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道酬勤向陽而生
-
2 # 尼古拉斯奇異果
民族融合本身也是一個困難的事,也有很多反覆。區域性的短期的漢人胡化,是常有的現象,但是總體的、全域性的少數民族漢化,是更大的一個潮流。我這裡提到了中國歷史上出現的三次大的民族入侵,所以說是“入侵”,因為在當初向中原打進來的時候是一種入侵,有抵抗,正義、非正義還是存在的,不是抹殺這些東西。三次入侵造成的後果,有幾個民族對中國民族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1、蒙古的分分合合
蒙古作為遊牧民族,長久以來一直默默無聞。12世紀開始,伴隨著契丹的衰落,蒙古各部才逐漸發展,成為蒙古高原的主人。
金朝時期,蒙古是金國的附庸,從金世宗完顏雍開始,金國每三年到蒙古進行“減丁”屠殺,蒙古各部和金國的矛盾日趨白熱化。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統一蒙古高原,蒙古作為一個政權正式登上歷史舞臺。隨即,統一起來的蒙古爆發了強大的力量,橫掃亞歐大陸建立起了空前遼闊的大帝國。
然而,因為蒙古統治手段的落後以及幼子守灶的固有弊端,蒙古汗國終於在1259年開始走向分裂。本部於1271年建立元朝,四大汗國則相互攻伐,形同陌路。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蒙古人甚至遊牧民族,因為其組織形式的原始和落後,是天生具有分裂基因的,所以成吉思汗的偉大不言而喻!
1368年明朝建立後,元朝退守長城以北,以北元的形式與明朝對峙。1388年,明朝大將藍玉在捕魚兒海大敗元軍,北元滅亡,蒙古回到韃靼和瓦剌等原始部落狀態!
隨後,韃靼和瓦剌此消彼長,和明朝進行了長達200多年的邊境戰爭!
瓦剌衰落後,部落西遷至西域地區,而韃靼部也在明朝末年分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兩大部。
因為漠南蒙古分佈在長城邊上,距離中原近,氣候相對適宜,因此漠南蒙古人口較多,經濟發達,其中的察哈爾部是黃金家族的直系後裔,也就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孫!
但是,也因為和中原地區的距離過近,所以在後金擴張的過程中,漠南蒙古首先就遭受到後金的衝擊。1635年,後金征服漠南蒙古,在漠南蒙古推行盟旗制度,從此漠南蒙古成為後金的堅定盟友。
1644年,清軍入關,開始在全國建立統治。此時的漠北蒙古也稱喀爾喀蒙古,雖然和清朝有“九白之貢”,但是隻是清朝的藩屬國,並不受清朝的直接統治。直到1691年,康熙皇帝舉行“多倫會盟”,才宣告了漠北蒙古的歸附。
因為漠北蒙古歸入清朝的時間較晚,且位置比漠南蒙古更加偏遠,因此漠北蒙古和清朝的關係比漠南蒙古更遠。
由於漠南蒙古和清朝關係密切,且距離漢人區更近,因此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漠南蒙古的漢化程度較深。相比之下,漠北蒙古由於地處蒙古高原身處,只能發展畜牧業,因此更像是“真正的蒙古人”!
但是漠南蒙古始終是正統蒙古的繼承者!
應該說,從明末清初以來,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就已經分道揚鑣了。
2、內外蒙古的分道揚鑣
而近代以來的歷史發展,更加將內外蒙古徹底撕裂成兩個族群。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沙俄趁機煽動庫倫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稱帝,公然宣佈漠北蒙古獨立,全國譁然。
漠北蒙古的獨立是蒙古獨立建國的開始。雖然後面有1919年徐樹錚收復漠北蒙古,但是由於民國政府孱弱,蒙古的獨立已經不可避免。
1921年,蒙古人喬巴山引蘇俄紅軍入境驅逐白軍,隨後哲布尊丹巴病死,蒙古於1924年成立共和國!
共和國時期的蒙古,雖然民國享有主權,但是已經形成事實上的獨立王國。1945年,斯大林逼迫蔣經國簽字同意外蒙獨立,隨後外蒙古公投獨立!
1961年,在美國的挾持下,蔣介石被迫同意蒙古加入聯合國,蒙古獨立得到世界的承認!
從1911年到1991年,從沙俄到蘇聯,俄國對蒙古的影響可謂深遠而全面。
其中,斯大林為了加強對蒙古的控制,對蒙古進行了全方位的控制:
經濟控制
驅逐第三國資本,控制蒙古的金融大權;
政治扶持
選取蒙古精英到蘇聯學習洗腦,回國後進入蒙古高層,達到控制蒙古內政外交的目的;
文化閹割
禁止與成吉思汗有關的文化,廢除蒙古文,推行俄式斯拉夫文字,使蒙古成為無根之水;
思想絞殺
對國民進行強制甄別,處決大量的所謂“右派分子”,大量蒙古喇嘛和王公被處決;
血統控制
命令蒙古高層和蘇聯人通婚,以“和親”的血脈控制蒙古全國;
通過一系列手段,蒙古成為蘇聯事實上的第16個加盟國。
而同時期的內蒙古,則一步步向中華大家庭靠近。早在清朝時期,清朝就對蒙古分出外藩蒙古和內屬蒙古。其中在包括察哈爾地區等直接設定流官進行管理,而不是外藩蒙古設定札薩克推行自治。因為流官的治理,內屬蒙古成為清朝的直接行政區,經濟發展更快。
而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屬於內屬蒙古。
民國建立後。為加強對蒙古的控制,實施了“蒙地建設”的制度,設定了熱河、察哈爾、綏遠和寧夏四個省,合稱“塞上四省”。九一八事變後,內蒙古地區也成為戰場之一,先後爆發了長城抗戰、多倫抗戰等,在內蒙古地區也先後出現了“偽蒙古軍政府”、“偽蒙古聯合自治政府”等。抗戰勝利後,烏蘭夫於1947年在東內蒙古成立內蒙古自治區,這是中國第一個自治區,標誌著內蒙古迎來了新生!
經歷了近代一系列事件,內蒙古的發展蒸蒸日上,今日的內蒙古人口超過2500萬人,人均GDP更是遠超蒙古國。而蒙古國因為蘇聯的長期壓榨,人口始終處於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今天也才勉強超過300萬,且由於畜牧業超載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國內大部分地區荒漠化嚴重!、
蘇聯解體後,蒙古開始推行“第三鄰國”戰略,和美日打得火熱,不過儘管接收了如此多的經濟援助,蒙古的經濟依然一塌糊塗!
可以說,蒙古的歷史,就是不斷遊離最後全盤西化的歷史。而內蒙古的歷史,就是不斷漢化最終歸入中華大家庭的歷史!
據靜夜史的同學講,內蒙古人並不將蒙古中國人看做自己的同胞,對於他們的貧窮,也並沒有同胞之間的那種同情!
在當今有錢就有底氣的氛圍下,內蒙古人對蒙古中國人更多的是不屑和輕視。而對於蒙古國在國際上所謂的地位,內蒙人也並沒有羨慕的意思。畢竟國力擺在那裡,站在中華的身後肯定比受夾板氣要好得太多!
-
3 # 紅色閃電
整個宋蒙戰爭期間,四川軍民到底修了多少城寨,尚未見全面統計。景炎三年(1278)八月,安西王相府的報告說:“川蜀悉平,城邑山寨洞穴凡八十三,其渠州禮義城等處凡三十三所,宜以兵鎮守,餘悉撤毀”。此處的奏摺中所言應該是四川山城寨中規模較大的,共計116處。關於四川山城的詳細數目,胡昭曦先生曾經有專文論述,可考者共有44處,見於記載而尚不清楚的還有40餘處。對現存的四川山城遺蹟進行綜合考察,就會發現這些山城的構築頗具特點。
(一)控扼水道
山城大多坐落在大江大河的旁邊,有的甚至是在多條大江大河的交匯處。如釣魚城,位於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會之衝,正面控扼三江展開的扇形地區。雲頂城位於沱江西岸、金堂峽出口處,是自川西至川南的水路要衝。
在蒙古軍建立強大的水軍前,宋軍能夠充分發揮水軍優勢,沿江山城之間可以互相進行兵力支援和物資補給,起到水上交通線的作用,避免陸路交通時遭到蒙古軍的阻擊。
(二)因山為城
山城大多坐落在四周孤懸的山頂上,各城所在之山,大都鞘絕千初,石壁如城。這些山城大都因山築就,憑藉獨特的地理優勢,修築時大多因陋就簡,這就大大減少了修築山城的工程量,使得山城防禦體系在短時間內能夠初具規模。
得漢城四周懸崖峭壁,高出地面約700米,遠看山巒突飛,長嶺陡落,形如蜂腰,狀如鵝頭;平梁城三面陡峭山崖,城高出地面約400米;禮義城,建於寶佑三年(1255年),其城高出地面約100米,四面山崖陡峭,渠江三面環繞;榮城距地面高約80米。
《釣魚城記》所記“牆高二十四初”,有的地方的確如此,但是一般只有兩三丈、四五丈高不等。這是因為城牆下面就是峭壁懸崖,用不著再加很高的城牆上去。南面和西北面石巖特高,不築城牆毫無影響,因此南北兩面很多地方都沒有城牆。東面坡度較緩,城牆也就連綿不斷。雲頂山四面壁立,狀如城垣,建城者充分利用雲頂山“狀如城垣”的地形,因山為勢,大部分以陡壁為垣,小部分壘石築牆。
(三)自給自足
山城大多頂部平坦,有田土可耕,有林木可用,有泉水可飲,足可供眾多百姓和軍隊居住守禦,具備獨立長期堅守的生活條件。
雲頂山城頂平數十畝;小寧城城壩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800米;得漢城城上平壩長2500米,寬2000米,呈橢圓形狀;平梁城其上平坦,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1100米;禮義城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00米。榮城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800米。
有些條件優越的山城在城內有相當面積的可耕地。山城既是官民保聚的要地,又是耕戰結合的據點,守軍在山城附近地區推廣營田,兵民駐守其上,各安其業,各得其所,可以作長期防守之計。
由於山城的保護,開墾山城附近的土地是完全可能的。嘉熙四年(1240),宋理宗頒詔,“於邊城三、五十里內亦分田以耕,遇警則用以守城;在碧者則耕四野之田,而用以守碧。田在官者免其租,在民者以所收十之一二歸其主。根據這項規定,四川州縣往往在所在山城寨堡附近,採用“營田”形式,由官“度土授田,募民請佃,進行耕種和生活。
在孟珙治蜀期間,四川宋軍就大興屯田,避免清野政策造成閉城自困的危險,形成“有城以禦寇,又有寨以保民,則軍民兩利,而人心自安”的戰略格局。餘價採取建築山城,搬遷官府,以及官民、軍民、平戰、耕守結合的措施,給民眾的生計提供了保證,使“人心粗定,始有安土之志”,加強了百姓的安全感與軍民的凝聚力。
但我們應對這種長期堅守持謹慎的樂觀態度,儘管有些條件優越的山城在城內即有相當面積的可耕地,但仍然無法滿足眾多守城軍民的需要。一旦蒙古軍圍困時間過長,仍然面臨糧食緊缺的危險。有的山城最終就因為“食盡”而陷落,滬州神臂城就是這樣的例子。
屯兵紮寨,固守山城,水源問題很重要。宋夏戰爭中,在乾旱少雨的西北地區,水源曾經一度成為妨礙北宋城池堅守的大問題。但是四川山城頂部大多都有泉源,水源供給是不成問題的。《合川縣誌》有詩讚曰:“萬初危巖環壁壘,百亂活水蓄層巔。”富順虎頭山城“山頂有泉,四時不涸。目前還沒有見到因為水源問題而導致山城陷落的記載。
-
4 # 飛哥說史
正面影響
元朝的大統一,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它結束了唐末以來(五代十國宋遼金夏)國內分裂割據和幾個政權並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國家長期統一的政治局面;促進了國內各族人民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它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元朝的統一,還加強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發展;從蒙古族的歷史發展角度來看,統一的過程就是蒙古族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過程。
元朝的大統一,促進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漢族人民大量遷居到邊疆地區,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開發了邊疆經濟。邊疆各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雜居,加強了民族融合。唐朝以來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中國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時更有大量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他們與漢、蒙、畏兀兒等民族長期雜居、通婚,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元朝時,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加強了對硫球(臺灣)的管轄。
元朝是世界歷史上疆域最廣闊的王朝,國力最強盛的王朝。從疆域的廣闊度來說,連後來第二大的清朝也不能和元朝相提並論。《元史·地理志》言元朝的疆域是:“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面積相當於如今中國疆土的兩倍。全國劃分為中書省和十個行中書省,以及宣政院管轄的西藏地區。大元統一全國後的疆域是:北到俄羅斯、西伯利亞,越過貝加爾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中亞(鹹海以西,察合臺汗國也是元朝一部分),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總面積超過2200萬平方千米。全國劃分為由中書省所直接管轄的首都附近的腹裡地區(即今河北、山東、山西及內蒙古部分地區)、由宣政院(初名總制院)所管轄的吐蕃地區(今西藏),以及10個行中書省(分別為陝西、遼陽、甘肅、河南、四川、雲南、湖廣、江浙、江西、嶺北行中書省)。
元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不僅在中華文化史上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在諸多領域出現了新的飛躍,推進了中國多元一體文化的發展程序,開創了中國各民族文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新局面,對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元朝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空前繁榮,使不同地區、國家和地區間的經濟文化雙向交流加速。中國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推進了這些地區的文明程序。阿拉伯的醫學、天文學、農業技術,歐洲的數學、金屬工藝,南亞的雕塑藝術等傳入中國,促進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和發展。
蒙古軍西征給被征服各國的經濟、文化造成破壞。客觀上對東西方交往也起一定促進作用。繼唐宋時期穆斯林“蕃客”之後,伴隨蒙古帝國的崛起和西征,中亞地區大批不同族群的穆斯林被徵發、遷移到中國,又在元朝統一中原的戰爭中被分散於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另外還有許多隨著中西交通的暢通而陸續到來的穆斯林商人,他們“擅水陸利,天下名城巨邑,必居其津要,專其膏腴”。
負面影響
對中國
元朝統治者入主中原後,實行屠城與劫掠的政策,北方地區的社會經濟和生產力遭到巨大的破壞。蒙古對金的戰爭造成了普遍的破壞、殺戮和社會混亂。他們用蹂躪鄉村孤立大城市的手法,意味著城市和農村居民都要遭受嚴重傷亡和窮困。蒙古也進行重新建立毀壞的設施、恢復農業和復興社會與教育事業的嘗試。但這些努力只是區域性性質的,從來沒有得到蒙古統治當局的積極支援。這種情況直到金朝最後滅亡與13世紀30年代初期和中期耶律楚材改革時才得到重大改善。
並且元朝繼續保持原有的遊牧體制,漢化不明顯,阻礙了政治和文化的繼續發展。並且元朝實行民族等級政策和民族壓迫政策,人分四等,漢人南人為最下層居民,在統治者上層社會。他們排斥漢文化,沒有使漢文化在上流社會傳承下來,所以說元朝一定程度上是破壞了漢族文化。
對外國
蒙古兵多用詐術,不惜為種種然諾,誘敵開城。城民之過於輕信,開城乞降者,蒙古兵則盡屠之。雖先發重誓,許城民不死,亦然。凡大城皆不免於破壞,居民雖自動乞降,出城迎求蒙古兵之悲憫者,仍不免於被屠。蓋蒙古不欲後路有居民,而使其後顧之憂也。此輩不重視人命,僅見有立時之滷獲,與其畜群之牧地而已。
蒙古兵在遠征之中,每年休養士馬數月。然於進至屯駐地以前,必先躪其四圍之地甚遠,俾能自保,然而飽栽所掠之物,休兵於其地。役使所俘之多數俘虜,是皆因年幼貌美而獲免之男女也。此輩不幸之人,命運較死於蒙古兵鋒鏑之下者,更為可憫,體無完衣,飢餓疲弱,待遇如同最賤之牲畜。軍中之幼婦萬千,習於亞洲人之奢侈,遵守東方風俗及回教法律,生長於深閨之中者,曾見其親屬被殺,自身被虜,而隨此種貌醜行惡之蠻人,以供其玩具之用。
朱元璋:(成吉思汗)起於漠北,凡達達、回回、諸番君長盡平定之,太祖之孫以仁德著稱,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蠻、海外番國歸於一統。
呂思勉:自成吉思汗崛起至世祖滅宋,共歷112年,而蒙古的武功,臻於極盛。其人的勇於戰鬥;征服各地方後,亦頗長於統治;如不干涉各國的信教自由,即其一端。自有足稱。但其大部分成功的原因,則仍在此時別些大國,都適值衰頹,而乏抵抗的能力,其中尤其主要的,就是中國和大食帝國;又有一部分人,反為其所用,如蒙古西征時附從的諸部族便是;所以我說他是適直天幸。
張帆:元朝以前的中國歷史,包括漢、唐在內,本質上屬於“小中國”。到了元朝,加上此前遼金等北方民族政權的影響,中國才變成了“大中國”。就是說,在元朝以前“小中國”是常態,元朝之後“大中國”變成了常態。
-
5 # 半山紅
有正面的影響,但是對中國來說弊大於利,請在朱元璋的16個字裡面理解:
朱元璋攻打蒙古人的檄文《喻中原檄》: 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紀陳綱,救濟斯民。
-
6 # 明戈烏勒
蒙古歷史上就沒有統一一說。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是一種史學說法。成吉思汗是征服了蒙古各部落和非蒙古部落,形成了蒙古大帝國。
成吉思汗去世後,經過窩闊臺,貴由,蒙哥等三代蒙古大汗後,忽必烈當上蒙古大汗後,蒙古帝國分裂成五個大帝國。即元朝,欽察汗國,察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爾汗國,互不臣服。
從忽必烈在元朝推行佛教後,西四汗國全部信仰了伊斯蘭教,五個汗國漸行漸遠,徹底地分崩離析,最後還互相廝殺,直到全部滅亡了。
十三世紀的蒙古人是一個遊牧民族,幾百萬人口,信仰的薩滿教是落後的宗教,生產方式落後,沒有先進文化甚至是沒有文化,全靠馬上功夫——騎射征服了歐亞大陸。所以說要維持蒙古帝國的統治是不可能的。談統一更是不可能的。
回覆列表
說到歷史上的蒙古統一,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元朝。成吉思汗以及後代開闢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疆土。跨越亞歐大陸的蒙古帝國。使中國的影響力在當時世界上輻射更廣闊。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蒙古統一戰爭結束了唐朝以後一直到宋滅亡中國多政權並立的局面。為後期 明 清中國政權的集中有促進作用,據史料記載蒙古帝國疆土最大的時候超過2200萬平方公里,東到太平洋,北抵貝加爾湖(一說達北冰洋),西達黑海沿岸,南至南海,包括元朝、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伊兒汗國和窩闊臺汗國。疆域遼闊後東西方的溝通相應的也會加大,世界上不同文化開始交流溝通,大量歐洲商人以及蒙古帝國殖民地人開始進入中國,漢人經過多年的戰爭也都進入到歐洲等地。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藥,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相繼傳入歐洲,同樣的阿拉伯的醫學、天文學、農業技術,歐洲的數學、金屬工藝,南亞的雕塑藝術等傳入中國。促進了文化以及科技的大碰撞。同時也增加大了中國歷史外交的資本
而對於蒙古帝國來說,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後也是一個被慢慢漢化的過程。作為有上千年文明的當時中原文化來說,任何強大的武力或者政權執政都是會被慢慢融合同化的,蒙古人建立元朝後慢慢的從奴隸制度走向了封建的官僚制度,但相應的蒙古文化以及文字也得到了很大的推廣。為現在中國成為多民族文化多樣化的國家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不好的影響是,元朝的建立對當時中原的漢族文化是一次很大的衝擊,元朝的建立是在馬背上的,屠殺了大量的漢族人,民族階層也發生了很大 變化,出現了很多奴隸階層。對西方的衝擊更大。野蠻走向文明伴隨的都是血腥。
蒙古的統一如果用現代眼光來看的化,不管是文化,文明的創新和傳播再到歷史外交的資本等促進都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