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教海一粟

    如何提高班級成績?本人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述——

    一、教師層面:

    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是提高班級成績的最關鍵因素。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要提高班級成績,作為教師,必須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身素質,教師要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多才多藝,讓自己成為一個多面手——這也正是所謂的“學高為師”。一個學識淵博、興趣廣泛、愛好多樣、多才多藝的老師,其本身就是一本最生動的教科書,是學生敬羨、模仿和學習的榜樣。

    不妨舉個例子,本人所在的學校,有一位朗讀水平非常出色的女老師(系“省普通話測試員”),她語音純正、吐字清晰、嗓音甜美,課堂上每每給學生範讀課文時都可謂聲情並茂,極富感染力。

    “強將手下無弱兵”。僅僅一年時間的耳濡目染,該班級學生的朗讀水平就脫胎換骨。

    “近朱者赤”。可見,教師自身的素質對學生來說是多麼重要啊!

    打鐵還得本身硬!當然,除了教師自身的硬實力(即自身的學識、課堂教學水平、基本功等等),還需要老師的“軟實力”,即教師的人格魅力、思想道德水平、敬業精神、與學生溝通交流的能力。

    本人曾接任過一個班級,學期伊始,發現學生對漢語拼音掌握得不夠紮實,平翹舌音、前後鼻音不分不說,很多學生對“ui iu”、“b d”、“p q”等都難以區分。如此,每次語文單元測試中的“看拼音寫詞語”都扣分普遍——是全班的通病,這也嚴重影響了全班語文考試的成績。透過一個學期的補缺,學生基本上都熟練掌握了漢語拼音,也提升了期末班級語文成績。

    補“漢語拼音”這一知識點,在操作層面上,所需的“技術含量”並不多,最關鍵的是教師是否有這樣的思想意識以及是否每天都願犧牲自己的大量時間投入大量的精力(有時不得不利用下班後的時間給學困生補課),而這正需要教師的不求索取、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

    限於篇幅,關於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科研能力對班級成績的提升作用,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二、學生層面。

    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個性有別,智商有異。對於不同的學生,教師應該因材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適合不同學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那麼,作為教師,就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教師應該把每個學生都看作一個具有完整、獨立人格的人,蹲下身子,耐心傾聽,不僅要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還要關心他們的身體、思想、生活、身體等各個方面,留意他們的所作所為,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久而久之,與他們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

    “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建立起了良好的師生關係,教師所施加的教育行為才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班中有一個男孩子,成績不錯。可是在學期中途卻一度精神萎靡,態度消極,成績自然直線下降。經過了解,原來是該生的父母正在鬧離婚。正是父母的“那些事兒”攪擾得孩子提心吊膽、心緒不寧。經與孩子父母多次溝通,夫妻倆也認識到了大人的情感危機對小孩所造成的影響。後來,聽孩子說,在家人的強烈反對、親朋好友的反覆勸說下,孩子的父母打消了離婚的念頭。自然,這孩子心中懸著的石頭也落地了,學習狀態也自然重回正軌了。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制約學生學習成績的不是教師,而是因父母婚姻出現危機而導致孩子內在心理的不安、焦慮。因此,作為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並根據具體情況而適時調適學生的心理、情緒。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丁有寬說: “愛心是根。”——沒有熱愛就沒有教育。

    三、家庭層面。

    媒體報道,每年高考後所產生的“高考狀元”、“學霸”、“尖子生”等出自於父母是公務員、醫生、教師的家庭的居多。這個現象說明什麼?說明家庭的文化元素、書香氣息、培養意識對孩子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出生於這樣家庭的孩子,其父母一般文化層次高、教育理念新,培養意識強)。

    當然,並不是每個孩子的背後都擁有這樣的家庭。甚至,“讀書無用論”的思潮在某些家長的潛意識裡還有一定的市場。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有怎樣的思想,就會有怎樣的行為。

    轉變家長的教育思想、改進家長的教育方式,這固然不易。但“不易”並不意味著“不行”,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隨著“學習型社會”建立的不斷深入,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的影響也日益深刻,不少學校開辦了“家長學校”,成立了“學校家長委員會”,定期舉辦講座,向家長傳授育子的經驗。

    相信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協同作用下,家長們的教育觀念、教育理念、培養意識、育人模式等都會注入時代的新元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商真的是未來經濟走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