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北青年
-
2 # 神龍見首
我就拿孩子偷自己家裡的錢這個事情說吧,可能很多成年人都做過,當小孩子有件特別喜歡的東西,但是沒有錢,剛好看到你放在桌子上的錢包,心裡就會有僥倖心理覺得拿一點爸爸不會發現的,一次兩次久而久之就會越來越大了,父母發現孩子偷錢,即使是小錢,也一定要正面明確的告訴他這個不對的!金錢是要靠自己努力爭取到的,可以傾聽他的訴求,比如他想要臺遊戲機,就要考試成為班級前三名,這樣,要他有目標要努力,不可不勞而獲
-
3 # 棠媽超級育兒
關於"偷錢"這個問題,我希望家長們引起重視。更多的去關注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而不是偷錢本身這個行為。
我們都是成年人,每個人都去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是否有過很想要一件東西,很渴望,但是得不到的經歷。
如果有,換位思考下,那你的心裡當時的想法是什麼呢?或者你有沒有偷偷摸摸地去做一些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情,那個偷偷摸摸的背後,你在想什麼呢?
如果孩子真的拿了不屬於他的錢,那你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呢?懲罰、打罵、說教、批評、標籤還是威脅?這樣做後事情會朝著好的方面發展,還是朝著不好的方面發展呢?是長期有效果還是短期有效,但孩子們內心是不服氣的呢?
如果我是孩子,我會覺得做錯事情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內心沒有人理解我,我不是一個好孩子。從此我可能會選擇更加嚴重的去犯錯誤,去偷錢,你越不讓我做的事情,我越要去做,去搞破壞。也有的孩子會選擇壓抑自己,變得膽小退縮。
無論怎樣,孩子他僅僅是一個孩子,他在成長過程中會犯許多錯誤,今天是拿不屬於他的錢,明天可能為了保護自己而去打別人,再或者他也會出現願意去學習等等問題。
那麼孩子在自己犯錯的時候,他最希望父母怎麼做呢?"偷錢"是一個行為,行為的背後在告訴我們什麼呢?
1.是不是平時孩子的要求很少被滿足
例如她想買一個玩具,他想買一些零食等等。
2.孩子很少有自己做主的機會
穿什麼吃什麼,去哪裡玩,都是家長說了算,很少給孩子做主的權利。許多孩子會透過偷偷摸摸的來做一些事情,以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
3.孩子是否缺少父愛或者母愛
父母的對孩子的愛是一個人健康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養分,有了愛,孩子才會有愛他人的能力。想要的愛得不到,孩子需要透過自己的方式去尋找到屬於他自己的歸屬和價值。
如果是我,我會這麼做:
不帶情緒地去處理問題,建立良好的親子連結。
你能和媽媽談談,拿這些錢,你想用去做什麼呢?
媽媽很想知道你心裡的想法?媽媽很愛你,但是我不認可你這樣的做法。
我感到很驚訝,因為你沒有透過別人的同意拿了別人的錢,我希望你和我談談你的想法。如果你很需要錢,你可以告訴媽媽。
事情已經發生了,我想知道你打算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如果你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你可以告訴我。
-
4 # 小妮子5663
這個問題,我可以來回答。我小時候也偷過錢,完全不是父母教的。就是自己喜歡吃學校小吃部的小吃,但手裡零花錢不多,所以才偷錢買的,但每次數額都不大。長大之後就不偷了,因為心裡明白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而且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是小偷。但是如果孩子偷的次數多而且數額大,那家長就得好好批評教育了。俗話說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首先家長以身作則,再者家長告訴他們偷錢是一種可恥行為,最後引用小故事講給孩子,告訴他們以後再偷錢警察會抓人會進監獄等等。不要以為孩子小聽不懂,他們都會明白的。這是一件嚴肅的事,家長應該像跟大人談心似的面對面交流。
回覆列表
我在孩子時期也有過這個情況,大多數孩子都會有這個階段,大約是5歲到10歲之間。
有些時候孩子愛偷錢跟家長隨意放置零錢拖布了干係,孩子一旦出現過偷錢的情況就一定高度重視,相信那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慣子如殺子的話誰都聽過,也確實是這樣。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小而不嚴加管教。
這個時期的孩子偷錢分兩種情況。
只是偷家裡錢的孩子,這種孩子大多數時候是因為家裡有人隨意放置財物,年幼的孩子沒有很好的制止力,直接就拿走去花了。除了家裡以外,只要是有機會偷的錢都會偷,這種情況如果發生一次一定要狠狠地教育!讓他長記性。可以適當教育孩子,想要的東西錢財可以靠自己獲得,透過幫忙做家務,或者其他有益的事情之後給予財物獎勵,這樣既滿足了孩子對錢的渴望心理,又能起到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