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預感飛雨

    我個人覺得,有兩本兒分別是《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另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跡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

    《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本草綱目》中國藥學著作,52卷,明朝李時珍撰,刊於1590年。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中國古代漢族傳統醫學集大成者。李時珍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溶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如果想看西醫方面的,那就買一本,《西醫基礎理論》。

  • 2 # 李大膽扯嗑子

    中國古代醫學並不像如今一樣發達,有中醫、西醫或中西醫相結合的各種治療手段。古代多以中醫為主,神婆、偏方為輔!因此,從中醫的角度出發,說說適合初學者的古代流傳下來的書籍!這些書籍大概可以分為中醫理論學(如傷寒雜病論等)和中醫藥物學(如神農本草經等)兩個大的範疇!

    一、黃帝內經--中醫學理論之基礎

    《黃帝內經》是現存較早的一部醫書,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經絡學說""髒象學說"“行神學說”“天人學說”等,奠定了中醫學理論的基礎。為古代醫家託軒轅黃帝名之作,為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創作,一般認為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在以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是中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鉅著。

    二、難經--中醫學理論之經典

    《難經》是戰國時期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神醫扁鵲 ,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古代中醫學著作之一。本書以問答解釋疑難的形式編撰而成,共討論了81個問題,故又稱《八十一難》,全書所述以基礎理論為主,還分析了一些病證。其中一至二十二難為脈學,二十三至二十九難為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為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為針法。

    三、傷寒雜病論--中醫臨床醫學之經典

    《傷寒雜病論》 是集秦漢以來醫藥理論之大成,作者為醫聖張仲景,該書是現在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也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臨床醫學方面的鉅著,系統的論述了“望聞問切”四診療法。

    四、神農本草經---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

    《神農本草經》成書於漢代,它將東漢以前零散的藥學知識進行了系統總結,其中包含了許多具有科學價值的內容,被歷代醫家所珍視。而且其作為藥物學著作的編撰體例也被長期沿用,作為中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影響是極為深遠的。《本經》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的方劑理論,一直被後世方劑學所沿用。

    《本經》的問世,對中國藥學的發展影響很大。如後來最為出名的《本草綱目》等,都淵源於《本經》而發展起來的。書中對於藥物性質的定位和對其功能主治的描述十分準確,其中規定的大部分藥物學理論和配伍規則,到今天,也仍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理論支柱。

    以上四部是現在公認的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

    五、本草綱目--藥學成就之大成

    《本草綱目》是由明朝的醫藥學家李時珍,為修改古代醫書中的錯誤而編,他以畢生精力,親歷實踐,廣收博採,對本草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總結,在藥物分類上採取了“析族區類,振綱分目”的科學分類。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藥學的系統總結,在訓詁、語言文字、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這本藥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藥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對人類近代科學以及醫學方面影響巨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有些友情,就是錯過的愛情”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