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秋名山漂移第一人
-
2 # 人民娛樂
《樂遊原》為唐代詩人李商隱所著。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這首詩抒發了他胸懷抱負卻無處施展的傷感情緒。 登古原的原因是詩人心情憂鬱,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古原”就是樂遊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遊覽勝地。
《樂遊原》原詩:
樂遊原 / 登樂遊原(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譯文:
傍晚以至,我心中有些不愜意,於是就乘坐馬車,到古時的樂遊原上游玩。這時望見將要西落的太陽,落日餘暉灑向大地,無限美好,可惜已近黃昏,美好的太陽也就漸行漸遠了。
賞析:
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是說:傍晚時分我心情悒鬱,駕著車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鬱,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古原”就是樂遊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遊覽勝地。這兩句,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後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讚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近於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也是對自己,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其中也富有愛惜光陰的積極意義。
表達作者對 美好事物容易失去的感嘆和對美好人生的眷戀
-
3 # 趙少儼
李商隱和杜牧都寫過《登樂遊原》這首詩,但是兩者各有各的特色,今天我們來看的是李商隱的這首詩。
這首詩寫作的背景是“牛黨之爭”時期,當時的李商隱對於朝廷內的黨派之爭非常的反感,但是自己一人之力又無可奈何,焦灼之際寫下了這首感懷的詩《登樂遊原》,因此這首詩其實表達的也是作者內心的一種無限的惆悵,在朝廷內部的官員都在為了自己的立意而置國家於不顧的時候,李商隱的內心是很淒涼和失落。
登樂遊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樂遊原是長安城內地勢最高之處,文人墨客經常來此登臨賦詩,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而李商隱這篇是流傳最廣的一篇詩文。
這首詩一開始便交代了詩人遊覽的目的地,以及當時的心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傍晚時,心情不好,駕車外出,來到古原,眺望遠方。
文人總是多愁善感,就像杜甫登岳陽樓,“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其實,洞庭水,岳陽樓並不懂悲喜,只不過詩人在描寫他們時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才會令人歡喜令人憂。
這首詩也是如此,詩人是懷著抑鬱的心情登上古原,所以他才會發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感慨。
晚霞滿天,夕陽餘暉映照著古原,山川彷彿染上了一層胭脂色,只是這樣的美景,卻即將消逝。
詩歌上一句極誇夕陽的美好,可下一句筆鋒一轉,“只是”二字便將對如斯美景的讚歎之情轉為深深的惋惜,令人讀後感同身受。
這不僅是對眼前黃昏之景的描述,更暗含了身世之感,家國之悲。
當時李商隱深受“牛李黨爭”之害,抑鬱不得志,而晚唐宗室傾頹,風雨飄搖,無論是唐王朝還是李商隱自身,都如夕陽日薄西山,所以他吟詠出這樣的詩句。
縱觀李商隱這首詩,其實並沒有描寫樂遊原的景物,寫的反而是我們常見的夕陽,這樣的夕陽我們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
但也正是這樣的平常之物,反而蘊含著深刻精深的哲理,引起了千古共鳴。
《登樂遊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也是作者抒發內心情感的名篇。瞭解詩詞的背景,才能更好的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
回覆列表
表達作者對美好事物容易失去的感嘆和對美好人生的眷戀。
出自:《樂遊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作。原文:
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譯文:
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
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已是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