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遇而安169768029

    首先,銀行是不可能這樣做的,因為借貸業務銀行最主要的業務,只吸收存款而不放貸,銀行無資金償付存款利息。其次,銀行如果這樣做,會給經濟及社會穩定帶來極大的破壞,實體經濟一旦被抽貸,斷貸,那就無法運轉,影響到經濟,而實體經濟萎縮,下崗失業率高,影響社會穩定。

  • 2 # 顏開犇

    這是個偽命題。

    債務要償還,債權要收回。題主所說銀行把所有債務強制收回,是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對此,我們可以理解為銀行把所有債權(貸款)收回,也可以理解為把所有債務(借款)都償還。

    但是,不管是債權還是債務,都是有期限的,都屬於合同約定。當事人不可以隨便變更合同。

    一方不可以強制要求提前或延後還債(權);另一方也不可以強制提前或延後還債(務),除非當事人雙方就債務債權的履行期限有特別約定,否則就需要另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

    銀行不可以強制收回債權;個人也不可以一廂情願提前還貸。如想變更,需要雙方協商、協商、協商,需要對方同意。

    依法辦事,人人有責。依法辦事,人人有責。依法辦事,人人有責。

  • 3 # 空谷財譚

    總是會有一些無厘頭的假設,讓人腦洞大開。

    銀行要強制收回全部貸款?為什麼呢?做事情總要有目的,銀行這麼幹完全就是屬於自掘墳墓嘛!

    第一個影響是銀行信用破產。任何借貸行為都要以合同為準,如果強行收回貸款,那麼所有借款人都會一致行動,不再還款。到那時銀行如何應對?

    第二個影響是銀行破產。存款本金利息要支付,但貸款不能收回,拿什麼支付?這種情況下群眾必然擠兌,銀行立馬破產。

    第三個影響是經濟動盪。銀行是金融穩定器,銀行一旦批次破產,經濟形勢必然惡化,百姓就要遭殃。

    寫了不少,我自覺也是有點無聊,這種開腦洞的問題毫無意義,權當我練習手機打字吧!

  • 4 # alex郭亞軍

    銀行經營的是信用,是風險。這個假設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假設一下,探討一下理論也沒什麼。假設銀行要把所有的債務收回。以美國為例。美國是時間上金融最為發達的國家。截至2017年7月3日,美國政府債務總額為19.8萬億美元,約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4%,相當於平均每個美國公民負債約6萬美元。。2015年三季度末,美國銀行業信貸資產86423億美元,環比增長5.9%,同比增長1.1%。假設銀行收回全部債務,就相當於流通中少了8萬億,假設國債也收回,流通中就又減少了19.8萬億。總的來說對社會發展是很不利的。國債和銀行債務均是收集社會閒散資金,給使用者,使用者給這些資金付利息,假如全部收回這部分資金相當大的比例是處於無處可用的閒置狀態,而急需使用者得不到資金。先不說銀行會不會倒閉,負債的個人和企業會因為資金一時週轉不靈而倒閉。

  • 5 # 飛刀47號

    銀行強制收貸是可能發生的,而且真實發生過。

    所有借款合同都有條款,銀行在發現借款人有變化,認為這種變化足夠導致債權出現問題時候,可以單方面宣佈貸款到期……這個條款一直存在。

    這種情況發生屢見不鮮,社會傳說某個公司資金鍊斷了,結果所有銀行都宣佈貸款到期,提前收貸…結果這個公司真的就資金鍊斷了。

    銀行一起收貸,會導致某個公司,某個行業突然資金斷裂,產生連鎖反應。例如前幾年鋼貿企業,所有銀行都收貸款,鋼貿整個行業都受到影響。

    銀行強行收貸,一種可能是政策原因或人為原因,具體不說,一種是不收就可能收不回來了。因此提前強收貸款,銀行風險也很大……

    因此不會發生銀行把自己所有貸款全部收回…一是根本收不回來,會造成人為不良貸款。二是企業也不允許這麼做,會導致重大金融系統風險。

    因此銀行貸款可以借,但是適度借款,太多的負債容易出風險。

  • 6 # 金融微清新

    作為一名銀行工作人員,雖然這個事情不可能發生,但為了滿足題主好奇心,還是假設下後果吧。

    1、首先,銀行的資產主要就是放出去的貸款,如果全部強制收回,銀行的資產全部就基本沒有了,收入也不復存在,然而存款還要照常支付利息,那麼從哪裡給客戶支付利息?不付利息了還有人會在銀行存款?接著會引發擠兌,然後銀行破產倒閉的後果不可避免。

    2、引發社會動盪,全部強制收回貸款,會引發大批企業流動性不足而破產倒閉,社會失業率大大增加,失業了沒事幹了,社會治安肯定要惡化。

    3、隨著上述兩條繼續往深了想不敢寫了。。。

    所以,銀行強行收回所有債務是一件機率小到為0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輕鬆的古典音樂代表人物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