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地君
-
2 # 灰太狼就是我
師爺是衙門主官的文膽,為主官記錄文案、起草政令,類似於現在的秘書+顧問。身份特殊,屬於衙門的編外人員,非官非民,有一定特權;同時也是官府和民間聯絡的紐帶。由於和衙門長官走的近,因此具有相當的地位。一般是落榜進士、舉人、秀才的主要謀生職位。
-
3 # 西西曆史創作
古代衙門的師爺,沒有正式級別,屬於當地官員自己僱傭的智囊。師爺的酬勞也是官員自己支付。古代師爺雖沒有正式級別,但各級衙門的師爺地位還是相當高的,因為這些人都有相當高文化水平,他們會為自己的主子出謀劃策,能影響到一級政府的很多政策走向,因此影響力也是非常大。例如,明、清時期的紹興師爺享譽全國。
著名的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雍正的師爺鄔先生,開始為雍正服務,為雍正繼承大位立下汗馬功勞。後又被田文鏡高價聘用。古代師爺雖沒級別,但在古代卻是一個地位很特殊,影響力很大的一個群體。
-
4 # 觀汗青
古代衙門的師爺,有很多種,比如錢穀師爺,刑名師爺,級別高一點的官會有奏章師爺。師爺沒有級別,不是朝廷的正式編制人員。也就是說不是吃財政的人員,不屬於事業單位的財政編制,工資由僱傭他們的官員發放。比如刑名師爺類似於周星馳電影裡面包龍星旁邊的吳孟達,專門掌管刑事訴訟和審理案件,類似於包青天旁邊的公孫策。衙門師爺根據所在衙門的高低,自然和現在的職位和級別不同,比如在縣衙、府衙,還有州衙等,跟現在的縣、市、省一樣,部門不同,級別自然不同,工作不同,職位也不同。比如縣衙的刑名師爺類似於現在的政法委秘書,錢穀師爺類似於現在縣財政局辦公室主任
隨著中西交流的日益頻繁和加深,傳統的師爺體制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新興的洋務運動就對師爺體制形成了致命打擊,肇始者就是洋務運動的著名領袖張之洞。張之洞督鄂以後,第一項改革,就是不聘刑名師爺,在署中只設立刑名總文案,全督府中可以稱呼“老夫子”的僅僅是教讀先生。這一改革影響了省、道、府、州、縣各級衙門,它們都紛紛效仿,改設刑名師爺為科長,幕友制度由此逐漸走向終結。從歷史角度看,清末幕友制度的終止,並沒有從根本上杜絕師爺職業,只不過是師爺職責從體制外又回到了體制內,從幕友角色又重新回到了幕僚角色
-
5 # 資料邦
我相信,大家在各種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中,都有見過,官員的身邊總有一位或者更多的師爺。
師爺,又稱幕友、幕賓、幕客等,是人們對於作幕之人的一種俗稱。他們通常是由幕主個人花錢聘請的,與幕主實屬僱傭關係。師爺,主要工作是幫助幕主出謀劃策,解決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領導秘書,但實際上呢,兩者也有一定的差別,師爺雖然是政府部門的佐治人員,但一般並無官銜職稱,也不在政府體制之內;而我們現在的領導秘書,屬於政府部門人員,屬於財政編制。
師爺發源於周官幕人,最有名的當屬紹興師爺。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江南讀書識字的人比較多。其次,科舉的競爭大,大量的文人落榜,只能自謀出路。最後,紹興地區人多地少,根本無法養活那麼多人,也只能外出討生活。早在清朝的初期,就出現“無紹不成衙”的說法。意思是沒有紹興師爺的衙門,很難正常運轉下去,可見師爺們的重要性。那麼,師爺的日常工作有哪些呢?一般來說,一個地方衙門最重要的工作有兩點,那就是錢糧和刑名。但是那些知府、知縣都是透過科舉制度考上來的,平常都是之乎者也,很可能不懂法律條文和算賬。因此,地方官員上任之後,一般都會聘請兩位師爺。一人負責刑名事務,另一個負責錢糧計算。在電視劇中,知縣大人升堂的時候,身邊總會站一個師爺。這個師爺就是刑名師爺,專門負責斷案子等司法程式。至於錢糧師爺,一般都在幕後。
另外,師爺的俸祿也是非常高的!一般來說,知縣一年的收入有1000多兩銀子。師爺一年的工資至少在200兩以上,至於,專業的師爺的能力更強,當然,薪水也就越高。比如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鄔思道一年的工資就是3000兩銀子。
有清一代,師爺非常活躍,上自督撫,下自州縣,都聘請師爺佐理政府事務。晚清,曾國藩幕府人才鼎盛,形成近代軍閥幕府,但是,由於師爺並不是朝廷認可的官僚,所以在清朝晚期,著名的洋務派官員張之洞向皇帝上奏,呼籲改革師爺制度,被採納,師爺的歷史就此終結。所以可以說,張之洞是師爺制度的終結者
回覆列表
師爺是古代衙門的行政長官請的私人顧問,師爺是沒有編制的,他的身份是私人僱傭,也不存在什麼級別了。由於師爺一般是學識淵博或者善於謀略的文人,僱主一般尊稱他為師爺,他由僱主為其支付報酬,為僱主出謀劃策,辦理文案,當然他只能以僱主的名義工作,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因為他不是官員體系的正式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