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香寒冰

    寫成當政的貴族,不好。應該是家族,更合適。

    最典型就是蒙古,黃金家族。

    契丹是耶律和蕭家。

    有個輕微的區別,蒙古他們是黃帝后裔,遼是炎帝后裔,當然是他們自稱的。

    他們的特點是以畜牧業為主要農業生產方式,而且習慣和漢族建立的王朝爭正統。

    有的時候自己也掙,比如柔然和北魏。

    但是基本上,他們自古就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只是是另一半的華人。這些華人不種地。但是他們堅信自己是中國。

  • 2 # 山裡人他哥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夏商周王朝的統治範圍重要在黃河中下游,從周朝開始,中原民族自稱華夏。《尚書》中註釋: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大國曰夏。”用現在話講就是穿著華麗服裝(即寬袍大袖的漢服),居住在中原地區的人。

    周朝把華夏周圍四方的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隨著歷史發展,疆域擴大,原來的東夷和南蠻地區逐漸成為中原王朝的組成部分。從秦朝起,影響中原王朝的主要是西戎和北狄。

    西戎指中國西北部遊牧族群,主要是匈奴支系,西方則稱為突厥種。

    匈奴支系,炎黃到夏朝稱為“葷粥”、“山戎”、“玁狁”;商代時期被稱為鬼方;周朝時期稱為昆夷、玁狁、戎狄。

    秦漢時期開始稱為匈奴,東漢時期匈奴被打擊瓦解。北匈奴西遷。最終到達歐洲稱為匈牙利民族,南匈奴歸化融合到中原王朝。南北朝時期,又出現了柔然,高車等民族。

    隋唐時期,突厥興起成為主要對手,被唐朝擊敗後西突厥西遷到中亞和歐洲,形成了中亞幾國和現在的土耳其;東突厥歸化融合,經宋明以後,形成中國西部的維吾爾等民族。

    北狄指中國東北部遊牧族群,主要是東胡支系,西方則稱為蒙古種。

    東胡支系,因居匈奴(胡)以東而得名。夏商西周時期稱為肅慎,東周開始稱為東胡。

    秦漢以後稱為鮮卑、烏桓、勿吉。南北朝時期,鮮卑建立了北魏王朝,實行漢化。鮮卑族先後建立了10多個國家,其後建立的隋唐也有鮮卑血統,鮮卑是對中原民族影響最大的一個少數民族。

    隋唐時期東北的民族主要是室韋、靺鞨;宋代時,契丹,女真,蒙古先後崛起。契丹和室韋都是是鮮卑的分支,室韋后來演化成了蒙古族。秦漢時期的勿吉在宋朝演化成了女真族,到明朝以後成為滿族。

    匈奴族系民族主要在西部,多信伊斯蘭教;東胡族系民族主要在東部,多信佛教。

    然而從語言上講,他們都屬於阿爾泰語系,下面分為突厥語族(匈奴)、通古斯語族(東胡)、蒙古語族(東胡為主)3個語族。

    蒙古族在元朝時期崛起,成吉思汗開始不斷擴張,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國。蒙古族在擴張過程中不斷融合其他民族,因而血統中主要是東胡語族,也包含了突厥語族成分,從而形成獨立的蒙古語族

  • 3 # HuiNanHistory

    這個認識是錯誤的。

    純屬對民族史過於無知,才會相信匈奴和契丹、蒙古是同一群人。

    對民族史有常識的人都知道——

    蒙古和匈奴沒有關係,蒙古是東胡的後裔。

    關於這個問題,推薦大家閱讀中國著名歷史學家亦鄰真先生的《中國北方民族與蒙古族族源》一文。這篇文章中提出的觀點,已經是國內和國際蒙古史學界的共識了。

    簡而言之,匈奴和蒙古沒有關係,也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這兩者有關係。

    蒙古的祖先是東胡。在秦漢時期的史籍中,匈奴是被稱作“胡”的。即便沒有相關的知識,依照常識判斷,也應該能明白——

    “東胡”、“胡”不是同一群人,“東胡”是在“胡”的東邊的部族。

    何為東胡呢?

    東胡集團,起源於昭烏達松漠至額爾古納河之間的區域,它的成員包括:鮮卑、契丹以及室韋-達怛人。

    其中,室韋-達怛人就是蒙古人的前身。因此,蒙古和契丹其實是“近親”。正如《隋書》稱,“契丹之類也,其南者為契丹,在北號室韋”。

    大約在7世紀,成吉思汗的先祖孛兒帖·赤那率領著蒙兀室韋人,自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遷徙,最終抵達不兒罕山。這一遷徙的背景是契丹遠征,所以室韋-達怛人才能從東胡故地遷到內蒙古的西部和外蒙古高原地區,最終為蒙古的誕生奠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語和契丹語是非常相近的。

    舉例而言,蒙古語中表示天干地支的詞語,和契丹語非常近似。其中,像是表示兔、卯意義的詞語,蒙古語寫作taulai,而契丹語則作taolia(討裡)。

    這種記錄時間的詞語,不易受到外部文化的影響,它們的相似效能夠證明部族的密切聯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牆面打磨機無塵和吸式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