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Sagittarius856

    忠賢不死,明朝暫時不滅。魏忠賢代表閹黨,和皇帝、文官集團三方制衡,當時情況是文官集團最強,皇權其後,閹黨次之,而皇帝想治理國家就只能和閹黨聯合才能壓制文官集團,這樣政策措施才能在這種情況下發佈下去。魏忠賢不是不能死,只是殺了他得扶持另外一政黨與當時執政的東林黨制衡,或扶持另外一太監或像嘉靖扶持徐階制衡嚴嵩一樣才能保持皇權的絕對權威,結果崇禎殺了魏忠賢,破壞了權力三角平衡,東林獨大,崇禎本人又無多大治國遠見,聽信東林之言,在武將邊關告急情況下猜忌懷疑,武將能力得不到應有的發揮。廢除礦稅,國庫沒錢,邊關打仗要錢,又聽信東林之言,朝廷不應於商人爭利,加稅與農民農民,李自成造反,內憂外患,明朝徹底崩潰。不過話說回來,就算不殺魏忠賢明朝也亡,原因無他,主要還是崇禎皇帝太過猜忌,死要面子活受罪,能力不行還瞎指揮,不亡才怪。

  • 2 # 一米八2022

    說得一部分對吧,忠賢不死,明朝不滅,其實歷史真是的魏忠賢有點像明朝的和珅那樣,他貪墨,弄權等等,但是他會辦事,不是隻會空說,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看出:

    1.魏忠賢掌權時期,農民起義沒有爆發,遼東局勢還算穩定,努爾哈赤一直到死都被袁崇煥負債寧錦防線外,就是因為袁崇煥得到了魏忠賢的支援,軍備充足等,等魏忠賢死後,崇禎幹掉了袁崇煥,皇太極才突破了寧錦防線看到了山海關

    2.國內經濟方面,他重點向江南富戶企業徵稅,來填充國庫,有災放糧等,在他死後東林黨重新掌權,廢除了對江南富戶徵稅,轉頭向西北征收,從而逼反了高迎祥等,

    對於此時明朝已經是積重難返,滅亡是早晚的事情,只是如果魏忠賢再可能會有所延緩

  • 3 # 漫談中國史

    先說結論:魏忠賢才是加速明朝滅亡的推手,如果明熹宗朱由校能狠下心,罷免魏忠賢,或許明朝還能延續一段時間。

    縱觀《明史》對於魏忠賢罪行的記錄,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打壓忠臣,排除異己;

    二、設計讓皇后墮胎;

    三、假傳聖旨,廢除後宮妃子;

    四、將有身孕的宮女送入宮中,企圖假裝是皇帝的子嗣;

    五、羅織黨羽,大力發展特務機構錦衣衛,以此操控朝政。

    魏忠賢還以“九千歲”自居,往小了說,他是想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往上了說,他就是藉著皇帝無心朝政,企圖做明朝的“趙高”。 制度的建設,遠比破壞來得容易,當時明王朝早已是日暮西山之勢,可魏忠賢仍然為了私利,大力打壓朝政,凡是意見不合者,皆處以極刑,久而久之,大明朝的朝政幾乎把持在了他一個人的手裡。以至於崇禎上位後,第一時間就是剷除魏忠賢,來收攏君權,對於魏忠賢,崇禎評價到:“魏忠賢擅竊國柄,奸盜內帑,誣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

    大部分人認為,魏忠賢可以鉗制文官集團,如果一個國家的存亡達官顯宦們在朝堂上玩點權力的遊戲就來拯救,純屬是白日做夢。

    要拯救國家,靠的是給老百姓一口飯吃,踏踏實實地一個縣一個縣、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地恢復生產。

    瞎鼓搗斂財手段頂個錘子用,最多續兩年命而已,再怎麼折騰,魏忠賢也不可能去動整個士紳階層的根本利益,還不就是屋漏了拿紙糊,濟得甚事。

    皇帝和士紳永遠是既鬥爭又合作的,而且主流還是合作。 要是崇禎真有那個想象力,敢指示魏忠賢去掘士紳的根,那他這個皇帝也就做到頭了,直接反出京城當流寇去吧。

    桌上的菜就這麼多,再花樣翻新地研究夾菜的方式,該不夠吃還不夠吃。崇禎殺魏忠賢並沒有把國家變得更好,但是留著他也是差不多的德行,和崇禎走馬燈一樣用的那批人相比最多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反過來說,對於明朝的滅亡,並非魏忠賢一個人就可以決定的,它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

    比如:

    一、朝中大臣黨爭不斷,影響了政令的實施,不利於國家穩定;

    二、明朝中後期的皇帝,普遍都有些奇怪的愛好,比如煉丹修道、木匠、賺錢,從而荒廢朝政,導致君臣離心,百姓失望;

    《明史》:明自世宗而後,綱紀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廢壞極矣。

    三、明朝後期,為了應對和後金的戰鬥,多次調高賦稅,加劇了階級矛盾,特別是崇禎朝,農民起義屢屢興起,反映出明後期的階級矛盾已經相當嚴重;

    四、朱由檢統治期間,明朝天災不斷,像天啟大爆炸、小冰期,都使得這個本已動盪的王朝,更加積重難返;

    五、後金的崛起,挑戰了明朝的統治地位,這個外敵的侵襲,成了壓垮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末這個局面,朱元璋從孝陵爬出來都得重新造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每天都在想,而沒有一點動力去實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