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4486244002

    孩子發燒在媽媽圈裡是常聊的話題,孩子一發燒,父母就急得不得了,越高就越不淡定,這種情況做媽媽的女士們應該不陌生。有些甚至馬上就給孩子胡亂服用退燒藥,父母的心情我理解,但做法替孩子擔憂。作為藥師,今天我非常樂意和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和知識。

    兒童發燒在38.5℃以下,精神狀態很好,並且沒有其他的症狀,多數問題都不大,可以採用物理降溫。常用的物理治療方法有:

    a.溫水浴,水溫在37℃左右,透過刺激血管被動擴張,促進熱的發散。擦浴時用力要均勻,在腋下、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地方停留的時間可以稍微長一點,以助散熱,擦浴後注意將將寶寶包好。

    b.頭部冷敷,將毛巾用涼水浸溼後或冰袋敷在寶寶前額部,每5-10分鐘更換一次。如果體溫在39℃以上,不建議使用溫水浴。

    當然,如果物理降溫收效不大,且體溫超過38.5℃,甚至39℃時或病情反覆,最好能直接到醫院尋求醫治。如果是接種疫苗後體溫升高,則要儘快諮詢相關醫生。

    發燒的時候,什麼情況下需要吃退燒藥?這也是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通常醫生會把38.5℃作為是否吃退燒藥的分界點。我想跟大家分享的重點是,不要糾結於體溫度數,一定要看寶寶當時的精神狀態,如果38.3℃就很不舒服,沒精神,我覺得可以適當吃點。

    從中醫理論來講,使用任何退燒藥後,免疫系統還沒被喚醒,完全不能抵抗,使外邪在體內積存,就會出現一種情況,使用退燒藥後反覆發作,一次發燒比一次更高,都是因為體內病因沒有去除。所以在使用任何退熱藥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著重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兒童發熱多具有自限性,無生命威脅,因此選用退熱藥主要依據是其療效及副作用。研究表明,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短期使用常規劑量副作用輕微,可作為首選退熱藥。半歲以內嬰兒發熱時不宜用退熱藥來降低體溫,而應選用物理降溫,如鬆開包被,洗溫水澡等。並建議直接到醫院醫治。還有一點,也是父母常會犯的錯,不同的退熱藥同時使用,以為那樣效果會更好,基於使用方法,以及副作用,此舉我不建議。

  • 2 # 全科醫者

    隨著二胎時代的到來,兒科醫生的緊缺,供不應求的現象致使兒科門診的壓力越來越大,兒科急診門診一個診室接診量約平均200-300人/天,而發熱又是就診兒童中最常見的症狀。喧鬧的環境,心急如焚的家長,排隊的長龍便形成了兒科急診門診日常畫面。

    接下來同樣作為家長的我將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兒童發熱的常見原因及當孩子發熱時我們怎樣處理及應對。

    何為發熱? 機體在致熱源作用下或不同原因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即為發熱。發熱臨床分度:

    引起發熱的原因:

    一 非疾病因素 以嬰幼兒為主,由於嬰幼兒體溫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如高溫,著厚衣,腹瀉,大量活動,飲水量少,預防注射等都可以引起發熱。

    二 疾病因素 兒童90%以上的發熱是呼吸道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支氣管炎,肺炎等。除此之外消化道、泌尿系的感染也會引起發熱,還有傳染病,如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猩紅熱。以上疾病除了發熱還有相應各個系統的症狀,可一一鑑別。

    那是不是所有發熱都應服藥呢?

    1.體溫38.0℃以下 首選物理降溫。通常兒童體溫低於38.0℃不需要採取藥物治療,可減少衣服(冬天穿一件單衣,夏天可不穿)、貼退熱貼,多喝水,洗溫水浴。

    2.體溫38.5℃以上 藥物治療,輔以物理降溫。父母最好選擇泰諾林(對乙醯氨基酚)或者美林(布洛芬)。若孩子有高熱驚厥史更應及時服用退熱藥物,切勿等到39℃以上才使用,以免誘發高熱驚厥。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兩種兒童退熱藥

    布洛芬(美林) 用量10mg/kg,每6-8小時可重複用藥一次。易造成胃炎和胃腸道出血。

    對乙醯氨基氛(泰諾林) 用量10-15mg/kg,正常劑量使用下無毒性,每4到6小時可重複用藥一次

    注意:①嬰幼兒發熱切忌捂汗,尤其是老年人,喜歡在寶寶發熱用厚被子、厚衣服進行所謂的“發汗”,因為兒童主要是透過體表散熱,所以要衣物寬鬆才不會因為穿得太多,而導致體溫短時間內急劇上升,甚至引起高熱驚厥。

    ②蠶豆病兒童不能使用解熱鎮痛的藥物,否則易引起溶血。

    ④ 若兒童高熱,醫院距離較遠且交通不便時,一定先於物理降溫、藥物退熱等緊急處理 ,有高熱驚厥病史應同時加服鎮靜藥。避免就診途中體溫持續升高發生意外! 願寶貝們在大家守護下健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AM全球賽票數破百萬,已獲300萬RMB獎金分成,如何看待4AM的高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