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茗媽學堂
-
2 # 五分鐘學數學
我來說說。
閱讀分為跳讀、泛讀和精讀,要培養孩子深入思考,跳讀和泛讀顯然是很難的,需要精讀才行。
邊讀邊思考不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不要一味追求閱讀的數量,停下來思考是為了更好地閱讀下文。
做讀書筆記是培養孩子深入思考的顯性方法。能夠把想法呈現成文字就是孩子跨越式發展。
引導孩子複述閱讀的內容,則能強化對內容的消化,有助於孩子深入思考。
-
3 # 滿庭芳300
首先讓孩子復敘文章內容,再提出相關問題,透過這篇文章(故事)你想到了什麼?你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倘若讓你來寫你會怎樣處理文中的某個情節
總之, 加深閱讀的方法一定是帶著問題去讀或讀後能提出自己的問題和想法。
-
4 # ZOE的書屋
深度閱讀是提升閱讀能力,培養能力的必要方式,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要重視孩子深度閱讀習慣的養成。
深度閱讀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所以第一步是看清楚現象,瀏覽全文,在閱讀過程中對自己喜歡的、驚異的、有疑問的或精彩的內容做標註,並提出相關問題;根據內容整理結構,理清邏輯關係;接下來,低齡兒童可以透過複述內容,鞏固所學的內容,並聯系現實進行發散思維訓練。高年級的孩子可以寫成讀書筆記,就閱讀中感受到的某一點進行總結、聯想、推斷等思考。
以《小王子》為例,說說如何指導孩子進行深度閱讀。
這是一本老少咸宜的故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做不同層次的要求。
低齡兒童閱讀第一步要求文字理解力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可以讓孩子劃出不明白的詞語,標註最奇特描寫的段落,甚至可以讓孩子根據內容畫出場景。接著可以讓孩子畫出小王子漫遊宇宙的行程圖,並標註所到星球遇見的人物。再接著讓孩子講述這個問題,並提問孩子,這個故事給他最深印象的是什麼,他有什麼感想。
年紀稍大的孩子,閱讀過程中要留意一些含蓄有哲理意味的句子。如“如果你馴養了我,我們就會彼此需要。對我來說,你就是我的世界裡獨一無二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你的世界裡的唯一了。”“星星發亮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如果你愛上了某個星球的一朵花。那麼,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會覺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當我們開始尋求,我們就已經失去,而我們不開始尋求,我們根本無法知道自己身邊的一切是如此可貴。”這些句子中蘊含的愛和責任,理解和珍惜等等都是生命中重要的內容,有助於孩子正確觀念的形成。家長可以把這些句子標註出來,讓孩子邊讀邊思考。
再理解了內容的前提下,理清邏輯關係,進一步分析小王子漫遊遭遇不同星球上的人,實際上是有隱喻之意,引導孩子更深理解這部作品的意義。
最後可以讓孩子就這個作品的內容豐富性或藝術手法的奇特,寫作一篇閱讀報告,這就是一篇小論文了。
深度閱讀要求較高,如果家長參與,首先是家長要先深度閱讀。
回覆列表
在認知裡面,除了我剛剛提到的觀察力和觀點取替能力,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叫做創造力。
創造力其實是很難教的,因為它牽涉到更復雜的向度,比如說“流暢、變換、獨特跟精進”。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我現在手上拿一個紙杯給你看,然後我問你說:“紙杯可以拿來做什麼?”你可能會回答:“嗯,紙杯常見的用途就是拿來裝水嘛。”然後呢?
如果是小朋友,他可能會回答:“紙杯可以裝水、裝開水、裝汽水、裝果汁、裝牛奶……”他可能都在裝東西,可是他如果可以無限地一直裝下去、裝各種飲料,那也很厲害,對不對?這表示,這個孩子可以在同一個向度上的流暢度很厲害。
可是有的孩子不是在同一個向度上,不斷地產出更多的什麼水、汽水、飲料,他可能會說:“這個杯子啊,不只可以拿來裝水,它也可以拿來當筆筒,它可以拿來當帽子,剪一剪它還可以做風車。”
你看,剛剛那個孩子是很流暢、相同的向度不斷地產出新的語料。可是,現在這個孩子就不一樣,他是在不同的向度產生很多不同的答案,這就是“變換性”。這是創造力的另一個維度。
那有的孩子呢,他並不是在同一個向度上說出很多很多答案,也不是產出很多不同向度的答案,但是他講出的那個答案,你問一百個小孩,不會有一個小孩說得出這種答案的,那這種孩子創造力的特性,就叫做“獨特”。
創造力呢,看起來好像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它就好像突然在那裡了,也不知道怎麼教,但其實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可以給孩子更多好的引導,去觀察、發現、思考、推理,孩子的創造力是可以被教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