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匠秦人
-
2 # 王月珉
主要是人的愛好不一樣,有喜文的,有喜武的,有愛聽老生的,有愛聽青衣的。一般初入行,從京劇花旦看起,容易看的懂,看的明白,花旦道白驕聲好聽,吸引人,等入了情境,在聽大段唱腔,慢慢的西皮、二簧、南梆子、四平調、高撥子你就喜歡上了。
-
3 # 聽聽京劇
京劇是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從唱腔到唸白,從化妝到行頭,都有著嚴謹的程式,一件行頭,看似與劇情、演唱沒有大的妨礙,但200多年來京劇始終堅守“寧穿破不穿錯”的原則,類似種種,沒有幾十年的鑽研,想對京劇“內行”起來,很難做到。
我也不敢說內行,談談我的看法:
1:京劇是國粹,博大精深
作為愛好者,對京劇有搞不準的地方很正常,即使是專業人士,也不敢說都懂,諸多行當,那麼多流派,不內行很正常。不必掛懷。
2:想內行,多聽多看京劇節目
內行都是從外行起步的,只有多聽多看,不斷積累京劇方面的知識,有了量的保證,肯定會有質的飛躍。自然也就內行了。
3:多留意其他人的觀點
可以多看看其他人在京劇節目中的點評,高手在民間。你不太明白的地方,其他人也許做出了精彩的講解,你看了懂了,也就有了提高了,下次再遇見類似問題,你就會實現由外行到內行的華麗轉身了。
4:多注意瀏覽學習有關京劇方面的文章
這一點很重要,能寫文章自然都是在京劇領域有很高水平的人,甚至有很多專業人士、理論家等。多看這類文章,自然會開闊你的眼界。
5:多和資深戲迷交往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京劇愛好者,多和這些人交往聊天,聽聽人家對京劇的認識看法,會對你有啟發的。耳濡目染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
個人觀點,供您參考。
如要深入探討,期待您的關注。
-
4 # 梅鶴讀書
我認為,如果要顯得自己內行,那麼你應該做到自己不是外行。京劇藝術博大精深,我們不是演員,不是世家出身,可能不會特別內行,但是不能外行。我覺得應該這樣做:
1、從興趣入手去聽戲我上大學時就喜歡聽京劇。那時候mp3裡放了好多唱段。最開始的時候,喜歡聽節奏快一些的,像流水板、快板,不分行當,好聽的都喜歡。這樣下來,慢慢的就不聽旦角了。再後來什麼板式都聽了,再後來只聽老生了。甚至有一段時間只聽散板、搖板,感覺越慢越有味道。最後,我就只聽譚、餘兩派了,不是其他流派不好,只是我的喜歡譚、餘。然而,譚、餘之外,我又非常喜高派的李和曾、辛寶達師徒二人,對高派其他人一般。我的體會,從自己的興趣入手,隨著自己認識的慢慢深入,自認會了解的越來越多。
李和曾劇照
2、利用好網際網路這個工具現在網路很方便,好多京劇演員、資深戲迷都有微博什麼的,多關注多交流。加入一些戲迷交流的群、圈子、論壇,大家在一起討論,會長不少見識。十幾年前,有個論壇特別好,裡邊有一些大神級的人物,我在裡邊學了不少東西。可惜,那個論壇現在沒落了。
梅蘭芳
3、讀京劇名家的傳記、回憶錄當你真正喜歡京劇後,自然後有自己喜歡的行當、流派、演員、劇目。找一些京劇大師的傳記、回憶錄、紀念文集讀,會有不少收穫的。像這樣的書我至少有十幾本,比如不同年份紀念四大鬚生之一奚嘯伯先生的而出版的書。
4、有機會的話到劇場看戲到劇場裡看戲有氣氛,和在電腦前看影片感覺不一樣。或者公園裡,好多戲迷票友唱的很不錯。平時自己不喜歡聽的唱段,可能因為聽了一次現場,就喜歡上了。
-
5 # 澄心糖
京劇是一門學問,不是一兩本書一兩齣戲能說清楚看清楚的。想在京劇評論裡不露怯,說點內行話,沒有充足的京劇認知根本不可能。內行話可能幾個詞幾個字就能分別出來。評論唱的好聽熟練,您可以換成熟透,換成有味兒掛味兒。這些都是在聽戲看戲的時候慢慢積累的,想內行您得真內行,要不然連評論您可能都看不懂。
回覆列表
從知道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常小云四大名旦入手,分別瞭解他們學唱京劇及演藝之辛酸之不同人生經歷,
梅蘭芳,早拜師學藝,師雲:"眼若死魚,豈是唱戲之料"。一般人就不學了,可梅先生刻苦用功,終成大器。人最寶貴是要相信自已
程觀秋,孤兒寡母,至成,大婚時百客在席,母讓其一旁跪食窩窩頭,以不忘其昔日之苦,可謂苦心孤詣之母也
荀慧生已大學教育主任,棄職唱戲終成大家,,,,
愛演員就愛他們的戲,戲看的多了自然就了京劇了,京劇國粹,博大精深。寐力無窮,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