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史有想法君

    這個問題要放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去分析:

    早期,孫可望和李定國已有心結

    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人原本都是大西軍將領,聽命於張獻忠,原本地位是不相上下的。

    張獻忠敗亡後幾人率部退到雲南,各自擁有一些軍隊,互相也沒有統屬關係,只是因為孫可望年紀大資歷深,所以推舉他當盟主。

    孫可望當了盟主,就想實際獲得指揮權,處處標榜自己是老大,但是李定國是一個直性子不認他的權威,經常和他對著幹。時人馮蘇記載:“可望饒機智,既具有全滇,益自尊大,而其黨猶儕視之,李東國尤倔強,每事相阻忤。”

    孫可望就和劉文秀等人商議,有一次把李定國抓住綁在演武場上,給打了一百板子,列出李定國的不少罪狀,後來又假惺惺的把李東國放了,說了些我原諒你之類的煽情話,兩人抱頭痛哭。這件事基本就確立了孫可望的地位。

    後來孫可望向永曆朝廷要求封自己為“秦王”,目的也是在爵位上能李定國等三人,能夠確立自己的領導位置。

    從上面的情況來看,孫可望透過一系列手段,達到自封領導的目的,李定國在心裡肯定是不以為然,而且有牴觸的,兩人在這時候已經種下了心結。

    兩人對永曆朝廷的看法不同,是主要分期

    從歷史材料的分析來看,孫可望是一個心機很深的人,而李定國是一個有情有義的性情中人。

    兩人性格上原本就有衝突。在對待永曆朝廷這件事上兩人產生了分歧。

    在孫可望決定尊奉永曆朝廷的時候,李定國曾說過:“若是,則便是朝廷官,不更做賊矣,勿反覆也。”話說得很明白,我們現在變成朝廷的官員了,不像以前是做反賊了,就不要改變了。對永曆朝廷還是忠誠的。

    孫可望的態度則完全不同,他派手下楊畏之幫他去朝廷要秦王的封爵,楊畏之要到了封爵,朝廷額外封楊畏之為大學士。這件事讓孫可望知道了,覺得楊畏之已經被朝廷收買,大為生氣,就殺了楊畏之。這件事說明孫可望只是希望藉助南明永曆朝廷的名號,希望達到自己狹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並非真心忠誠明室。

    李定國快速崛起,孫可望因地位受到威脅

    孫可望將永曆朝廷控制住之後,派出多路兵馬分別進攻廣西、湖南、四川。

    李東國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是多路軍中成績最佳的,他先是帶兵攻克桂林,清定南王孔有德兵敗自殺。之後又在衡陽擊敗清軍主力之一的清朝親王尼堪部,尼堪兵敗身死。在很短的時間內,李定國擊敗清軍兩大主力,讓清朝的兩位王爺喪命,而且收復了貴州、廣西、湖南。讓南明恢復了小半江山,直接威脅到清朝的廣東、江西、湖北等區域。可以說依靠一己之力,力挽狂瀾。

    這時候李定國的聲望已經遠遠超過了孫可望。不管在永曆朝廷的地位,還是實際掌握的軍隊,李定國都很有可能超過孫可望。孫可望害怕李定國威脅自己的“國主”地位,決定找一個軍事會議的機會把李定國抓住,但因人洩密李定國沒有赴會。於是孫可望不再配合李定國作戰,讓李定國處於孤立無援的危險狀態下。李定國從此帶兵退回廣西,並且此生都不與孫可望見面。

    孫可望意圖稱帝,李定國勤王,兩人徹底決裂

    雖然孫可望和李定國的個人關係已經決裂,但面子上兩人都是永曆朝廷的官員,所以雖然互相掣肘,但依然維持表面的和平。後李定國連續兩次聯絡鄭成功夾擊廣州失利,只能駐軍廣西。

    此時孫可望卻在謀劃稱帝,永曆帝不得已召李定國勤王。李定國帶兵救出永曆帝,將其送往昆明。在這一過程中,孫可望和李定國的軍隊終於起了正面衝突,李定國擊敗了孫可望的部隊。

    此後,孫可望整合自己在貴州的兵力,南下攻擊李定國、劉文秀和永曆帝結果被擊敗,眾叛親離之下只能選擇投降清朝。

    從上面的過程分析出兩人反目的原因:

    1、位份上的爭執,原本大家都是大西軍將領,從資歷上說孫可望在大西軍事群臣之首,但李定國則是張獻忠的義子具有繼承權,可以說位份不相伯仲。孫可望希望佔據統帥位置,兩人難免會出現衝突。

    2、性格上的衝突,李定國為人直率,孫可望則有野心,愛玩詭計,氣量狹窄。在兩人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還可以稱兄道弟相安無事,一旦出現利益衝突,孫可望處處掣肘拆臺,必然讓李定國與其產生裂痕。

    3、大義上的分歧,孫可望的目標一直是自己稱帝,但本身的實力卻遠遠不夠。李定國希望的從民族大義上尊奉南明。這種分歧最後將兩人推到了完全的對立面。孫可望為了稱帝必須消滅李定國,李定國為了保住永曆帝,不得不擊敗孫可望,兩人只能落得同室操戈的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芸豆種植它的花期需要如何進行管理,才能做到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