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japing0797

    霍去病封焉居胥,吾輩之楷模。本人真心向往,一人之力獨為漢打下隴西!當今之中華雖已崛起,當彼時已內憂外患。經濟不振,東南猴子群林稱王。東有島國喧鬧,北狄毛熊野心不減。世有老大美帝挑釁!

  • 2 # 自流放

    其實我想說最令我難忘的是,倆漢之間的王莽, 一個現代穿越過去的皇帝, 會用遊標卡尺帝王。說倆漢的話,西漢對匈奴的攻擊,匈奴人被迫西遷,導致了日爾曼的南遷,最終滅掉了西羅馬帝國。這就是羅馬被蠻族所滅的原因,隨後歐洲進入中世紀。羅馬帝國是心臟,日爾曼人是釘子,匈奴是錘子,揮錘子的是華人打匈奴,錘子撞擊釘子,釘子釘入心臟,就這樣反覆著。可見當時的漢民族是多麼的尚武,衛青霍去病,封狼居胥,馬革裹屍還,最終成就霸業。

  • 3 # 竹子學學

    兩漢400年的歷史中出現過許多讓人難以忘懷的事件,張騫鑿空西域、蘇武北海牧羊、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遠嫁等等,但是最打動我的卻是和上面幾件事息息相關卻又相對少為人知的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的和親遠嫁,這兩位公主在漢朝和烏孫的友好交往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國家的安定獻出了自己的青春乃至一生。

    烏孫,最初活動於河西走廊,是月氏旁邊的小國。大約在秦末漢初,烏孫受月氏人的攻擊,逃往並投靠匈奴。後來在匈奴的支援下,反擊大月氏,佔有伊犁河流域,日益成為西域強國。因烏孫受匈奴控制,對西漢構成了威脅。於是張騫向漢武帝建議與烏孫交好,以斷匈奴右臂,同時擴大漢朝在西域的影響力,《史記》:“今誠以此時而厚幣賂烏孫,招以益東,居故渾邪之地,與漢結昆弟,其勢宜聽,聽則是斷匈奴右臂也。既連烏孫,自其西大夏之屬皆可招來而為外臣。”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將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作為公主嫁給了烏孫王昆莫(名獵驕靡),同時還向烏孫贈送了豐厚的禮物。匈奴見漢與烏孫和親,也趕忙把女兒送給昆莫。烏孫昆莫就以細君為右夫人,而以匈奴女為左夫人。遠在他鄉的細君公主不通烏孫言語,又不習慣烏孫飲食,加上當時昆莫的年紀已經很大,公主的內心十分憂傷。細君的憂愁在她的詩歌中充分流露了出來:“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遠離故土的細君只願變成一隻鳥飛回故鄉,真是讓聞者傷心,見者流淚。詩歌流傳出去,連漢武帝也被感動,每隔一年,便派遣使者送一些錦繡帷帳過去,安慰公主思鄉之情。後來昆莫因年老,打算讓其孫岑陬(名軍須靡)續娶細君公主。新王承襲舊王的所有妻妾在遊牧民族很正常,但放到漢人身上就有些難以接受了,細君公主不願再嫁,上書漢武帝,但漢武帝為了大局還是讓公主再嫁,“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於是為了國家,細君公主再嫁岑陬, 生一女名少夫。不久,悲痛思鄉的細君憂傷而死。

    細君公主死後,漢武帝又將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岑陬。與溫婉憂傷的細君不同,解憂公主性情開朗,積極融入烏孫生活,將和親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最初解憂與岑陬(軍須靡)沒有孩子,匈奴女與岑陬則育有一子泥靡。岑陬死,因泥靡年紀尚小,傳位給其堂弟翁歸靡。按照烏孫之習慣,解憂公主又嫁與翁歸靡為妻,解憂與翁歸靡情投意合,共生三男二女:長子元貴靡;次子萬年,後為莎車王;三子大樂,後為烏孫左大將;長女弟史,後為龜茲王絳賓妻;小女素光,後為若呼翎侯妻。他們在加強漢王朝與

    西域各國聯盟、發展雙方經濟文化交流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解憂公主的努力下,烏孫逐漸倒向西漢一方,也激怒了匈奴。本始二年(前72年),匈奴派兵攻打烏孫,翁歸靡和解憂公主上書西漢朝廷,請求派兵援助。漢朝廷發十五萬騎,五將軍分道並出,與烏孫夾擊匈奴,匈奴大敗退兵。翁歸靡死,解憂公主再嫁泥靡,育有一子鴟靡。因泥靡有匈奴血統,與解憂不和,雙方爆發了激烈衝突。後來翁歸靡與匈奴女所生的烏就屠殺泥靡自立。解憂公主的侍女中有一個叫馮嫽的,能言善辯,嫁給了烏孫的右大將。經馮嫽等人勸說,烏就屠答應與解憂長子元貴靡共同任烏孫王,烏孫的局勢重新安定下來。甘露三年(前51年),年近七十的解憂公主上書漢宣帝,稱年紀已老,思念故鄉,請求准許她迴歸故國,讓屍骨埋在漢朝的土地上。漢宣帝對解憂公主非常同情,隨即派人去烏孫迎接她回國。 當年冬天,解憂公主帶著三個孫子孫女回到闊別四十多年的長安,受到朝廷優厚待遇。兩年後,解憂公主病逝。而著名的昭君出塞還要在十多年後。

    和親中遠嫁異鄉的公主和陪嫁的宮人們很多,她們多數客死他鄉,像解憂公主一樣將自身作用發揮到極致的人不多,能回到故土的就更少了。我相信解憂公主踏上西漢領土的一瞬間必是熱淚盈眶,那是我心中兩漢歷史中最美最難忘的一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少年的你》電影熱度還未褪去,又發生了女童眼睛被塞紙片,怎樣才能解決校園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