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雨說歷史
-
2 # 愚人覓知音
這個舉證義務和核實義務是由錢莊來的,同時那時候印製銀票的模具,製造很複雜,因此造出的銀票防偽也很細膩,普通人根本無法模仿,就算能模仿的,也因投入過大,回報太小放棄。
-
3 # 墨跡的小哥哥
說起古代銀票,中國的銀票最早起源於漢武帝時的白鹿皮幣,所謂白鹿皮幣是用宮苑的白鹿皮作為幣材,每張一方尺,周邊彩繪,每張定值40萬錢,由於其價值遠遠脫離皮幣的自身價值,因此沒有用於流通。
史料記載最早使用並流通銀票的是從北宋開始發展,當時的北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償開支很大及財政空虛,還有行商來回需要帶大量金銀,攜帶十分不便等諸多原因促使了銀票的出現!!銀票的出現不是偶然,它是社會的必然產物。便利了商業往來,也彌補了國家財政空虛。
由於銀票的出現,經商做買賣的就可以拿著銀票票號換取銀兩,使其既方便又安全的奔波於本地與外地之間!!
對於印發銀票的私人錢莊,印刷質量簡單粗糙,票面金額數字多用於手寫,缺乏必要的防衛措施,使得當時的幣制更加混亂。到了清朝後期,清朝採取了銀票的一系列不足,使銀票規範起來。由於銀票鋪戶恪守信用,隨到隨取,所用銀票圖案講究隱做記號,黑紅間錯。親筆押字他人難以偽造,商人之間的大額交易,為了避免鑄幣搬運的麻煩直接用隨時可變成現錢的銀票來支付貨款。所以銀票贏得了很高的信譽!!
最後再和大家說一下帶一點小興奮的事吧,銀票中國最早發明的也是世界最早的發明!!
看到這個故事,我就想到了,在平遙古城的日升昌。過年期間正好到平遙古城旅遊,看到了中國歷史上第1家票號日升昌。當時就正好了解到了,古代如何異地取錢。日升昌原來叫西裕成顏料莊,大股東董事是李大全,使染料莊也遍佈各地。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員工,想要回家的時候,在金錢路上不方便,於是就要當時的掌櫃雷履泰寫一份證明。員工帶著這份證明回到家鄉,在可以在平遙“總部”支取工資。
後來找雷履泰做這份差事的人們越來越多,甚至是外頭其他店的人也先把錢抵押在雷履泰,在寫一份證明回到家鄉在進行支取。雷履泰慢慢的會從中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然後再替人做這件事情,雷履泰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發現收益越來越大。後來雷履泰把這件事告訴了李大全,並建議李大全關掉染料莊,另闢蹊徑,開了個票號。李大全聽了雷履泰的建議,於是出資30萬,中國歷史上的第1家票號,日升昌就這樣誕生了。
日升昌開始的時候,憑票兌取,並蓋上大印,這還是比較容易被人仿造。但是漸漸的成熟起來以後,日升昌要培養自己的員工,這些員工不僅要品德高尚,而且要自己親手書寫清晰沒美觀,還要經過兩年的培訓,因為自己辨認也是票號兌換的一個重要部分。這兩年的培訓,夥計呢要住在日升昌做各種打雜的活兒,且交給他票號的一些常識。兩年期間夥計是不發任何工資的,東家只是負責包吃包住。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很多人都是願意到日升昌來工作,畢竟一旦當上票房夥計,自己的生活就會有很大的改變。
不僅挑選人的時候要極其嚴格,票號上面都會蓋上大印,做好防偽標記。為了防止被人假冒,日升昌還設定了自己的票號密碼。我們進入日升昌的大門以後就發現,左手邊的一個小門就是存款和兌換的櫃檯。櫃檯的牆上掛著一副大大的牌匾,牌匾上是有幾排字。一列的4個大字就是“防假密押”,意思就是這事,防止假冒的密碼,這些密碼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就來一一來看看。
第一句為:“謹防假票冒取,勿忘細視書章。
這幾個字看似平平無奇,其實這12個字就代表了一年的12個月份,如果你是第幾個月存的錢,那就要取締幾個字。
接下來就是“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圖自私,陰謀害他人。善惡終有報,到頭必分明。”這個6句詩總共20個字,就是我們看到的農曆的初一到三十。如果你是初幾存的錢,那麼你就選第幾個字。我們都知道我們古代用的就是我們的陰曆不是公曆日有31日。
還有十個字“坐客多察看,斟酌而後行。”有很多人已經猜到是什麼意思,不錯,這10個字就是代表了數字的1~10,就是你存了多少,就選第幾個數字。
那麼貨幣單位呢?牌匾的最後一列就是“國寶流通”四大字,代表的就是萬,千,百,兩。
日升昌的兌換貨幣用紙也十分精細,上面還有水印,在燈光下還可以看出日升昌的字樣。在當時可以說是十分先進的水平了。而且當時的銀行櫃檯是背朝街道,並不是像現在的銀行一樣,面朝大街也是為了保護顧客的隱私和顧客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