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工程測量那些事

    作為一名從業10年的工程一線的測量員,以我的經驗來作個解答吧。

    這個問題看似非常簡單,但也可能存在兩種情況:1、測區內有已知控制點;2、測區內沒有已知控制點,不知題主遇到的是哪種情況。

    一、測區內沒有已知座標點

    如果是測區內沒有已知控制點,那麼在測量之前就需要建立獨立座標系,才能進行測量。方法如下:

    1、在測區內埋設或者標記2個以上的控制點。要求點位地基穩固,方便架設儀器且兩兩之間相互通視。題主只需要測量幾個點,所以測區範圍不大,兩個控制點足夠了。

    2、架設儀器現場測量出兩個控制點之間的平距和高差。

    高差測量:最好是使用水準儀,因為精度更高,如果要求不是很高時也可以使用全站儀。

    測量平距有2種方法:

    (1)使用全站儀的距離測量功能。在兩個埋設或標記的控制點上分別架設儀器進行往返觀測,儀器會同時測量出平距(HD)、斜距(SD)和高差(VD),每測站多次測量資料穩定後記錄下平距(HD)和高差(VD)。如果兩次設站的測量結果相差較大,就應該是某個測站觀測錯誤,需要重新觀測;如果兩次測站的結果相差不大,那麼就取兩次觀測資料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的觀測結果。

    (2)使用全站儀的對邊測量功能。這時儀器不用架在控制點上,但要儘量架在距離兩個點距離大致相等的位置,且儀器與兩個點組成的兩條邊的夾角不要在於120度。總之,兩個控制點與儀器組成的三角形越接近等邊三角形越好。

    3、任意假設其中一個點的三維座標,並推算另一個點的座標。

    比如我假設兩個控制點為A、B,透過現場觀測,得出A到B點的平距為150.555m,高差為-1.638m。那麼我可以任意假設A點座標為:X=2000.000,Y=3000.000,H=350.000。這時可以推算出B點的座標為:X=2150.555,Y=3000.000,H=351.638或X=2000.000,Y=3150.555,H=351.638。

    透過以上操作A、B兩個控制點的座標就確定好了,獨立座標系也就建立好了,剩下的操作與測區內有已知控制點的情況完全一樣了。

    二、測區內有已知控制點

    如果測區內有2個及以上已知座標控制點,就可以直接進行碎部測量。方法有兩種:

    1、後視法

    在某個控制點上架設儀器,整平、對中。在另外一個與儀器相互通視的控制點上架設稜鏡;儀器依次進入程式--放樣--設定測站點座標--輸入儀器高度--設定後視點座標,然後將儀器照準稜鏡中心後鎖死儀器的水平制動螺旋和豎直制動螺旋,再次檢查是否已經照準稜鏡中心,然後點選“照準?是"這個按鍵,儀器定向就完成了,為了穩妥起見,再實測一下後視點的座標與已知資料進行核對,如果XYH資料都誤差不大,本次測站就可以使用了。將稜鏡依次移動到需要測量的未知點上,直接點選座標測量按鍵就可以測出各未知點的座標資料,記錄下來就OK了。

    PS:每個型號的儀器進入設定測站點座標和後視點座標的方法可能不太一樣,但大同小異,需要自己摸索。

    2、後方交會法

    後方交會法,有兩種方式:距離後方交會和角度後方交會。理論上可以在任意位置架設儀器,實際操作中呢也有一些限制。

    (1)距離後方交會:要求觀測2個已知座標的控制點,儀器架設的位置分別與兩個控制點必須相互通視,為提高精度,儘量使儀器到兩個控制點的距離大致相等,觀測兩個控制點的過程中儀器旋轉不超過120度(總之,儀器與兩個控制點組成的三角形越接近等邊三角形越好)。這時在儀器上依次進入測量--程式--後方交會,然後儀器會提示輸入第1點座標,輸入後照準第1點上的稜鏡中心再點選”距離“按鈕,測量完成後儀器會自動提示輸入第2點座標,輸入後同樣的照準後點擊”距離“按鈕,測量完成後儀器會顯示出本次後方交會測量的水平和垂直殘差,如果誤差不大就可以點選”計算“這時儀器就會自動計算出測站點的座標,並完成定向。

    PS:不同儀器進入後方交會的方式可又有不一樣,但區別不大,有的儀器會要求先把所有控制點的座標都輸入之後才能進入測量介面,這時按輸入的點的順序依次測量即可。

    PS:角度後交的精度比距離後交高,但是要求的條件也更苛刻,很多時候現場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角度後交不如距離後交常用。

  • 2 # 工地大飛哥

    全站儀測量的前提條件是必須有兩個以上的已知點,並且能夠通視。根據架設測站對後視建立座標系,進行未知點的測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時候孩子們都在一起打鬧玩耍!現在一些孩子都沒有玩伴!孩子們的內心會不會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