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子恆丫

    這部作品寫自劉禹錫被貶郎州時所寫,其中表達了詩人的求異心理和當時的心態。

    首句即明確指出自古以來,人們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嘆秋天的寂寞蕭索。“自古”和“逢”,悲秋的傳統看法久遠和思路模式的頑固。接著一句“我言”直抒胸臆,態度鮮明,說出詩人的自信,這種自信,卻是一種不幸的色彩。在詩人豁達的胸襟中非凡的溶解了這種不幸。“秋日勝春朝”運用對比手法,讚美秋天,說秋天比萬物復甦,春暖花開的春天,更勝一籌,這是對自古以來悲秋的否定。

    第三句用典型事物勾勒出一幅壯美的畫面,詩人抓住“一鶴凌雲”,別緻的景觀描繪,展現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的開闊景象。凌雲的鶴好比詩人的情懷承載著詩人志向。詩人以“鶴”自喻,也是詩人視“鶴”為不屈的化身,這幅畫是對“秋日勝春朝”的註釋。第四句緊接上句直接抒寫自己的感受,看到如此壯美的情境,作者心中的詩情勃發而出,就如白鶴凌空一樣,直衝雲霄,字裡行間作者的情懷、鬥志呼之欲出。

    全詩氣勢恢宏,意境壯麗,融情於景,不僅僅表現出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精神和開闊胸懷。

  • 2 # 豫齋

    《秋詞》不止一首,除劉禹錫外,徐鍇、陸游等人也都留有以“秋詞”為題的詩篇。不過最有名的還是劉禹錫的《秋詞二首》,非常喜歡這兩首作品,尤其是第一首歷來為世人傳頌。我姑且認為題主說的《秋詞》就是劉禹錫的《秋詞其一》。全詩如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大意是:自古以來人們每到秋天就都悲嘆寂寞淒涼,而我今天要說秋天要勝過春天。你看那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隻仙鶴推開雲層,一飛沖天,將我的詩興也引到了蔚藍的天空。過去,人們常常把“秋”和“愁”聯絡起來,所謂“秋心合成愁”“愁是離人心上秋”等等,悲秋是一種常態,可以說是詩人們的“職業病”,不悲秋反而不正常。《秋詞》是劉禹錫第一次被貶朗州(今湖南常德)後所作。按常理,此時的心情應該是低落、悲觀和消沉的,但是,詩人一反常態,改變了傳統吟秋的淒涼情調,從不同的視角和感受,讚美了秋天的開闊明麗,表達了昂揚的情緒,寫出了不一樣的秋天。這和劉禹錫研究哲學、篤信禪宗是分不開的,他能透過哲學的深思,跳出小我空間,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為一種具有歷史深度的感悟,從而達到更高層面的心理平衡。試析如下:

    起句:自古逢秋悲寂寥。從自古悲寂寥入手,為詩人對秋天不同的理解做好鋪墊。

    承句:我言秋日勝春朝。春天富有朝氣,充滿生機,與傳統的秋殺之氣對比鮮明,但詩人眼中的秋卻更勝於春。

    轉句:晴空一鶴排雲上。此句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景色壯麗開闊,寓意灑脫積極。

    結句:便引詩情到碧霄。結句出新,“引”人入勝,志向、傲骨躍然而出。

    全詩可謂氣勢恢弘,大開大闔,充分表現出了詩人雖身處逆境但不甘“墮落”反而更加“鬥志昂揚”的積極心態。《秋詞》一共兩首,其二詩曰: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此首與第一首同屬《秋詞》主題,但與第一首讚頌秋氣不同,這一首主要詠頌秋色。氣以勵志,色以冶情,兩首詩雖各寫一面,既可獨立成章,又是互為補充。個人比較喜歡這種清朗的詩風,去年曾習作一首類似的七絕,抄錄如下,請方家批評指點!

    野樹風來秋瑟瑟,寒汀雁去葦蒼蒼。

    休言天地無長物,浩浩詩情殊未央。

  • 3 # 草根詩詞歌賦匯

    《破碎的秋心》

    輪迴的金秋啊

    總是一年又一年

    又到瓜果香五穀懸

    我為萬物高興

    卻感到自己很可憐

    在我的秋天裡

    好像也沒什麼收成

    蕩蕩沉沉

    人已到中年

    祈天禱地

    只想再還給一個春

    禱地祈天

    只為擁有一個秋贏

    芲天總是無語

    大地一直無情

    無耐人生

    只去無回

    無耐人生

    昏沌難行

    也許

    是上蒼早亦註定了命運

    也許

    多情自古就是空報餘恨

    無耐

    秋風不斷的搖落了黃葉

    無耐

    晚霞只照在後面的山尖

    只有

    收起這顆破碎的秋心

    駕乘著大雁

    去往南方尋找春天

    只有

    包裹好往事

    把它快遞到銀河天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自清的春中的好詞語?