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裡水聲1

    魯迅,乃高尚的文化大聖人也!在民族百年滄桑鉅變中,民族興起一股救國之風潮。有企業救國的,有科技救國的,有文化救國的,以及其它許多救國者與途徑。魯迅以自己之文化特長,選擇了教育救國!在華人只有1/100識字率,不可能與外國大學,普及率已達85/100競爭,有中華必亡之危機!教育業任重道遠,在無數傳統文人反對聲中,為民族開闢出新文化途徑,起用白話文,加標點符號,從左邊橫寫,呼籲放棄繁體字。臨死前,還吩咐陳獨秀曰:漢字不滅,中華必亡!終於在毛主席手裡完成了簡化字,稱之為新華字!不愧是民族魂也!

  • 2 # 歷史小書屋

    一說起魯迅,我就想起他對自己的評價: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覺得這是魯迅先生對自己的精確描述。

    還有先前突然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特地在度娘上搜索了當年朱自清先生寫《匆匆》這篇散文時到底是何年?卻不料無意中發現了有篇帖子在討論魯迅先生是否是三流作家。今天暫且不討論魯迅先生到底是幾流作家,只想問問小夥伴們魯迅先生在你們心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網上曾流行這樣的一句話:“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說起周樹人,大抵有很多小夥伴們不認識,也會納悶為什麼會怕他?但,一說起魯迅,想必絕大多數小夥伴們都不陌生。無論是《吶喊》、《狂人日記》、《阿Q正傳》、《野草》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又或是《故鄉》、《孔乙己》。我想在我們的九年義務教育的語文課本上總是少不了魯迅先生的作品。一提起語文課本,多數小夥伴們都會咬牙切齒,他們討厭魯迅先生的哪些難懂隱晦的作品正如討厭文言文一般,時常還被逼迫整篇背誦,寫讀後感。的確,很多小夥伴們都不能理解為何魯迅先生會寫出如此現實且批判的作品,畢竟時代不同,處境不同。所以,後人常會有人片面的認為,倘若魯迅先生活在21世紀,那麼他不知入獄多少回,他的作品也不會被推廣。但是,換個角度思考一下,上個世紀之所以有魯迅先生的存在,那定是歷史的必然性,就如同中國的發展和崛起。也正是因為歷史的必然性,才會成就了像魯迅先生那樣偉大的有思想的作家。

    魯迅先生早前在日本學醫,他之所以學醫,是受其父親的影響,他想透過自己的能力去救治像他父親那樣常年受病魔折磨的人。可當他意識到他學醫的確可以救人,但卻不能從思想上,從根本上救人,於是才棄醫從文。他一直靠自己的筆桿子,寫了很多反映社會現實和批判社會腐敗的作品。有人曾評價魯迅先生,思維太過狹隘,文風太過單一。我想,評價任何一個人最好還是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不要帶有個人偏見或者個人色彩。再說,就算有些人不喜歡魯迅先生,但他的作品確實流傳至今,想必以後還是有更多的後人會看到。

    魯迅先生一生有兩位妻子,其中一位妻子朱安比他大了三歲,因被母親騙婚,與朱安自打結婚從未生活在一起。他與朱安沒有任何的感情,但他並沒有休妻。他深知,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一旦他主動提出休妻,那麼朱安將會遭世人唾棄,鄙夷。他不想朱安活在那樣痛苦不堪的時代裡,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保持這段沒有任何實際感情的夫妻名分,兩人相隔千里。朱安一直代替著魯迅先生照顧其母親,也沒有任何的怨言,甚至在魯迅魯迅先生去世後,她能與魯迅的愛人許廣平保持著聯絡。

    魯迅先生的成就不單單是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本里出現的那些作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孔乙已》、《故鄉》等等。魯迅先生的雜文是相當不錯的,很有思想深度。同時,他還是個翻譯家,他翻譯了很多外國作品。另外,他還是個美術家,北大的校徽就是他設計的。可以這麼說,魯迅先生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只可惜,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只看到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本里的那些作品,所以對魯迅先生的瞭解也只侷限於語文課本,也難怪眾多人不喜歡魯迅先生。畢竟,我們對他的瞭解甚少。

    在1937年10月19日是魯迅逝世一週年紀念日上。毛澤東在延安陝北公學作題為《論魯迅》的講演。他說:“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聖人。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聖人,魯迅則是現代中國的聖人。”1942年延安整風時,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報告中多次提到魯迅,在推薦的4篇文章中,魯迅的一篇列在列寧、季米特洛夫之後,毛澤東本人有關文章之前,並作了詳細講解。從1956年春到1957年春,圍繞著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毛澤東在與文化界人士談話、黨內講話中多次提到魯迅。毛澤東曾經評價說:“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我覺得毛主席的話是對魯迅的最好評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赤道幾內亞,為何把首都建在遙遠的小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