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怪獸小火龍

    更正一點:《史記》是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的編撰者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史記”一詞,早在司馬遷以前就有,如《六國表》:“秦燒天下書,諸侯史記尤甚”。此處所說的“史記”,是指先秦時期對史書的泛稱。按常規來說,無論什麼書都是由作者自己定的,而《史記》司馬遷還沒定名就已經撒手人寰。

    《史記》初成後東方朔看後大加讚賞,美稱為“太史公書”。“太史”,是指司馬遷官職“太史令”,“公”是指對司馬遷的敬稱。而司馬遷在此書作序時,就題為《太史公自序》。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漢書》,書中的“藝文志”介紹了司馬遷這部史書,因司馬遷還為書定名,所以當時稱為《太史公百三十篇》。其後又有很多史學家介紹過這本書,書名一直不統一,如王充的《論衡》裡寫作《太史公書》,漢末應邵《風俗通》中或稱《太史公記》,或稱《太史記》。至魏晉時期,司馬遷的這部書很廣泛,書名簡化成了《史記》被公眾所接受,一直流傳至今。

    史官氣節是什麼,應該是極品,殺頭可以,編造歷史是不行的。司馬遷作為史官,忍受了那麼大的屈辱,最終完成自己理想的鉅作,精神可嘉……

  • 2 # 小樓溪畔

    首先太史公是小樓很崇敬的一位史學家

    簡述經過:

    武帝天漢二年,李陵遭遇匈奴糧盡矢絕之後最終降敵,武帝憤怒,群臣皆聲討李陵的罪過,唯有司馬遷說:“李陵侍奉親人孝敬,與士人有信,一向懷著報國之心。他只領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殺敵一萬多,雖然戰敗降敵,其功可以抵過,我看李陵並非真心降敵,他是活下來想找機會回報漢朝的。”然而,隨著公孫敖迎李陵未功,謊報李陵為匈奴練兵以期反擊漢朝之後,武帝族了李陵家,而司馬遷也以“欲沮貳師,為陵遊說”被定為誣罔罪名。誣罔之罪為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

    面對大辟之刑,慕義而死,雖名節可保,然書未成,名未立,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之死無異。想到文王拘於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時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賦有《離騷》,左丘失明乃有《國語》,孫臏遭臏腳之刑後修兵法,呂不韋被貶屬地才有《呂氏春秋》傳世,韓非被囚秦國,作《說難》和《孤憤》,《詩》三百篇,大概都是賢士聖人發洩憤懣而作。 終於,在那個“臧獲婢妾猶能引決”的時代,司馬遷毅然選擇了以腐刑贖身死。至此,司馬遷揹負著父親窮盡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對極刑而無怯色。在堅忍與屈辱中,完成那個屬於太史公的使命。

    小樓認為,每個人都有理想、揹負,在奮鬥途中總會遇到各種荊棘,有大有小,往往性格堅毅的人才能成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是網路用語,卻形容的很貼切;建議看一看一部老電視劇《司馬遷》,可以看到他受宮刑之後堅持寫作的艱辛,一般人是想象不出的,這才有了傳世之作《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一部無與倫比的歷史典籍。小樓從中學到的是,堅持才有勝利的可能,做事不要輕易半途而廢,作為後輩,我們在品讀先輩們用汗水、鮮血和生命留下的文化瑰寶時,要有敬畏之心,要懂得借古鑑今,與時俱進,方能將之發揚光大,無愧於先輩們的良苦用心。

  • 3 # 南倡北道757

    《史記》與《尚書》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也是諸侯爭霸時期,還是道理無用時期,更是禮崩樂壞時期,就一個字:“亂世時期”。

    而此前,有《三墳》與《五典》存在,三墳與五典屬於更為久遠的歷史文獻!

    在此書當中,伏羲太昊和神農還在歷史的最前頁。而到了亂世之時的《史記》和《尚書》當中,最前頁卻變成了發明多妻世襲制度的軒轅黃帝。惡搞歷史者,被後人膜拜之。

    鬼與神,魔與仙,一念只差一線。

    孔子刪尚書,遇到了如今的考古學,老騙子算是走到了盡頭。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在黃河流域幹了一百年,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半年前,中華文明搖籃改為長江流域,突破了孔子篡改的《尚書》和司馬遷著述的《史記》。

    是亂世之時著述的《史記》和《尚書》把人類祖先指向了黃河流域。

    結果卻是,逗你玩。

  • 4 # 記錄怪咖

    司馬遷寫《史記》本來可以不用這麼曲折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司馬遷如果不是為李陵辯解,他就不會被抓到大牢裡。

    後來要是漢武帝,沒有誤信李陵給匈奴練兵,司馬遷就不會被判死刑。

    司馬遷要是家裡有錢,他就不會被宮刑。

    所以啊,司馬遷如果沒有為李陵辯解,而是附和朝中大臣對李陵的批評,他就不會被漢武帝抓起來了。

    這樣一來,司馬遷就可以安心寫他的《史記》了。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司馬遷沒有經歷過這番磨難,怕是寫出來的《史記》,就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史記》了。會是另外一種內容風格的通史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部創傷真的會造成失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