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打碟小迪
-
2 # 古今文社
蒙古西征大軍最後一戰的確敗給了一支埃及騎兵,歷史上將這場戰役稱之為“艾因賈魯之戰”。
公元1251年7月,成吉思汗之孫蒙哥成為蒙古大汗後,一面命令同母兄弟忽必烈率軍進攻南宋,一面令旭烈兀繼續率大軍西征。公元1252年,旭烈兀命大將怯的不花為先鋒,率1.2萬騎兵開路,次年旭烈兀帶著大部隊正式西征。
和前幾次西征一樣,蒙古鐵騎一路摧枯拉朽,無人能擋。1258年,蒙古鐵騎攻破巴格達(今伊拉克首都),阿拉伯帝國滅亡;1260年,敘利亞最大城市大馬士革被怯的不花攻破,統治埃及、敘利亞、葉門地區的阿尤布王朝滅亡,至此伊斯蘭世界中只剩下埃及的馬木魯克騎兵擁有抵抗之力。
馬木魯克原意為“奴隸”,最初是服務於阿拉伯帝國哈里發的奴隸兵,效忠於埃及阿尤布王朝,後勢力不斷擴大,形成一個獨特的貴族集團勢力。馬木魯克騎兵採用終身訓練制度,作戰經驗非常豐富,且裝備精良,每名士兵配一匹舉世聞名的阿拉伯馬,身披鎖子甲,頭戴鐵盔,武器為一支長矛、一張強弓、一面盾牌和一把大馬士革彎刀。
單從裝備而言,馬木魯克騎兵絲毫不遜於蒙古騎兵,甚至更勝一籌,但人數較少,僅千餘人,否則早就將蒙古大軍趕出伊斯蘭世界了。
公元1260年9月3日,馬木魯克騎兵和蒙古大軍在巴勒斯坦那布盧斯附近的艾因·賈魯平原決戰,如果馬木魯克騎兵輸了,蒙古大軍將徹底征服伊斯蘭世界,因此也可以說此戰關乎伊斯蘭世界的存亡。
據史料記載,當時蒙古軍隊參戰人數約為2萬,其中部分是從當地強行徵集的混合部隊,主力蒙古騎兵不過萬餘人;埃及方面以馬木魯克騎兵為主力,加上阿拉伯帝國、阿尤布王朝等殘留武裝部隊,人數在12萬左右(也有專家認為人數在2萬左右)。
戰鬥開始後,雙方在艾因·賈魯平原進行了慘烈的廝殺,結果令人意外的是,戰無不勝的蒙古大軍竟然一敗塗地,主將怯的不花陣亡,2萬蒙古大軍全部戰死,此戰也是蒙古西征史上第一次在野戰中被對手全殲,成為蒙古西征的終結之戰。
一向戰無不勝的蒙古鐵騎為何會敗的這麼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旭烈兀回國帶走盟軍主力。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進攻南宋,在重慶釣魚山負傷後身亡,蒙古內部為爭奪大汗寶座大打出手,旭烈兀為支援哥哥忽必烈,帶著西征主力回國,僅留下怯的不花前鋒部隊少量軍隊,因此被馬木魯克騎兵鑽了空子。
二,蒙軍四面皆敵,孤立無援。蒙軍一路西征,摧毀數十個伊斯蘭國家,殺人無數,被當地人視為“惡魔”,當地人個個都和他們有血海深仇,雖然表面上臣服,但心裡恨透了蒙古人,因此一旦有機會必然不會放過蒙古人。
三,驕兵必敗。作為伊斯蘭世界碩果僅存的一支武裝力量,馬木魯克騎兵擔負著拯救伊斯蘭世界的重任,因此個個只能死戰,而蒙軍由於長期以來的勝利,產生輕敵之心,所謂驕兵必敗就是這個道理。
蒙古大軍潰敗後,主將怯的不花力戰而亡,其餘士兵也全部戰死沙場,無一倖存。此戰之後,蒙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被徹底打破,此後蒙軍再沒有繼續西征。
-
3 # 漫步世界歷史
蒙哥死後,旭烈兀率領大軍回去爭位。只留大將怯的不花率不到萬人留守西亞,其中還有很多是僕從軍。此外,當初西方基督教國家看蒙哥勢大,試圖聯合蒙古一同進攻穆斯林,誰知他們感覺蒙古人比穆斯林更加危險,所以趁旭烈兀撤走之機,擅自撕毀聯盟協議,坐視蒙古人被穆斯林殺敗。就那場戰役而言,馬穆魯克軍隊實力很強,這是原因之一,其二就是這個奴隸王朝在戰鬥的關鍵時刻使用詐降手段+斬首行動,把蒙古軍中軍大將斬殺後,蒙古由勝而敗。
回覆列表
一場戰鬥的勝利有很多因素,蒙古那個時候失敗的戰役也不少,比如打日本二次都沒打下來還損失不小,打南宋一個襄陽城打了十幾年,最後蒙哥還戰死了,打埃及之所以會失敗我覺得有二點。
第一,蒙古騎兵是孤軍深入,雖然說不用補給靠的都是以戰養戰,但是埃及人也不傻,他們可不是歐洲那些騎兵老爺一樣,一個個武裝到牙齒的重騎,都是輕騎兵,機動性不比蒙古人差,打不過完全可以避實就虛慢慢來。
第二,蒙古騎兵對埃及的水土和環境的不適應,在沒有完全瞭解敵情的情況下能硬拼嗎,雖然一路所向無敵,連滅幾十個國家,但埃及可不是小國,十字軍東侵多少次,大多都是無功而返那個時候的埃及,還是很強的,文明程度要比同時期的歐洲要強,因為很多幾百年的書籍在歐洲都絕跡了,但是在埃及圖書館還放著,歐洲領主大部分都是文盲,打戰沒有很高的戰略眼光,比之埃及大有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