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格桑花兒12
-
2 # 教育雜談
孩子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孩子也是我們的希望所在。所以教育孩子最要緊的就是這六個字——
信任、理解、鼓勵
信任是人們和諧相處的基礎,孩子與家長之間更需要信任。只有家長對孩子充分信任,才能讓孩子有勇氣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但是凡事都有個平衡。作為家長也要首先取得孩子的信任,這樣才可以培養起孩子們自信和獨立的人格。就如同我們小時候學走路,有家長在身邊,我們總能撒開膀子使勁跑。因為我們知道,摔倒了不要緊,會有一個強有力的大手幫我們重新開始!
理解是人們相處的潤滑劑,家長對孩子的種種行為都應該從內心去理解,這樣才能獲得孩子對你的信賴和深切的愛。千萬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劈頭蓋臉的批評孩子,這是孩子們最恨的。孩子犯了錯,更不能隨意去毆打,那樣的教育只能造就軟弱和欺軟怕硬的性格。
鼓勵是孩子前進的強大動力。孩子那麼小,犯錯誤在所難免哦。所以我們做家長的就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意見,而不要一味地批評指責或者沒有緣由的表揚。鼓勵就是在孩子受到挫折以後,你還能給他繼續努力的勇氣和力量,讓孩子知道你就是他的堅強後盾!
鑑於以上幾點心得,也是我教育孩子中始終遵循的準則,您怎麼看?
-
3 # 五戒1977
孩子教育的過程,我覺得是“教學相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單向的,是雙向的,而且方式和方法也是不斷變化的,也應該是不斷變化的。
古人云,兵法之妙,存乎一心。孩子和家長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每一時期都有每一時期的目標、觀點、要求和特點,所以,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哪一個階段用哪一種方法,這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
相對而言,在孩子的孩提時代,家長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完全就是灌輸式的,孩子就是被動接受;到了幼兒園和小學時代,孩子開始慢慢的有自己的脾氣和主見甚至提出異議,這時家長會發現,原來的我說一就是一的方式有點行不通了,雙方開始產生矛盾,但總體上,孩子還是認可的;到了初中和高中時代,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心很強,家長會發現孩子讓其上東,非要上西,讓其打狗,非要罵雞,當然不是事事都這樣,但至少很多都是在語言和行為上開始非常明顯的表現為不耐煩、對抗;到了大學和工作以後,孩子獨立性越來越強,家長的主導地位基本不存在了,很多事能交流交流就不錯了;等孩子到了中年階段,孩子開始成為主導地位,家長反而居於原來孩子的地位,成了孩子指導甚至管理家長了。
對我來說,我想我會遵循這個規律,唯一最重要的兩點必須把控好、堅持不懈的是:
第一,底線不能變,品質不能壞。即使為社會和國家,做不了多大貢獻,但是不能危害社會,國家,要管理好自己的言行,要能生存下去。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第二,跟孩子交朋友,相互尊重。大事講原則,小事裝糊塗。從小到大,涉及到他的決定,涉及到家庭的大事,都要跟他商量,至少徵求意見。希望一輩子都能儘量好好的平等的交流。
這是我的看法。家長是孩子的老師,但是同樣,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有一天也會成為家長的老師,教學相長,互相幫助,共同面對人生。
回覆列表
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談談我的一點感受。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一直秉持的是“互助互幫”的模式,就是我幫孩子更好的探索這個世界,孩子幫我更好的感受人生。
孩子生而為人是第一次,我們為人父母,同樣也是第一次。在這一點上,我們都是初學者,孩子摸索著成長,我們摸索著育兒,誰也沒有既定的經驗和優勢。所以在遇到問題時,誰也不能推諉埋怨,互相扶持著前行就是最好的。
對於我的孩子,我著重的是他各種習慣的養成,學習習慣、閱讀習慣、收納習慣等等。關於好習慣的養成,首先家長得以身作則,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得是什麼樣的人。透過你的影響,再加上制定一些獎懲制度,孩子好習慣的養成並不是大的問題。
孩子的學習成績是每個家長尤為關心的問題,但往往有時候你越在意越達不到預期的結果。關於成績,我的經驗是,別隻盯著分數,要讓孩子學會分析做題中錯誤的原因,以及找到彌補這種失誤的方法。要讓孩子接受到分數不代表一切這一概念,要讓他不斷的進步成長才是更好的目的。
我的孩子是在鼓勵和引導中長大的,他偶爾的考試失誤我從沒有太過責備,我總會努力幫他分析原因,找到方法。現在他的學習我基本上不會操太多的心,他也一直是班級前幾名。
幫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做一個時刻理性的大人,和孩子一起學會剋制,學會分析,相信我們會和孩子一起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