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宗國

    近體詩是唐代詩人對古風、樂府等古體詩進行革新,講究詩句和詩句之間的聲調音韻和諧而形成的。

    初唐宋之問、沈佺期完成五律格律,杜審言,完成七律格律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及宮廷詩人:沈佺期、宋之問等,還有陳子昂、杜審言、張九齡都作出了貢獻。後來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等創作出許多經典作品,達到了近體詩的成熟和藝術高峰。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近體詩和古體詩的區別是講究格律。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數、句數、平仄、押韻和對仗(絕句不要求對仗)幾個方面,主要有三點:

    1、每句必須平仄相間,同聯的兩句必須平仄相對,聯與聯之間必須平仄相粘,即“句內相間,聯內相對,聯間相粘”;

    2、除首尾二聯外,中間幾聯必須對仗;

    3、一般來說,詩韻必須押同部到底的平聲韻。

  • 2 # 許家那個人

    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明白什麼是近體詩,什麼是古體詩?近體詩成型於唐朝,它講究對仗、押韻,有嚴格的詩韻,對字數、平仄、句式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古體詩多指唐以前的詩,是相對於近體詩才有的叫法,有五言六言七言四言以及雜言等等,還有樂府詩,它的特點是不拘平仄,不管對仗,完全平民化,而且詩韻比較寬。

    知道了這些,那麼我們再來回顧這個問題,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時間上承前啟後。

    古體詩和近體詩的臨界點就是在唐朝,所以出現了二者並存的局面。人們的思想觀念還存留在古體詩的表現中,儘管已經有了人開始講究詩的格式出現近體詩,但是還不是佔主流位置。

    第三,古體詩自己的特點。

    古體詩篇幅可長可短,格律限制不大嚴密,在敘述事件、刻畫人物、鋪排場景及生髮議論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唐中期,社會動盪更適合古體詩的發展。

    結語:綜上所述,全觀唐朝,古體詩和近體詩才能一起出現在社會中,是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個人創作的表現。

  • 3 # 閒看秋風999

    秦始皇統一各地方諸侯國以後,二世而亡,很快就壽終正寢,後來的漢朝(西漢、東漢)又在統一的基礎上延續了近四百年。

    在此期間,全國的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國力雄厚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好過了;社會分工也進一步完善,文人(仕)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群體規模越來越大;

    文學創作的種類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詩歌(古體詩)因此也日臻完善,成型。比如劉邦的《大風歌》、楚霸王的《垓下歌》、卓文君、司馬相如的《白頭吟》《鳳求凰》等等。

    還有《江南》這樣一首佚名作者的漢代樂府詩中的民歌: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不過到了東漢末年,戰亂又起;接下來的魏晉南北朝仍然繼承和發展了樂府詩以及民歌,但是政治報復在詩歌中的體現也越來越多,比如曹操的一系列詩歌作品;還有民歌性質的《木蘭辭》以及《敕勒川》等等。

    換言之,魏晉南北朝的經濟實力還不足以產生“職業詩人”,具有高度程式化、嚴格的韻律要求的“近體詩”發展仍然受到了限制。

    近體詩從起步到發展壯大,只能夠出現在唐朝;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二次政治經濟發展的巔峰;統治者開明,初唐時期出現了幾個“盛世”,這些都為“近體詩”的成熟打下了經濟基礎——靠寫詩就能夠養活自己,靠賣文就可以遊歷天下名山大川。

    近體詩,講究格式化、對韻律有極其苛刻的規定;說白了,只有肚子吃飽了,才有精力來完成這些“合轍押韻”的作品,而非前人的“張口即來”的民歌。

    近體詩,除了形式上的嚴格要求以為,另外講究的是辭藻的堆砌;不管是否言之有物,反正要追求的一定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近體詩的第三個特點是大量“用典”,換句話說,沒有熟讀古書,沒有學養的人,不用說寫不出近體詩,就連看,都難以看懂!——這些當然都和“吃飽了”有關係。

    總之,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傳承,更加離不開經濟發展;唐代鼎盛時期的國庫以及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是“倉稟足”,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保障文學創作以及文人的需求。

  • 4 # 大江東去11

    就是詩歌從不規範走向更規範,開始就是幾言一樣,押點韻,後來有絕、律,到詞的出現就一個牌一個樣。就和現在的法一樣,最早:約法三章,然後有憲法,詳細的刑法,到現在:人有人的,獸有獸的,土有土的,草有草的……上千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歲的寶寶還要吃母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