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cYyHh739

    這個 要非說個所以然的話 那隻能說香港音樂在六七十年代 受歐美音樂比較大給香港音樂帶來巨大沖擊 而慢慢的一些華語音樂在香港流行開了 尤其是改革開放後 但仍不能改變香港音樂趨向歐美化 因為大陸當時剛開放不久 自身資源不夠 特色也不被香港人所接受 而這時一些人看到了日本音樂的獨特之處 便開始翻唱引進 與歐美音樂爭奪市場 給了香港本地音樂喘息的機會 後來大陸 香港 粵語歌手 崛起像鄧麗君 劉德華 張國榮等等等 避免了香港音樂完全歐美化 而是朝多元化發展 所以日本音樂對現在香港音樂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但說 拯救 就有點過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2 # 大地的記述

    其實這樣評價香港樂壇不公平!

    當時的臺灣也走了一段時期的拿來主義路線,但它們的樂壇為什麼也火不了?與臺灣相比,香港人更善於把握機會,功不可沒的是香港早期的填詞人,黃霑、盧國沾、鄭國江⋯⋯還有他們那些編曲和配器大師。

    他山之石的緣起緣落

    在上世紀70年代中葉,香港的粵語流行曲聲勢浩大,粵語流行曲唱片銷量急升。當時,成立於1977年的香港“作曲家及寫詞家協會”卻只有20多人,這已經包含了流行、古典音樂的兩大陣容。 面對著龐大的唱片需求市場,這時的創作人才亦顯不足。此時的日本音樂市場發展迅猛,僅次於美國,位列世界大二。早在60年代末,臺灣唱片行業就時常將日本的曲子進行改編,並且獲得巨大的成功。香港唱片行業以此作借鑑,日曲帶有“東方味”,相對於美國的曲子,香港聽眾也更容易接受,加之當時日本的經濟及科技發達,香港年輕人嚮慕,對日曲全無抗拒,反而極有好感。因此,在70年代中期後,香港的流行音樂界興起改編日曲填上粵詞的潮流。 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當紅歌星谷川新司、都倉俊一、五輪真弓、中島美雪、玉置浩二、喜多郎......,他們的作品都成為香港樂壇拿來改編的熱門歌曲。“他山之石”作用,得以充分的發揮。徐小鳳是改編五輪真弓歌曲最多的人,例如《夜風中》、《月色眼內浮》、《黃沙萬里》、《喜氣洋洋》等都是五輪真弓的原曲。 譚詠麟更是五輪真弓歌曲的得益者,他的《雨絲情愁》(原曲《重演》)和《忘不了你》(原曲《戀人啊》)也是改自五輪真弓的原曲,《忘不了你》更是榮獲當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或者十大勁歌金曲獎。

    梅豔芳《曼珠沙華》、《赤的疑惑》改自山口百惠的原曲。李克勤《藍月亮》,改自 (安全地帯 - 月に濡れたふたり) ,《懷念她》改自 (安全地帯 - 情熱)。張國榮《monica》吉川晃司-monica ,張學友《還是覺得你最好》米米club-愛してる 。 日本歌手中,被改編的最多的是中島美雪的作品,如:鄧麗君《漫步人知路》 中島美雪 ひとり上手,王菲 《容易受傷的女人》 中島美雪 ルージュ,張國榮《第一次》 中島美雪 春なのに,陳慧嫻《戀戀風塵》 中島美雪 舍てるほどの愛でいいから,李克勤《破曉時份》 中島美雪 あした......。 可以說,當時香港每一位歌手的作品都有日本的改編歌曲,此文不逐一列舉。當然,也是唱片公司為了穩妥和節省而喜歡使用“拿來主義”的手法。 樂壇的一片繁榮,自然吸引大量的創作人和新人入行。各種形式、大大小小的填詞比賽,每年多達七、八十次,也為新人入行提供了極佳的機會。在80年代顯露頭角的林夕、小美,就是常常參加各種比賽獲獎而培養出信心來的。

    到了1988年,俞琤上任商臺任總經理後宣佈:商業二臺在農曆新年後只播中文歌曲,逢星期一推出“百分百原創日”。此項決定對流行音樂界影響頗大,引起極大的迴響,各持正反意見。這給水平不高的另類音樂有了生存的空間,此長彼消,外文歌曲少了,聽眾聽到的歌曲跳不出港臺歌曲的範圍。 1995年,商臺再次推出“原創歌運動”,這次是完全不播改編的歌曲。,影響較上一次的更加嚴重。唱片公司減少了改編的歌,表面上為本地的原創開拓更大的空間。但試行一二年後影響漸漸浮現:出現供過於求,歌曲水平難以保持的現象。黃霑回顧此事時說:95、96年商臺的”原創歌運動“,頗有揠苗助長之嫌,後果接近”好心做壞事“。在沒有好好配合香港現實條件而驟然推出,卻是香港流行音樂曲盛而衰的一個轉折點,令1997年後,香港樂壇和唱片工業一蹶不振,而且似乎前景有什麼復甦跡象。 盛極而衰,表面上領盡分騷的香港流行樂壇,骨子裡卻朝下坡的路直衝。

    同等條件之下,我們和臺灣樂壇都沒能把握著這個發展的大好時機,反而應該好好地反省一下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聽聽海員的愛情故事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