利。
這世界很多時候就是這麼有趣,你越是急於想要的東西越是難於得到;越是看淡的東西,反而越是唾手可得。
所謂的不教人去追名逐利,就是這麼個意思。
-
14 # 砥礪前行的未覺者
《道德經》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意思是,由於你不去爭,所以世人沒有人能與你去爭,爭鬥的結果,即便是爭鬥者認為爭贏了,其實也沒有得到什麼。又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招而自來”。意思是不強徵而能得勝,不言語也能應對,不召喚也能自來,這就是天道,是自然法則,人的思想行為要順應天道規律,要以順應天道的方式適應你所面對的生活。
至於說人的動力這個問題?其實也由不得人類自己選擇,他首先取決於人類的存在狀態,對目前而言,主要面對解決的就是保護環境,恢復生態,減少掠奪人文和自然資源,杜絕戰爭等等方面的威脅。否則,哪天哪個戰爭瘋子再發動大規模戰爭,人類的命運何去何從,真的就不好說了。
回覆列表
不要輕易否定名利,《道德經》也沒有全面否定名利。名利是人前進的動力,不追逐名利,社會都無法運轉。
《道德經》成書的年代是一個戰亂的年代,成書的目的是教君王治國,教士人修身,教百姓養命。治國,修身,養命,說穿了都還是名利,和市井小利相比,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君王治國;想家國萬代,是不是也是利?想文成武略,是不是也是名?
士人修身;想高官厚祿,是不是也是利?想丹心汗青,是不是也是名?
百姓養命;想健康富裕,是不是也是利?想四鄰稱羨,是不是也是名?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以德明道,以道成德。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成其至私。這才是道德經。
道家有個著名的例子,天上的太陽,永遠向人們發光發熱,從來不索取回報,正是這種無私,使得太陽成為人人稱頌的物件,太陽的崇高是至高的名。 地上的土地,生長萬物,而不持有萬物,這種無私的德行,使得人人稱頌大地,人人耕種大地,大地的寬厚是至高的利。
從來不去搶奪生計的人,給別人生計的人,能得到眾人的擁護。他的生命被眾人保護,非常安全。這不是因為無私嗎?成就了他的至私。
如果這還看不懂,那麼有一句話你應該會懂: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
為眾人利,則得個人利
為眾人名,則得個人名
擴充套件閱讀:社會由個人組成,個人離不開社會;每一個人也如同一滴水一樣,如果單獨存在不僅很難生存,更別說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了。
其次,必須把個體融入社會。只有把自己融入到社會大集體中或是一個團隊中,才能夠很好的生活下去,而且還可以在這個集體或團隊中發揮我們的特長和優勢為其他人做貢獻,從而得到其他人的服務,最終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