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哐當一下

    首先謝謝你的邀請,收麥子的時候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們是自己帶飯去地吃的,就是早上做好飯菜用碗裝好,帶到地裡中午就不用回家一趟了,這樣就可以多幹活。至於帶什麼應該就是這自己做的青菜臘肉吧,忘了,有時候也會帶烤紅薯或者自己做的包子一類的,水是必須要帶的。

  • 2 # 野丫頭花花

    我是農村丫頭小秦:記得小時候家裡收割小麥,我們吃過早飯,就會背上揹簍,拿著鐮刀,帶著草帽,在帶上一些吃的,家裡條件好點的就會帶點水果,餅乾之類的,但我們小時候就是帶點飯,燒的紅苕【地瓜】跟洋芋【土豆】在用開水瓶帶一壺開水

  • 3 # 鍾情三農

    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小時候每到小麥收穫的時候,我最期盼吃到或者喝到的東西有兩種,一種就是雪糕,一種就是可樂。

    具體來說,雪糕是透過騎著腳踏車在鄉野地頭間叫賣的小商販中購買而來的,那個時候,一根冰棒,大概就是五分錢或者一毛錢,如果是奶油冰棒的話,可能要到兩毛錢一根。

    而可樂和雪碧是我的那位在城市裡面當兵的叔叔,在每年夏收期間回家幫忙務農的時候帶回來的。我至今仍記得人生第一次品嚐到可樂的時候,猛然喝了一大口,然後瞬間碳酸從口腔湧入鼻頭的那種刺激感覺。

    在我的兒時記憶中,伴隨我最多的兩個字就是貧窮,而務農作為整個家庭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每年的夏收和秋收,可謂是家庭中最重要的生產活動和儀式了,每年的這個時候,舉家都下地幹活。哪怕是當時還不滿十歲的我也要這樣做,在烈日或者驕陽下,幫家人打下手,或者看著堆積著小麥秸稈,或者剛剛脫離完成的小麥場面。

    一般來說,每到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那些沿著鄉間小路叫賣的冰棒小販就會來到我們家的場面,而這個時候,家人都會來到我們家,掏出五分錢或者一毛錢給我買一根冰棒,而每當我看到隔壁人家的孩子可以吃到兩毛錢一根的奶油冰棒的時候,我的內心其實充滿了無比的羨慕,想必這種心情可以伴隨大多數農村孩子的童年時光,永遠都是覺得別人家的東西都是更好的,別人家的條件也是更優待的。

    不過,相對而言,在每年六月份才能喝到的可樂,就更加的珍貴了,在那個時候,一瓶可樂,我可能要分好幾天才捨得喝完,哪怕是到最後碳酸成分已經基本逃逸,只剩下甜味兒而已,我還是視以為甘霖一般。

    雖然這兩種商品在如今已經是隨處可見,而且我也可以隨時隨地的購買消費,但是在二三十年前的那個年代,每年只有在夏天的時候,烈日或者驕陽下的小麥收穫場之中,才有可能得到家人的賞賜,並有幸品嚐到這種人間的美味,確實是我人生中最珍貴的回憶之一。

  • 4 # 鄉村關中
    第一,都帶一瓦罐水邊走邊吃。

    收割小麥天氣炎熱,農民們早早起床,草草吃口飯,就急忙下地了,或者,顧不上吃飯,這時通往田間地小路上,農民們一個個匆忙的腳步,一手拿著鐮刀,一手拿著饅頭,還有的一手拿著一根大蔥,或者一個洋蔥,邊走邊吃,邊吃邊咬一口大蔥,或者洋蔥,就這樣的焦急。大人小孩,老的少的,全上陣。吃飯在這個時候,已經居於其次了。因為這幾天你坐在家裡吃飽了,可能全年一家老少都會捱餓,這就是當時農民生活最真實的狀態。

    第三,帶幾個烙餅就下地了。

    那時農民們的生活都很貧窮,基本的農民家庭這個時候,糧食都接濟不上了,等著新收穫的小麥接濟生活。有的家庭經濟條件好點,就早早烙好了餅子,它耐儲存,就這樣下地時帶著烙好的餅子。一般都從大清早下地,幹到晚上天黑看不見為止。就這樣的勞動,與時間賽跑,搶收著生活的全部希望。

    第四,家庭老人送飯到麥地裡來。

    如果家庭有老人,或小孩,因年長或年幼不能下地,他們在家裡做好後勤保障,燒好開水,做好飯,到吃飯時就提著裝著飯食的籃子把飯送到地裡,這也是很簡單的食品,煮熟的麵條,調味的汁水,幾個大饃頭和一點鹹蘿蔔絲,或許條件好些的家庭,會炒幾個雞蛋,或炒點野菜啥的,就用這樣的簡單的食物補充人體缺乏的碳水化合物。這種吃飯方式,在當時收割小麥的那個年代,算是高階的享受了。在農村,能有幾家人的生活水平達到這個層次,肯定地說,很少很少的。

    總之,在那個年代,收割小麥下地帶著食物,大多數農民家庭都是很簡單的。在這個龍口奪食的關鍵期,農民只有一門心思地搶收小麥,哪會花更多時間在吃飯上呢?隨便吃幾口,或者再餓,也要收割小麥,把糧食收回來,這是一切的一切!這關係到一家人全年的口糧,關係到一家人全年的生活,收割小麥的全部意義在於收穫著生活,收穫希望,收穫勞動果實,期間吃飯也只能將就了,即使餓著肚子,都要把小麥搶收回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區區204公里的寧淮鐵路,為何牽動蘇魯皖浙四省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