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應作如是觀

    記得烽火戲諸侯在小說《雪中悍刀行》中有段話,大體意識是

    現代的世道很有意思,人人皆是讀書人,一年讀過的書,可能是以前儒聖翻過一輩子的書都要多;但很可惜,現在的讀書人不算真正的讀書人了,只算翻書人;

    所讀之書,也非聖賢書了,更不會見賢思齊,所謂的將心比心,變了味道,很多人自己不願做英雄,便認為世上無英雄,將別人的拋頭顱灑熱血視為傻瓜,將先烈的慷慨赴死轉瞬忘卻……

    在人人都是“讀書人”的今天,商賈戲子在老百姓眼中,會比朝堂上的黃紫公卿還要引人矚目;有錢有權,在“讀書人”眼中,遠比明德尊禮要重要。在今天,人人都是“讀書人”,但卻都不是讀書人,重利而輕名,所以很難再有真正意義上的『帝師』了。

    唸書和讀書的區別,就是翻書人和讀書人的區別。上古聖賢造字,字字都有靈心靈性,字字都含有千言萬語,字字都有微言大義,可成浩然氣,能壓鬼魅魍魎。傳言“青州城俗名臥牛城,以其行似也;府官有邊姓者,至則城必坍損(因為牛最怕最怕鞭(邊)子)”。清朝甘州城外有塔依城,其名鎮風,後撤之,日多大風。說著兩個傳言,不是推崇神鬼之說,而是嚴明文字的力量。以現在的話說,就是文化建設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唸書,只是識字,可以看書,看報,看小說,寫書,寫信,寫文章,賺錢賺名賺地位,但只是個翻書人,無法化文字中的微言大義成為自己的內在涵養,念再多的書,賺再多的錢,也都是一時的,很難是萬世。即便以後能夠留名青史,也會淪落為談資。

    讀書,與唸書不同,貴在吸取書中的營養,化為己身,可以寫不出錦繡華章,可以成不了廟堂重臣,也不能富甲一方,甚至終其一生,也只是讀了一本書,但是其一言一行,足以為萬世法。

  • 2 # 覺醒GoHomeUp

    從字面望文生義,唸書,用心去領悟知識,學經致世,立足時代,創造財富。讀書,書聲朗朗,談笑間論道天下,論學問,做事業,經商從政,修身立世。貌似兩者區別不大。

    但細細分析,唸書似乎和唸經一樣,不為功利而學,只求品德修身而行。在這裡瞭解和學習知識為了探索世界,通曉古今,感悟人生真諦,體驗生命極致。無為而為,是佛道所追求的悟性智慧!這裡的學經致世,創造財富,是指創造讓世人立足天地,洗心革面的精神財富。

    而讀書似乎和論戰一樣,舌槍唇劍,學知識為功名利祿為生存而勇猛精進,類似於職業教育,讀書為立足時代,為生存而學習一技之長,為求仕途,或一師之長立足社會。所有讀書的目的為立足社會服務生活。這和儒家社會道德準則很切合。讀書就是讀孔孟之道的聖賢書,在仁義禮智信的綱常之上建功立業,求得功名利祿。

    所以讀書比唸書更為急功近利,目的性強。唸書只求心安理得,感悟宇宙生命的過程,似乎不聞人間煙火,享受精神體驗的內在Celesta Elantra。甘於清貧物質,簡樸生活,悟大道於小生活,安靜樂道,寧靜致遠。而讀書則不必去體驗求知探索的過程,只為了立竿見影的目的結果,謀權求富,升官發財!所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路途充滿陰謀險道,血腥暴力。

    所以智高者求道,安身立命於道,以仁義行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大智若愚,內聖而外王!

    其實,我們讀書很有限,而囿於功名利祿而無法抵達聖域。而心心念念於天地之間無字天書。我們的境界更高一維,與宇宙天地為伍。以謀萬世之才理今世紛繁之事,別有一番別緻風景!

  • 3 # 咫嵐陳賢忠

    哈哈,看到這個標題有點圈起來考的感覺。如果非要釐清,真的要咬文嚼字。我的理解唸書是必修課,帶有一定程度的強迫性,必須得念。讀書是指閱讀,是出於心甘情願的那一種。唸書到學校念,讀書就不一定在學校讀了。

    在我們國家有很多地方,口語稱呼,唸書與讀書的意義是一樣。記得小時侯上學時,二種叫法都沒問題,路上見到熟人打個招呼,用你去唸書或你去讀書,意思並無區別。

    當離開校園踏入社會工作後,語句的表達就有所差異了。唸書是學了多少知識,而讀書就不再受規限,可讀可不讀,純粹是個人意願,這是兩者之間的不同。

    每每在空餘時間閱讀,大多數人以“我喜歡讀書”作為一種愛好,但不會再以“我喜歡唸書”作表達。前一句是現代式,後一句是過去式。再比如;我去圖書館讀書,就不能說;我去圖書館唸書,語法上,因環境不一而產生了本質的變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論字與標點符號,或是一條句子,不同的“語氣”所表達意思就不一樣,那麼,唸書與讀書,在特定的氛圍裡,當然,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因此就出現了既同既不同的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屋裝修偷工減料事後如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