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耳畔職語

    黑羊效應: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

    當人們面對巨大的壓力時,通常會把無法自圓其說的問題轉移給相對軟弱的人,從而形成了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的,其他好人坐視不管的“黑羊效應”。

    這種現象,在職場中不少。3月份,值得紀念的節日比較多,其中就有學雷鋒活動。單位最近也組織了這個活動,利用休息時間組織員工去義務勞動,而且不是一次兩次,是定期去。因為去的次數多,就打亂了很多人提前安排好的個人計劃,也影響了員工正常休息時間。這時候,就有人發聲了,我一邊僱人幹活一邊還要義務勞動,乾的這叫什麼事?這一說,大家紛紛響應。沒幾天,這個事情就傳到了領導的耳朵裡。可結果不是大家對這個事情有意見,而是變成了第一個發聲的人有意見。“黑羊效應”就這麼 瀰漫在整個環境中。

    那,被“黑羊效應”了後,這個第一個發聲的“黑羊”是如何自救呢?他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在義務勞動中尋找樂趣,把義務勞動做的比別人更出色。

  • 2 # 第一心理

    《薩提亞轉化式家庭之治療》一書中,對於“好人”這個群體的論述,引起了我的思考,好人是一類不照顧自己感受和情緒的群體,他們很容易產生不舒服的體驗,而追求快樂又是一切人類行為的驅力,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做好人呢?好人在什麼情況下會轉變為壞人呢?

    被害者很無辜,加害者本無心,旁觀者則無視

    心理學黑羊效應指的是,在一個群體中,所有個體對新加入的個體沒有理由的排斥和攻擊的現象,而且,這個群體裡的每一個個體並不算壞人,最後演變成了一個“被害者很無辜,加害者本無心,旁觀者則無視”的怪異現象。

    在這個群體裡,被排斥、被攻擊的個體被稱為“黑羊”,對受害者實施攻擊的個體被稱為“屠夫”,其他袖手旁觀之人被稱為“旁觀者”,這樣,黑羊效應也就形成了。

    “黑羊效應”的起因往往是無從追溯的,因為它的“導火索”基本上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僅僅是因為一次極小的疏忽;僅僅是一次無心之舉、一句無心之話;僅僅是因為一個人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辭,甚至可能因為一個人面相不好,說話帶口音等等。

    攻擊無辜者

    臺灣著名精神科主任醫師陳俊欽認為,“黑羊效應”對人類的影響極為深遠,並且,少有人意識到其詭異。

    這個社會,每天都在上演著類似的劇情,人們把無辜的人抓起來當做“黑羊”,然後極盡所能的攻擊他們,最終,整個團隊都成為了共犯。

    當然,這個團隊自身可能存在問題。比如,團隊正在遭受外界壓力,或者是一個新成立的團隊,團隊成員彼此之間氣氛微妙,略顯尷尬,而此時恰好有一隻“黑羊”出現,可以讓大家找到共同話題,緩解尷尬的氣氛,減小自身壓力,增加團隊凝聚力,“黑羊效應”就這樣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去個性化

    反觀黑羊效應,團體中的屠夫越來越多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這裡要引入一個概念“去個性化”, 最早由法國社會學家勒邦提出。指的是在某一個特定的環境下,個體逐漸喪失其個性而被群體同化,自我喪失自控力,發生一些非典型的、反常規的行為方式。

    而激發這種現象的原因,也表現為個體激動(在某一特定場所和情境下所產生的去個性化),集體激動(群體情緒在個體情緒影響下,極易被感染傳遞,而表現出的極不穩定,極不負責的現象),社會傳染(個人對團隊認知度比較高的時候,特定的具有感染力的情景會促使個人喪失判斷力和理解力,這種傳遞是最不合理且最為瘋狂的)。而這就是團隊裡出現越來越多屠夫的原因。

    後來,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又提出了“路西法效應”,證實了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下,群體意識可以降低個體的判斷能力,結果是,天使也可能墮落成惡魔,好人也可能變成壞人。

    那麼,如果抵制黑羊效應呢?如果你很不幸的成為了“黑羊”,請找出你成為黑羊的契機(什麼事情讓你成為眾矢之的),想方設法讓屠夫明白錯不在黑羊或者並不是太大的錯誤,潛移默化的改變他們對黑羊的看法。

    並且,此過程不宜太激進,也不宜太緩慢。黑羊要明白自己的處境,不能太過強硬,也不能太多軟弱,重要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相信每一個心存善念的人,都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宰殺“黑羊”的“屠夫”。團隊中需儘可能的減少去個性化的程度,使團隊中每個人的責任分工明確,並處在他人監督之下,讓每個人都難以逃避自己的責任。

    每個天使的內心都住著一個惡魔,我們要做的是在保證自身利益的同時,儘量不要去傷害別人!黑羊效應告訴了我們,這個世界上,不需要,也沒有真正的好人,我們只需要做到問心無愧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100元的PSP遊戲機嗎?有什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