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有二大爺

    準確的說我不是每天讓他們自學詩文三首並背誦,我只是每天拍他們背三首的小影片。他們的儲備已經很多了,一天一首太費事了。

    引導他們讀詩詞很偶然。他們去年九月份四周歲上的幼兒園,之前從沒進行過早教,親子閱讀這類,基本上是空白。有一天放學接他們的時候,大大爺(在我的文字裡我習慣這樣稱呼大兒子)口裡冒了一句:蓮葉何田田,我問他念得什麼,他說老師教的,這句是哪首詩詞裡的我早就忘了,到家後我就百度了下,原來是《江南》裡的。這時我突然萌發了讓他們學習一些詩詞的念頭。我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培養他們的讀書習慣。因為我的普通話並不標準,所以我在手機APP裡找了個有童音教材的的兒童學唐詩。我找了個特別適合小孩學習的版本,有領讀,有伴讀。讀音斷句都中規中矩的,選擇這個版本我是有自己的考慮的,第一 童音清晰,孩子聽的清楚,方便學習。第二,童音讓孩子親切,覺得別的小朋友學的會,他們也能,從心理上容易接受,不會有畏難的心理。 同時我買了兩本唐詩的紙質書(都是帶拼音的),書上有的讓他們看著書跟讀,沒有的我抄在小黑板上讓他們跟讀。

    最初我沒有讓他們背下來的期望,我只是讓他們養成讀書的習慣,只要能讀的,讀過的,他們每天都要讀一遍。最初我覺得這個年齡的小孩,學個20來首,也夠他們培養習慣了,只是後來他們的學習能力讓我始料不及,我才開始有意識的訓練他們。

    在他們跟著APP學了20天左右的時候,小大爺突然開始自己讀APP上沒有的,一首詩裡只有個別字會出錯,這時我就會幫他糾正一下讀音。同時狠狠的表揚了他一番,就這樣小大爺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把那本唐詩裡的119首全部學會了,又過了半個月左右,我對他進行了一次測試,整本只有十來首不會背,這時我又跟他們買了兩本書,一本聲律啟蒙 一本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聲律啟蒙我是為了培養他對古詩詞的斷句能力,因為這本書韻律好,節奏有規律,讀順了極具美感。《聲律啟蒙》的誦讀我依然是讓他們聽APP學,主要是學斷句,事實上到後來他們無論是拿到《論語》還是《宋詞》包括正在讀的《詩經》他們斷句都很準,我覺得跟經常讀《聲律啟蒙》是有很大關係的,畢竟語感這東西說不清道不明但真實存在。

    小孩子的記憶力是驚人的,不過忘得也快,所有唐詩宋詞他們讀過的能背下的,我都定期讓他們複習。最初他們每天讀兩本唐詩,後來換下一本太熟的,增加《宋詞》,現在他們每天讀《詩經》和一本無拼音的《唐詩三百首》。每週六日不用上幼兒園 就把換下來的再複習一遍。

    他們讀的這些書,只有《唐詩》和《宋詞》我會希望他們背下來,《聲律啟蒙》、《論語》和《詩經》我只要求他們熟讀,不過這個年齡能熟讀基本上也就接近背誦了。

    在他們讀這些書的時候,每天都只讀一遍,而且我從不跟他們解釋意思,一方面我的目的只是培養他們的習慣,同時能增加一些儲備,另一方面我始終認為,對於詩詞的理解,除了應試需要,更多的需要自己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慢慢去領悟,而教應試那是學校老師的優勢,我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去越俎代庖。小孩這個年齡記憶力最好,我只要不浪費他們的記憶力就算達到目的,何況在閱讀中他們增加了識字量,養成了讀書的習慣。這收穫已經夠大了。

    每逢週末,倆大爺都陪我在店裡讀書,很多路人都說他們很聰明,其實在我看來,他們只是正常兒童,不聰明也不傻,只是養成了一個比較好的習慣,以及長期堅持的結果。

    在倆大爺讀詩詞的過程中,我從不讓他們聽那些唱詩的速記法,因為我的目的不僅僅是讓他們記住,而是要他們透過讀,抑揚頓挫的讀來領略詩歌的美,從而愛上讀詩。如果在僅僅記住和抑揚頓挫的讀中二選一,我會毫不猶疑的選擇讀。現在很多APP教材裡都有各種“唱詩”,這種做法確實能讓孩子更容易記住,但這樣的記住除了應試毫無用處,沒有美感的詩詞本身不會讓孩子對詩詞產生興趣。倆大爺讀詩讀到酣處的時候真的會手舞足蹈。

    很多朋友對我讓孩子讀《論語》和《詩經》覺得不置可否,在他們看來,又不像唐詩宋詞那樣運用廣泛,考試的比重也不大,完全沒有必要讀,朋友並沒有真正瞭解我的意圖,讓他們讀這兩本書,我完全是為了今年下半年讓他們學習文言文做鋪墊,在我看來《論語》和《詩經》的經典性對我並不重要,但它們的拗口和短篇幅對我很重要,能把這兩本書讀通順,我相信他們在今年下半年開始讀文言文會毫無壓力。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因為我始終堅持讓他們自己學,沒有量上的追求,就一定要有難度上的考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入侵外國的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