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向陽花開7290

    嫡長子世襲繼承製是周天子時期定下來的宗法制度,即嫡長子不僅可以繼承父親的遺產,而且可以繼承統治地位。這種即位制度確立了王位繼承的唯一合法性,避免了爭奪王位的血腥戰爭。這一制度在封建王朝一直延用,被統治者和民眾普遍認可。

    嫡長子不能繼承皇位,有這幾種原因

    一、沒有嫡子,只能由庶子繼承。

    二、嫡長子不得皇帝寵愛,皇帝寵愛其他兒子,嫡長子雖被立為太子,依照宗法制度應當繼承大統,但是一日不登上皇位一日不算穩定,嫡長子受到冷遇,加上一些心術不好的人挑撥其與皇帝的關係,嫡長子生出反叛之心,皇帝自然不能容忍,於是廢的廢,殺的殺。

    三、有的皇帝身體硬朗,在位時間長。比如乾隆皇帝是有名的長壽皇帝,他一個人就熬死了所有的嫡子,最後只能由庶子繼位。

  • 2 # 思冰辰夢

    古人在地位繼承方面,做了很多種嘗試,但是歷史最終證明嫡長子繼承製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嫡長子繼承製也存在歷史的侷限性,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

    那麼嫡長子繼承製的優越性表現在那些方面呢?

    第一,嫡長子繼承製可以有效地減少皇權之爭。

    在古代,因為君主專制的原因,皇帝的權利非常巨大。自然,皇權對皇子們的吸引力也是極大的。面對如此巨大的誘惑,皇子們為了爭奪皇權,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手段極其殘忍,什麼手段都可以使用。比如兄殺弟,弟殺兄,子殺父等惡劣手段,全都可以問心無愧、毫無顧忌地使用。

    因此,如何保證自己能夠壽終正寢、皇位穩定傳承,都是老皇帝們生前需要考慮和安排的頭等大事之一。

    前面我們說的皇子們爭奪皇位的情況,它需要一個前提條件存在:繼位人選沒有定!

    一旦定下了繼位之人,其他人再想爭,那就有問題了。

    君不見被尊為“唐宗宋祖”的唐太宗,就是因為是透過政變上位的,繼位後無論他做得如何好,都無法洗刷他身上的這個歷史汙點。

    但是後來老皇帝們又發現,光定下繼位人選,要是名不正言不順,也很容易出問題。

    比如,老皇帝有十個兒子,你定了老二為太子,那老大肯定不服,其他人一看老二都有機會,那麼我們也應該有機會才是。於是就會去和老二爭奪儲君之位(康熙皇帝就是這麼幹的,結果導致他的晚年被他的幾個兒子折騰得夠嗆。),還是無法解決問題。因此,選來選去,還是覺得嫡長子繼承製最為合適。為啥呢?

    嫡長子繼承製,它是一種古老的祖宗之法,讓嫡長子作為繼位人選,不管是從名分還是其他方面,所有的人都不可能提出太多異議。嫡長子繼承製,能有效地解決誰來做繼位人的問題。

    按照嫡長子繼承製,誰來當皇帝,和其他的因素都沒有關係,就是看誰運氣好,先從母親肚子裡出來,非常簡單,大家機會均等,跑不過別人,那是你運氣不好,怪不得別人。因此,嫡長子繼承製,他能有效地杜絕皇位之爭。

    第二、嫡長子繼承製能夠保證國有長君。

    這個很重要。一般情況,皇帝的第一個兒子,基本都是年齡最大的一個兒子。這樣,就保證這個兒子有足夠的時間學習如何處理政事,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君王。

    因為一個人的能力,說一千道一萬,皇子也好,普通人也罷,都是需要透過時間的積累才能具備的。只有經過這個歷練過程的皇子,才能有處理複雜而艱鉅國事的能力。

    這方面最好說明的問題就是中國所有太子中最另類的朱標了。朱元璋一早就將他定為太子,並大力培養,讓他直接參與政事,導致朱標在整個帝國之內,擁有無以倫比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中國有一句古語:“主少國疑”。一旦繼位的人選年齡太小,就非常容易被別人控制,致使皇權旁落,國家滅亡。 兩漢後期都是吃了這個虧,才導致漢家天下難以為繼的。

    當然了,嫡長子繼承製,它也有其歷史侷限性存在。比如嫡長子年齡很小、嫡長子能力不行等情況就回使嫡長子繼承製面臨非常被動的局面。這個時候,為了能夠保證國家的正常延續,老皇帝只能想其他辦法了。這是嫡長子繼承製的這種侷限性,讓存在上述問題的嫡長子沒有辦法繼承皇位。

    當然了,嫡長子無法繼承皇位的情況還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綜上所述,嫡長子繼承製有其制度優越性,能夠保證國有長君,能夠有效杜絕皇權之爭,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江山的延續。這是其他制度都無可比擬的。因此,嫡長子繼承製成為了古代帝王非常尊崇的選定繼位人選制度。但是它也存在歷史侷限性,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關鍵時刻該選誰做繼承人,還得看老皇帝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網友說lck賽區的小花生越來越像明凱了,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