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犁歸者
-
2 # 先熙雨
斷:就當沒有了,思想解放,舍,放棄了自己心愛的,心中又念念不忘,更多的是無奈,離:現在的付出多點能為以後更好的收穫。扔
-
3 # 魏永強永愛雅夏
我心目中的斷舍離其實就是要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切“斷”一些不適合你的購買慾,舉個切身的例子,媽媽們在網上購買生活用品是否都是大量囤貨,因為是消耗品,所以買的時候覺得是個很聰明的決定,對吧?但是當在隨後在使用中有沒有過跟我一樣的感受——-怎麼還沒用完呢?這佔了這麼大的地,好想把它清掉;使用感覺不舒服了,如何雞肋;那這次的購買行動可謂是失敗了,此時你需要認清形勢,及時“斷”這種類似的購買行為了。
“舍”掉你不需要的東西,清空記憶體,清裝出發。
遠“離”對你來說誘惑力太大的東西,切記沒必要考驗自己的自制力!
-
4 # 一袋大米
一個大神,經過一條光明大道,簡稱“神經”。
我就在嘗試經過一條據說可以通往光明的道路,這條神經大道,叫“斷舍離”。
斷舍離從字面來解釋,就是斷掉、捨棄、離開,用三層相同的意思,表示決絕離棄的意思。那離棄啥呢?離棄你最看重的、最捨不得的事物。比如:金錢、權力、情慾。
有些人認為離棄一些普通的東西,比如,“我要對我的舊衣服斷舍離”,這是萌女常說的。這只是一種萌話表達,如果只是離棄一些普通的事物,那就說離開好了。既然是三重離棄的重疊表達方法,它所要表達的,一定是要離棄非常重要的事物。
慾望,就是。
人最難捨棄的就是慾望。這個“最難”才能和斷舍離匹配。
放下心中對金錢的強烈願望,夠生活就好;
放下心中對權力的渴望,能維持生活就好;
放下對異性的性慾衝動,一個配偶就夠了;
放下對優美景色的嚮往,不負債前行就行;
放下對美食賣相和味道的貪心,差不多行了......
放下慾望,就是斷舍離的精髓。其實,準確來說,最後的階段是這個“放下”應該換成“離棄”。放下你還看得見,還可以拿起;離棄是丟棄離開,永不再見。
沒有信仰,很難做到斷舍離。有人說斷舍離是被洗腦後的結果,其實這不是結果,而是永遠的過程。這世上沒有一種信仰可以斷舍離,斷舍離本身就是信仰。
不過,為了培養信仰,還是可以有方法的。比如加入宗教。你看,那些為了基督而捐獻所有資產的人,為了行善捨棄世俗將財產捐獻給慈善事業的人,他們都在斷舍離。
說信仰,話題太大,說現實吧。從失戀、離異等情感糾葛的悲傷中走出來,也是一種斷舍離。
很多情感糾葛,源於“交易”。
我對你好,你怎能這樣對我?
你對我好,我就必須要對你好嗎?何況我不認為你對我好啊,你說你是好人,為何還對我有要求呢......
覺得我付出了,你卻沒有回報,這就不公平,這不就是“交易”嗎?交易失敗,或者覺得虧本了,就難受,想不通。
交易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你認為虧了。甚至有些人認為我付出想法付出行動了,得不到回報就不應該,我絞盡腦汁,多累啊!其實讓人難受的不是交易,是慾望。貪了,要這要那,要不到就鬧就哭。
對私慾採取斷舍離,不要考慮付出就必須有回報,更不能不付出也想得回報。不管是情感問題還是工作問題,一切事情過於貪執,只會讓自己受到傷害,因為世界本來就不是一個可以索取的世界。
斷舍離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太難了,對名人來說也很難。政黨、大作家、企業家......哪個沒有私慾?哪個不是需要“交易”?所以,我們就把斷舍離當做一種永遠在路上的信仰吧。
你們說對嗎?
回覆列表
《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首次出版於2009年。
該書主要講述了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這本書闡述人與物的理念,認為人生的種種煩惱,總是會混雜在我們對物品的執著中。
我覺得斷舍離除了是物質上的,還要有心靈上的斷舍離,要與自己內心中的垃圾說再見。
梭羅曾說過:人的物質生活應該降到最低,自給自足,但精神生活一定要崇高,要有詩意。
任何幸福都來自內心的安寧和滿足,物質世界永遠無法替代人的精神世界。
所以,我們要透過慢慢減少身邊不必要的人和物,同時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而探尋到生命中的幸福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